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德斌 《探索与争鸣》2023,(11):5-9+192
<正>塞缪尔·亨廷顿1993年在《外交》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文明的冲突?》(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及1996年出版的著作《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是他影响力最大的作品。他被认为是“文明冲突论”的“始作俑者”,不管他自己是否愿意接受这顶“桂冠”,“文明的冲突”早已经与亨廷顿的大名联系在一起了。  相似文献   

2.
文明的冲突与融合南京大学教授钱乘旦意在为后“冷战”世界定调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一文中提出,“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已发生根本变化,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以意识形态为基础的对立与冲突已不复存在,今后的世界将进入“文明的冲突”的新阶段。在“文明的冲突”中,“...  相似文献   

3.
韩东育 《探索与争鸣》2023,(11):24-27+192
<正>当代世界困局与“文明的冲突”不同的文明可以创造出相似的现代化成就,甚至这种创造还可以在动荡不安的国际环境下发生。我们今天回顾30年前亨廷顿提出的那个著名的自带问号的话题“文明的冲突”及著作——《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意义特别重大。近期,国际关系的复杂度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  相似文献   

4.
从文明的冲突到文明的忧患———评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最新演变□李小兵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论”的理论已经4年。近来,亨廷顿著书立说,对自己的观点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和发展。本文旨在理解亨廷顿理论的基础上,对他提出的文明理论及其发展作出初步的评...  相似文献   

5.
对西方保守派“中国威胁论”的批评萧功秦四年以前,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在美国《外交》季刊上发表了《文明的冲突》一文,在该文中,他提出了一个语惊四座的论点,即在冷战结束以后,儒教文明与伊斯兰文明正在联合起来,并将对西方的价值、利益与权力...  相似文献   

6.
一、全球化时代文化融合是一种必然趋势1996年,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出版了他的大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时间国际上有关文明冲突的争论此起彼伏。文化作为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凝结,具有鲜明的多元性与民族性特点。  相似文献   

7.
我所了解的“文明的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所了解的“文明的冲突”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倪世雄《文明的冲突》一文是美国哈佛大学约翰·奥林战略研究所所长塞缪尔·亨廷顿教授主持的“变化中的安全环境与美国国家利益”研究项目的直接成果。我第一次听到他阐述这观点是1993年2月在卢森堡举行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介绍了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的创作由来及主要观点.亨廷顿认为,冷战以后,国际舞台上的冲突将不再以意识形态为界限展开,而主要以不同文明之间的斗争的形式展开.亨延顿还强调他本人所属的西方文明要受到所有其他文明的挑战,他特别担心的是儒教文明(以中国为"核心国家")与伊斯兰文明(主要指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可能联合起来对西方文明构成挑战.其次.文章分析了亨廷顿的后殖民主义话语,即将西方以外的文明都看成一个"他者".再次,文章指出了亨延顿"文明冲突论"的不完善,并指出冲突的核心是利益的冲突.最后,文章指出针对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我们则提倡"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9.
葛吉霞 《前沿》2011,(21):179-182
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理论"回归了对文化重要性的认识,为冷战后世界政治框架的重建提供一种文化模式。亨廷顿文明冲突理论主要内容包含文明范式、文明冲突论、文明调和论,批评了把西方文明看做普世价值的观点,进而指出在现代化过程中文明的本土化非常重要。随着中国的现代化,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非常重要。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重建中华文化的价值观体系,是中国现代化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冷战结束以来,国际格局处于调整之中。此时,有些西方学者提出了“文明冲突论”,认为文明以后将是决定国际关系的最主要因素。美国资深教授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就表达了此种观点。笔者认为该书有可取之处,但也有偏颇之处,所以拟通过对此书进行评论来谈谈自己对国际关系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在“文明冲突论”中显示出亨廷顿的双重人格:一方面是作为治学严谨的学者的亨廷顿,另一方面是作为爱国者和西方文明捍卫者的亨廷顿。这两个角色的冲突是构成其理论体系中矛盾与冲突的主要原因。只有找准其理论矛盾的这一根源,我们才能更好地驳斥和扬弃“文明冲突论”中谬误的成分,借鉴和发扬其中合理的成分,并从中得到启示,这才是争论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2.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把国家实力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前者表现为政治、经济、军事,后者则是文化、科技等。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和谐进步的今天,全球范围的孔子热显示了中国不断发展壮大的软实力,软实力的提升必将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前几年,韩剧的热播显示了韩国不断增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相似文献   

