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国语言政策一直强调国家干预,面对强势语言英语和英美文化的冲击,法国采取了各种措施来维护法语的纯洁性。法语被视作是法兰西民族身份认同的强标记,语言是其民族文化的本质。法国语言政策是对自身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本文对法国语言政策进行了一个历时分析,概述了从高卢罗马时期至法国大革命前后几个重要时段的语言政策,力图呈现政策在内容及变化中的连贯、稳定,以突出语言政策所代表和体现的民族性。  相似文献   

2.
法语的民族性与英语的全球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18世纪开始,法国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如启蒙运动,社会革命,拿破仑称霸,殖民化,使法国成为世界强国,国力的强势,加上法兰西民族灿烂的文化使法语成为世界语言。但两次世界大战导致了法国的衰落,英国、尤其是美国的强势崛起。相伴而来的是英美在全世界大力进行英语语言扩张,直接威胁到法语的世界地位。为挽救法语的世界地位,法国大打民族和文化牌,力挽法语的世界语言颓势。  相似文献   

3.
诗歌作为语言的最高艺术形式,用精练的语言形式通过节奏和音律来反映生活和抒发感情。无论在语言形式上还是在文化内涵上,诗歌都完美地体现着这个民族的惟一性。法国诗歌,是法国语言形式的最高体现,有着特有的音节与韵律的要求。我们希望在了解法国诗歌的同时,探讨翻译诗歌翻译的特点和难点。"诗歌是不可译的"主要原因,是诗歌极难用语言在音形义上做对等转换。然而由于诗歌深厚的意境与华美的用词,仍旧有不少人在孜孜不断地努力,希望中文的读者也能够鉴赏到法语诗歌。  相似文献   

4.
如果说当今法国语言深受外来英语“入侵”的话,那么,当今法国语言学则保持了特有的“自主”性。美国的转换生成语言学理论虽然几乎统治了近半个地球,却没能取代法国语言学家们的新探索。法国当代语言学家、巴黎七大语言科学系主任安托万·居里奥利(Antoine Culioli)的新型语言理论及模式便是典型的一例。居里奥利长期从事语言学研究,经常在各语言学杂志上发表文论,阐述自己的理论见解,  相似文献   

5.
许涛 《法国研究》2006,(3):86-90
在一所长期与法国和法语国家有合作交流的医科院校进行法语教学有其特殊的教学背景和教学目的。我们借助现代外语教学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尝试。在运用交际教学法(méthodecommunicative)、文化对比教学(approchecivilisationelle)和以专业为目的的法语教学(fran?aissurl’objectifspécifique-FOS)的同时,我们还有效地应用了英法语言对比教学。鉴于在医学领域英语和法语可谓近亲,加之我们的学生均具有较好的英语基础,运用比较教学法在医科学院进行法语教学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布列塔尼语     
巴斯克语是比利牛斯山脉法国、西班牙交界地区的地方语言。在这一包括四个西班牙省和三个法国省的地区,总共有七十万人讲巴斯克语,其中八万人是法国公民。巴斯克语有着独特的语言结构。由于巴斯克语言协会多年的不懈努力,该语言规范化程度越来越高。目前法国的一些公立和私立学校开设有巴语课,一些大学还承担起培养巴语教师的任务,但在新闻媒介,司法及行政领域,巴斯克语的应用几近空白,这或许与法国政府忽视地方语的态度不无关系——它至今仍未签署欧洲议会关于少数民族语言的欧洲宪章。  相似文献   

7.
加拿大魁北克省法裔的先辈们离别法兰西故土,西渡大西洋定居于现在的魁北克省迄今已近四个世纪了。法语迁移北美洲后,在其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显现出它的地区性特点。魁北克人如果去法国会受到热情款待,可是,在宾馆、饭店、酒吧、咖啡店,法国人有时会似懂非懂,彬彬有礼地对他们说:对不起,您能再说一遍吗?魁北克人和法国人使用同一种语言,但在  相似文献   

8.
陈元 《法国研究》2009,(3):86-88
法语语言的等级问题是困扰我们法语教学和学习的主要问题之一。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掌握了足够的法语词汇,也学习了全部的法语语法,同时了学习了法国的历史、文化和文学知识。但是在看法国电影或者听两个真正的法国人一起讲话、或者在看文学作品时,学生又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其实这并不是他们没有学好,而是我们在学校里教授的只是通用的法语,而很少专门讲解口头法语或者较高雅的书翰用语所造成的。本文正是想从这一问题出发,从词汇和句法两个方面对法语的语级特征进行了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此文评述法国语言学家吕西安·泰斯涅尔(1893-1954)的一生及其作品.泰斯涅尔的一生是孜孜不倦学习语言、从事语言教育和研究的一生.他通晓英语、德语、俄语、波兰语、布列塔尼语、斯洛文语等等.自1937年起在蒙彼利埃大学主讲比较语法.主要著作《结构句法基础》试图用综合的方法揭示一切语言体系的共同运行规则,在这一点上离乔姆斯基相去不远.然而,泰斯涅尔之所以仍然吸引今天的语言教育工作者,主要在于他始终把语言的习得和传授放在首要位置.  相似文献   

