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49年4月20日夜,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23日占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解放南京对于中国革命的胜利具有标志性意义。24日,毛泽东阅读了刊载有"南京解放"大字标题的《人民日报》号外。他阅看多次,边看边在报纸上作了一些圈画。之后,他给在前方指挥作战的刘伯承、邓小平写了贺电,然后满怀激情地写下了一首诗《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相似文献   

2.
《党史纵览》2009,(4):56-56
伟大的"渡江战役",一举突破国民党军苦心经营的千里江防,直下钟山,解放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政府的覆灭,预示了新中国的诞生。渡江战役亦称"京沪杭战役",自1949年初淮海战役结束到南京、杭州、上海直至6月2日崇明岛解放都是渡江战役范畴。为纪念这一伟大的战役,弘扬渡江精神,在渡江战役胜利60周年即  相似文献   

3.
1949年4月20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气势磅礴的渡江战役(也称京沪杭战役),至6月2日胜利结束,共歼灭国民党军43万余人,解放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以及苏南、皖南、浙江、闽北、鄂东、赣东北的广大地区.民主党派从多方面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策应、支持甚至直接参与渡江战役,大大加速了渡江战役的胜利进程.  相似文献   

4.
正1949年春,国共北平和谈正式破裂,中国人民解放军迅即发起渡江战役,并于4月23日攻克了南京。众所周知,南京城的东郊紫金山上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陵寝——中山陵所在地。南京刚刚解放,城内外秩序混乱,中山陵能否和平交接,中国人民解放军能否保护好中山陵,意义重大。中共中央和总前委对此非常重视,部署了一  相似文献   

5.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肩负指挥渡江战役重任的总前委书记、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一书记邓小平4月27日到达南京。战事倥偬,鞍马劳顿。他在南京逗留一周后,5月6日即与陈毅风尘仆仆到丹阳,会同华东局及三野其它领导一起谋划解放和接管上海的工作。5月25日到苏州与粟裕会面后,26日进入上海。27日上海解放。6月初又奉命回到南京组建西南服务团,10月率军入西南。邓小平在南京四个多月的时间里,与刘伯承、陈毅、谭震林、粟裕等一起,通揽全局,精心筹划,连续执导了京沪杭战役和向大西南进军这两幕威武雄壮的活剧,对加速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诞辰150周年,海内外华人将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1949年春,国共北平和谈正式破裂后,中国人民解放军迅即发起渡江战役,并于4月23日攻克了南京。众所周知,南京城的东郊紫金山上是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陵寝——中山陵所在地。南京刚刚获得解放,城内外秩序混乱,中山陵能否得到和平交接,中国人民解放军能否有效保护好中山陵,意义非常重大,可谓举国关注。因此,中共中央和总前委对此都非常重视,在攻克南京的前后,给部队部署了一项鲜为人知的重大政治任务:一定要严密保护好中山陵。  相似文献   

7.
<正>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以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在西起九江、东至江阴的千里战线上,分三路发起渡江战役,一举突破国民党军苦心经营的千里江防。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渡江战役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伟大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蕴含的“坚定信念、敢于胜利、军民团结、革命到底”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芒。  相似文献   

8.
周军 《党史纵览》2009,(2):14-17
1949年4月23日午夜,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并于次日上午攻占"总统府",这是一介令全世界瞩目的值得永久铭记的伟大时刻,它标志着国民党统治在大陆的覆灭.捷报传到北平,毛泽东在人民的"薄海欢腾"声中挥笔写下了<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不朽诗篇.  相似文献   

9.
孙瑛 《党的建设》2021,(8):30-31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共两党《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上签字,和平谈判宣告破裂.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大规模渡江战役,23日将红旗插上南京城头,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灭亡.此后,人民解放军开始向全国未解放地区大举进攻,追歼残敌.在两北战场,青宁"二马"(即"青海王"马步芳、"宁夏王"马鸿逵)是国民党政府最坚强的依靠.为加速西北解放战争的进程,中央军委决定将华北野战军第十八、十九兵团调归第一野战军建制,使第一野战军成为拥有4个兵团12个军35万余人的劲旅.  相似文献   

10.
《党史纵览》2010,(2):F0004-F0004
渡江战役亦称京沪杭战役。1949年4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举突破国民党军队的千里长江防线,占领了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心南京,解放了上海、杭州、南昌、武汉等城市及其周边广大地区。此次战役的胜利,彻底粉碎了国民党政府“划江而治”的迷梦.宣告了国民党蒋介石政府22年反动统治在中国内地的覆灭,大大加快了全国解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正太原战役,是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大决战阶段的一次重大城市攻坚战,发起于战略决战之初,结束于渡江战役之际。由于国民党当局拒绝和平协定,1949年4月21日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4月24日在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第二天,历经半年多的围城攻坚,解放军终于攻克固若金汤的华北孤岛。时值纪念太原解放70周年,本文结合近年来相关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谈3点体会。  相似文献   

