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百年动荡中的一个中国家庭》一书是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著名华裔历史学家周锡瑞的著作,主要讲述了一个精英家族在中国百年历史中的命运沉浮,从晚清到"文革"结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传统家族是如何被裹挟在历史的进程当中深受影响。  相似文献   

2.
精神文明与公民法律素质建设何敏纵观社会发展史,中国现代化经历了坎坷的历程。有学者作过统计,从13世纪宋元之交,中国封建社会机体内部已孕育出资本主义萌芽,到20世纪60、70年代“文革”劫难的700多年间,中国共有9次痛失社会发展良机,以致世界历史的天...  相似文献   

3.
"文化大革命"过去已经整整31年了,从它结束开始,如何正确地评述这段历史,就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重要课题。作为新时期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在"文革"中和"文革"后的许多讲话和文章中,都对"文革"作了多方面的纠正和总结,并且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促使党制定新的路线、方针、政策。本文将对邓小平的这些思想进行归纳和梳理。  相似文献   

4.
从人治走向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当中国人民在十年“文革”之后选择了发展商品经济、建立民主政治的战略目标时,也自然地作出了走向法治的历史抉择。因为,法治既是一种价值取向,又是商品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基本条件。只有在法治社会里,才  相似文献   

5.
熟悉北京隆安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徐家力的人都知道,他身上的标签不仅繁多,而且相当炫目:北大学子,师从著名法学家郑成思教授,并成为首位知识产权博士后,建立首家全部由法学硕士组成的合作制律师事务所……  相似文献   

6.
2002年月12月28日,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迎来了建所十周年所庆的日子。在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展望明天筹划未来之际,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在北京国际俱乐部举行了题为“中国律师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的学术研究会。全国律协副秘书长冯秀梅出席了会议,北京市司法局副局长杨艺文、北京市律协会长张庆等在研讨会长做了发言。会议由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管理委员会主任徐家力同志主持。与会代表围绕中国律师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主题,就入世后中国律师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律师事务所的规模化发展与规范化管理、律师事…  相似文献   

7.
在市场化与消费主义语境中,"文革"历史在可资写作的同时,亦成为了消费娱乐的文化资源。新世纪长篇小说的"文革"叙述在书写方式与表达策略上,呈显出鲜明的消费主义话语形态。以"性+革命"作为想象"文革"历史的一种定式,渲染文革时期"性爱奇观";回叙"文革"的青春记忆时,聚焦于重构自由快乐与浪漫纯情的青春镜像,透露出浓郁的怀旧心态;把文革中的日常生活予以"消费编码"和"温情化"处理,亦是对当下小资情调的同步归趋。这种受到市场与消费主义规约的"文革"叙述的话语形态,导致了对历史深度反思的缺失,亦放逐了对苦难与创伤的追问。  相似文献   

8.
多元化的律师需要多元化的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冰心 《法人》2007,(7):82-83
律师营销旨在让社会了解、客户了解、同行了解,从而提升知名度、联系度、忠诚度、美誉度北京市律师协会原副会长、隆安律师事务所的徐家力律师曾在“我眼中的刘桂明——《法治天下》读后感”一文中这样评价刘桂明,“……提起刘桂明,在律师界恐怕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作为一名律师,你可以不知道刘晓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唯一的女性周月林,一生经历坎坷。文革中刑满释放的她又被疏散到陕西省榆次日化厂,在这里度过了14年“住自己人监狱”的日子。本文通过大量采访和查阅有关历史资料,揭开了周月林这一段尘封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1980年代中期出现的先锋小说,其"文革"叙事具有明显区别于此前小说的叙事策略和精神指向。先锋小说主题层面不再是印证、附和主流话语规范,不再以揭露和批判为价值旨归。在叙事策略上,作为大历史和故事主要情节的文革,逐步过渡为小说的背景或荒诞变形的历史,文革由写实转向心理化、寓言化和象征化。在价值意义上,先锋作家的叙述重心与叙述意图落在对特定历史背景下人的文革创伤心理与精神困境的深度开掘上,通过荒诞狂欢的语词与隐喻多义的文本,建构了一代人真实的文化记忆与心理创伤。  相似文献   