10.
英语"入侵"与法国的语言保护政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17世纪后半叶到18世纪末,法语在欧洲享有很高的声誉."在当时的欧洲,法文的确成了文化交流和宣传启蒙思想最适用的语言.无论在沙龙中,在科学院中,还是在宫廷里,人们都以说法语为荣."①法国的国力和国王路易十四的显赫地位使欧洲各国的君主都乐于与操法语的人进行合作.在各种会议上,往往是法语讲得最好的人扮演主要角色.哪怕是对法国人没有好感的人,为了研究共同对付法国,也不得不学习法语.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的产物。①语言依附社会而存在和发展,一个民族的语言必然反映这个民族的社会特征。魁北克作家、拉瓦尔大学著名教授弗尔南·迪蒙(FernandDumont)便称魁北克法语为“我们的生存”。全世界39个法语国家和地区的法语各有特色,而魁北克和法国远隔重洋,其地理条件、历史遭遇以及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环境与法国不同,所以魁北克法语与法国本土法语存在明显的差别。法国神父沙勒瓦(Charfevoix)曾为法语在加拿大的境遇发表过一番感慨:“加拿大人,换句话说加①见《MaxismeetLinguistique》,第12页。拿大…  相似文献   

12.
法语是世界上语法最严密、词汇最丰富、音调最优美的语言之一。法语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并积累了大量具有强烈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成语。我们在阅读和翻译法国文学作品时,随时都可以碰到这样一些成语,使人有“山荫道上,应接不暇”之感。如何正确地理解和恰如其分地表达其意思,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试图对法语成语的汉译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在法语教学课程里可以应用法国电视一台的视听节目,即使是针对一、二年级的大学生。直接来自社会生活的语言素材能够更新我们教材中与现实脱节的部分。使用最新视听素材的方法论思考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真切的交际手段和语言技巧。  相似文献   

14.
罗兰·巴尔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是法国著名的文学理论家、语言哲学家和美学家。他在文学、语言和美学领域内勤于耕耘,一生著述颇丰,在法国乃至世界思想界享有盛誉。  相似文献   

15.
上世纪末法国语言学家Michel Bréal发表了《论语义》,为现代语义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本世纪上叶,Ch.Bally,G.Guillaume,E.Benveniste等人又把语义问题纳入语言符号的意义理论陆续进行一些研究。到了60年代,随着国际语言学界对语义问题的重视,法国的语义研究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综观60年代以来的情况,法国的语义学研究是循着两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散居在五大洲自公元一千年开始至今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法国华人的历史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开始的。起初,在法华人的出现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法国华人人口的迅速增加并跃居欧洲首位。1975年,东南亚难民(其中80%是华人)在巴黎十三区形成中国城之后,由散居的华人形成的自主商业圈成了巴黎华人的象征。随着中国经济开放以及国有企业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大陆华人涌入法国。如今,华人移民问题已经引起法国,甚至欧洲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回顾法国移民政策的演变、法国华人迁移的历史、构成以及巴黎华人移民空间的形成与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7.
法兰西民族的激进主义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胜利 《欧洲研究》2005,23(4):112-125
激进主义是法兰西政治文化的重要表现,它贯穿于法国的政治和社会运动,并渗透到社会生活、政治体制和人们的心态之中。1789以来的历次革命构成了法国的革命传统。不懈地推崇平等理念也是激进主义的表现。激进主义传统还体现在政治生活动荡方面,与英国人和美国人不同,法国人似乎永远不满足于现状。在笛卡尔和萨特的故乡,“替天行道”的知识分子在促成激进主义传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激进主义传统是由法国社会经济发展和阶级斗争的特殊状况所决定的:旧势力异常顽固而资产阶级相对弱小;人民群众的民主革命力量十分强大;小产业主观念根深蒂固等。尽管如今法国和欧洲的社会政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激进主义仍不失为法国和法国人的重要思想特征。  相似文献   

18.
珞骡 《法国研究》2010,(1):46-46
<正>在过去几十年英语强制性的普及下,法语在国内缺乏相应的认知基础和语言环境,一直处于边缘地带,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只有在一些高校才设有法语专业,法语人才较为紧缺,近十年来,随着中法两国在文化、科技、教育、商贸等各个领域的交流合作不断深入和发展,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大量法企进入中国,随着中国在非洲的大举投资,中国同非洲的合作也日趋紧密,法国的教育体制、留学政策以及灿烂悠久的法兰西文化,也吸引了大批莘莘学子,法语具有最为广泛的市场发展空间,作为除英语  相似文献   

19.
“共和同化原则”面临挑战——法国的移民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法国在历史上属于对外来移民开放的国家。法国人从大革命起便树立起这样一种理想观念:在统一和不可分割的共和国中,所有人都享有平等地位,国家对公民一视同仁。在这种观念指导下,法国把自己变成一个“大熔炉”,所有外来移民都应当放弃自己原来的语言、文化和宗教,接受共和国的同化,以便成为法国公民。这种“大一统”的共和同化政策在19世纪对来自欧洲诸国的移民颇为有效。但二战后的新移民多来自阿拉伯和非洲地区,且信仰穆斯林教,这便超越了法国“大熔炉”的同化能力。如今,移民问题已成为法国面临的重大挑战。法国的社会文化结构正在由共和“大一统”模式向多元文化社会模式演变。  相似文献   

20.
法国600万穆斯林中的大多数人在适应国家的世俗主义环境之时,依旧保持伊斯兰的传统色调,秉持温和与中道的伊斯兰价值观。法国穆斯林由于种族、语言、民族、地域等方面的差异而导致伊斯兰组织五花八门,呈现出分散化、多元化的态势,其中的"个人伊斯兰"和"穆斯林世俗主义运动"是法国穆斯林宗教实践中出现的独特的新思潮,这是启蒙主义和人权思想对生活在法国的穆斯林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结果。穆斯林中只有少数极端主义分子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打着"伊斯兰旗号"制造令人发指的恐怖事件。虽然穆斯林完全融入法国社会的道路还很曲折、漫长,但法国伊斯兰既是世界伊斯兰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法兰西文化百花园里一朵奇葩的时代终会到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