13.
世纪之交,在展望未来世界走向时,西方学术界兴起一股“文明理论”热,先是弗兰西斯·福山鼓吹“西方文明胜利论”,认为冷战结束后,西方文明将成为世界的普遍文明。后又有塞缪尔·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论”,强调在新的世界中,冲突的根源主要将是文化的而不是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4.
"意识形态终结论"的百年历程及其对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恩格斯1893年发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提出“意识形态的终结”为起点,到1993年亨廷顿发表《文明的冲突》提出意识形态的冲突正在让位于不同文明间的冲突,“意识形态终结论”正好走过了100年的历程。在这一百年中,对“意识形态终结论”的反对意见一直存在。本文第一部分对这正反两方面的情况进行了简单介绍和分析;文章的第二部分对“意识形态终结论”的现实对立即后冷战时代的意识形态的存在及其斗争的情况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初,冷战结成的两极世界坚冰方释,从世界著名学府哈佛大学传出了奥林战略研究所政治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耸人听闻的杞忧———人类将步入一个“文明冲突”的时代。亨氏站在西方中心主义的立场上提出所谓的“文明冲突”论,试图从理论上诠释后冷战时代乃至未来世界各  相似文献   

16.
文明的威胁源:东方?西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的文明冲突理论发表以后,曾经在学术界引起过热烈的讨论。作为一种宏观的政治理论,它同国际政治秩序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在北约悍然发动对南联盟的大规模空袭之后,重新审视亨廷顿的这一理论,不仅变得非常必要,而且具有现实意义。历史上西方文明就呈扩张性中国文化所追求的是文化间的同化和融合,就像著名汉家学费子智(C.P.FitzGerald)在一次关于中国和欧洲历史比较的学术讲演上所说的,中国文明是一个家庭,它对域外文化或文明的征服是通过文化的融合和同化,而不是通过奴役来进行的,就像家庭只…  相似文献   

17.
汤因比与亨廷顿文明观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明”在汤因比那里是作为历史研究的基本单位出现的,亨廷顿则将其作为构建意识形态战略的基本理念。由于理论价值、研究领域及目的的不同,二人的文明现有很大差异。但相同的西方背景又使得他们的文明观表现出诸多共同点。对此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正确地看待当代文明交流中的融合与冲突。  相似文献   

18.
<正>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苏联解体,冷战落幕。西方政治学界就未来世界的格局,展开了后冷战时期的第一场论战。这场争论,可被称为"文明的冲突"与"历史的终结"的对话:论战一方的代表人物为哈佛大学教授萨缪尔·亨廷顿。亨廷顿认为,冷战后的世界并不太平,以"主义"为核心的意识形态的对抗,将被以"文明"为单位的对抗所取代。亨廷顿将世界分为七大文明圈,认为不同文明圈下生活的人们,具有根本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文明间的不同不可调和。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评析亨廷顿"文明冲突论",阐述中华文明之精髓—"和而不同"理念及其现代意义。"和而不同"理念为化解文明冲突提供思想来源,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思想基础,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和文明多样性的和谐世界的构建,它不单是传统的,更是现代的,不单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评析亨廷顿“文明冲突论”,阐述中华文明之精髓——“和而不同”理念及其现代意义.“和而不同”理念为化解文明冲突提供思想来源,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思想基础,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和文明多样性的和谐世界的构建,它不单是传统的,更是现代的,不单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