11.
百年前中国诞生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结束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帝制,开创了中华民族的新纪元,开启了中国宪政发展的新时代。 三十年前,中国历经艰辛,走出了文革浩劫,痛定思痛,集国人智慧与共识,诞生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八二宪法,标志着中国宪政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此时此刻,我们纪念这两个重要的历史大事件,适逢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党的十八大为我们规划了新时代的新蓝图,指明了新的奋斗目标,也为我们指明了达此目标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一本展现当代中国律师跨世纪风采的纪实作品《中国大律师》目前由西苑出版社出版发行。书中收录了22位中国著名律师的传记,既有新中国第一代律师的优秀代表李国机、陈庆阳,又有在高新领域大显身手的青年新锐徐家力、吕红兵,还有为“四人帮”辩护的张思之、为陈希同辩护的王耀庭、扳倒禹作敏的田文昌等一批杰出律师。该书在探寻这些大律师奋斗历程和成功秘诀的同时,也展现了他们深厚的法学功底和高超的办案技巧,许多轰动海内外的大案要案亦融汇其中,为广大律师、政法院校师生及有志于从事律师职业的青年朋友提供了研习的范本。著名法…  相似文献   

13.
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是,中国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的20年,却像一幅展读不尽的画卷。在这幅长卷中,人民检察机关的重建和发展是那样绚丽夺目。20年前,我们党和国家刚刚从“文革”灾难中走出来。痛定思痛,深刻的教训告诉人们,在“十年动乱”...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性阐释与文化政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 2 0世纪中国文学不同的阐释模式之中 ,“现代性”的模式实际上具有独特的阐释力量 :一方面 ,它能够穿透曾经被既有的现代性阐释置于盲区的“革命文学”以至于后来的“文革文学”;另一方面 ,其对学术视野的开拓亦有着相当重要的学术价值。 2 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性追求的基本主题是从“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解放政治”而到“改革时代”的“生活政治”。 90年代中国文学的现代性问题主要包括 90年代中国文学的历史语境与文学领域的制度安排、文学工作者的身份认同与话语政治以及文本策略与文本政治等等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法律史研究经过"前十七年"(1949-1966)"文革十年"(1966-1977)与"改革开放"(1978-至今)三个阶段。由于研究方法的不同,每个时期的研究成果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前十七前"主要采用的"阶级分析"的方法曾对推动中国法律史的研究起到过重要作用,但"文革十年"中这一方法的绝对化却成为学术发展的桎梏。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思想解放使学术研究方法多元化,中国法律史的研究也随着方法的多元而繁荣兴盛,与以往相比,研究成果剧增,多角度地探讨中国历史上的法律拓展了中国法律史的研究领域,但对研究方法的过度重视也带来研究中的其他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从周秦一直到清末,三千年左右的法律,是建立在封建的经济基础上的.从整个法律思想体系来说,当然是封建的、反动的、过时了的.可是任何事物,都不能割断它的历史背景.毛主席说:"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分珍  相似文献   

17.
时尚的觉醒     
纵观改革开放30年来的历史变迁,中国服饰色彩的性别化特质发生了从清一色的男性装扮到打造女人味的"粉红女郎",再到跨越社会性别的中性服饰时尚的历史变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女性解放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8.
沈群 《政府法制》2010,(24):43-43
提起“劳改”,我们这代人总会想到父辈经历的“反右”或“文革”,到美国生活后,我才发现,劳动改造不是中国的专利,美国也有“劳改”。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建国60年间,分别以1957年反右扩大化和1976年结束文革为历史边界,将刑法学发展进程划分为起步与草创、萧条与停滞、复苏与繁荣三个阶段.六十年刑法学发展的基本经验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方针;坚持完善中国刑法学的学科体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坚持刑法学科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20.
学术研究有其存在的历史境域。对一个学科而言,只有在贴合具体的历史境域下讨论该学科的学术研究,讨论该学科的发展方向时才具有意义。从我国历史上看,宪法学研究从清末开始,到现在已有100多年,无论其几经沧海桑田,但它之所以可以沿称到现在,自有它自立的关切方法、问题和理论体系。中国宪法研究的中国性问题,不仅涉及宪法学在中国的时间性差别问题,也涉及其地域性差别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