12.
《世纪风采》2020,(1):F0002-F0002
渡江胜利纪念馆于1984年4月在南京挹江门城楼成立,由邓小平同志题写馆名,2009年4月23日,渡江胜利纪念馆新馆在三汊河建成,占地面积2.5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7016平方米,展览面积4400平方米。渡江胜利纪念馆主馆区使用仿木结构的外立面,并做成"木船"形状,寓意"驶向胜利之船"。纪念广场上矗立着大型"千帆竞渡"群雕。群雕共分为6组,呈红色直线柱体形式,截面为红色五角星。其中最高的一根红色立柱长49.423米,象征着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2019年出新后的纪念馆,基本陈列以"伟大的胜利——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史料展"为题,以400多幅历史照片、珍贵文物资料、8个历史场景和10多个视频,翔实生动地再现了人民解放军取得渡江战役胜利的光辉历程和丰功伟绩。以渡江战役为主线贯穿全篇,犹如一幅壮观的历史长卷和史诗般的交响乐章。  相似文献   

13.
符容  张鹏 《党史博采》2009,(6):32-33
<正>今年是渡江战役胜利60年。1949年4月20日,人民解放军遵照中央军委命令,发起渡江战役,一举摧毁了国民党军队苦心经营了三个多月的长江防线。但是,渡江战役发起时间并非一开始就定于是日,而是经过多次演变,其中有不少史实尚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4.
我参加淮海战役刚结束,1949年1月,就从淮海战场奉命赶赴至三野十兵团政治部宣传部任秘书.4月我在参加渡江战役,解放常州、无锡、苏州,五月解放上海后,仍回到苏州十兵团政治部宣传部驻地.  相似文献   

15.
林遵是原国民党海军海防第二舰队司令.1949年4月23日,在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的隆隆炮声中,林遵率海防第二舰队所属的25艘舰艇1 200多名国民党军官兵,在南京东北的笆斗山江面起义,为南京的解放立了大功.  相似文献   

16.
解放南京     
解放南京李宪科解放南京的战役,是解放战争后期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的统治中心进行的一次震撼性的重大军事行动;并与人民解放军在1949年4月20日至6月2日进行的百万雄师渡江战役有着密切的联系。辽沈、淮海、平律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军队的主力被人民解放军消...  相似文献   

17.
1949年4月20日夜至21日,由总前委书记邓小平统一指挥的刘伯承、邓小平等领导的第二野战军和陈毅、粟裕、谭震林等领导的第三野战军,在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中原军区部队配合下,得到江北人民的支援和江南游击队的策应,在西起九江东北的湖口、东至江阴的千里战线上,发起渡江战役,百万雄师分三路强渡长江,彻底摧毁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延续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宣告覆灭。渡江战役共歼国民党军43万多人,解放了南京、杭州、上海、武汉等大城市和苏、浙、赣、皖、闽、鄂广大地区。这就为进军华南、西南创造了有利条件,加速了全国的解放。60年前,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时,我爷爷尹之本作为当时的黄桥政府秘书,不仅目睹了解放军从八圩到江阴的渡江过程,而且负责了其中的部分支前工作。爷爷过去经常向我讲起他的经历。今年是渡江战役胜利60周年,已经90岁高龄的他又给我讲述了他所经历的渡江战役中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解放江淮的指挥员 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胜利结束.人民解放军即将饮马长江、剑指江南.要完成"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使命,要顺利发动渡江战役,江淮地区成为人民解放军必须首先攻克之地.  相似文献   

19.
许平  李亚白 《党史纵览》2004,(10):44-47
55年前,我们是人民解放军二十五军的一员,有幸参加了伟大的渡江战役.当年我们所在的部队--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五军是渡江中路集团第一梯队之一.在毛主席、朱总司令和总前委、兵团首长的正确指挥下,我们二十五军于4月20日晚21时发起总攻,只用了30分钟,就将敌人"长江天堑防线"撕开了一条长达10公里宽的裂口,登上南岸,勇猛地向敌纵深插了进去,并连续追击作战,取得丰硕战果.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作为参加过渡江作战的老兵,回首那段峥嵘岁月,不禁心潮澎湃,热泪横流.  相似文献   

20.
正地处长江下游南岸的安徽省铜陵市,以铜得名,因铜设市,采冶铜的历史始于商周,盛于汉唐,绵延3500多年,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这座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城市,不仅是中国青铜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后解放的第一座江南城市,在中共历史上留下辉煌的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