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郊区失地农民就业保障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郊区的耕地被大量征用,失地农民数量日益增长,其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本文通过对失地农民就业现状的分析,深入挖掘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
文章认为,面对当前我国严峻的就业压力,要树立城乡统一的大就业观。既要妥善处理好城市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口的就业问题,又要处理好进城民工的就业问题,为此,必须把下岗职工与进城民工就业“两兼顾’’纳入就业、再就业系统工程统一规划、布置,并进而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在就业方面具有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低下;专业人才青黄不接,劳动力严重过剩;历史遗留问题难以解决等特殊性,其原因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分布不合理,市场环境差,非传统经济部门的发展严重滞后,以及大多数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不景气,难以形成劳动就业能力.因此,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存在的问题,必须建立就业保障制度,真心把就业目标放在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要发挥失业和待业人员自主创业的积极性,转变就业观念;实施积极的就业援助和产业转型策略,促进就业增长;解决阻碍人口迁移的制度性障碍;建立普惠全民的社会救助制度;加快经济增长,广泛促进就业.  相似文献   

4.
边缘化生存:农村女性融入城市面临的困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边缘化生存是指农村女性在城市居住和就业时,偏离城市主流生活,处于城市弱势生存的一种生活状况。农村女性流动人口边缘化生存表现在外出就业渠道、职业角色、生存身份、社会保障、社会地位、情感婚姻等诸多方面的边缘化。其原因与城镇化推进中的社会资源配置、城乡二元结构、女性素质、城市包容度等有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和性别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乔桂银 《唯实》2002,(9):50-53
关于农民就业问题,一些人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他们认为就业是城市人的事,目前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约860万,下岗职工未就业的约780万,如果再谈农民就业问题,势必加剧城市就业矛盾.……  相似文献   

6.
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着力点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二元劳动力市场在我国城市社会中仍普遍地存在,农民工还无法取得与城市居民完全同等的劳动力资格,公平就业仍是一种“理想状态”,其择业面受到很大影响。解决我国农民工就业要重视吸取世界上有关国家的成功经验,建立健全解决农民工就业的法律法规,把农民工就业问题上升到法律层次加以解决,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化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化面临着城乡分割二元户籍制度、不稳定的就业环境、缺乏市民社会的认同以及住宅等问题。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化,必须做到以下几点: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赋予新生代农民工平等的市民权;建立长效就业服务体系,给新生代农民工创造稳定的就业环境;增强人文关怀,让新生代农民工带着尊严融入城市;将新生代农民工的住房问题纳入城市的保障房服务体系,解决其"居者无其屋"的难题;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自身素质,增强其对城镇化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8.
一、农民工权益的保障问题 (一)就业权利不平等,就业限制多,而且不稳定 由于身份户口上的限定,绝大多数农民工只能通过非正式市场寻找就业机会,再加上自身整体素质普遍较低,在分层的劳动力市场中处于较低层次,从事的都是城市居民不愿从事的脏、累、苦、毒、险之类的工作。近年来由于国有企业普遍不景气,城市就业压力增大,为了城市居民的就业问题,各地方政府作出明确规定,限制农民工进入,从而达到保护城市居民就业的目的。如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单位招用外来人员须知中,明确禁止党政机关等五大类岗位使用外来人员,并要求其已经使用外来人员的单位,予以限期清退。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在指导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十分关注中国就业问题,理性分析了传统就业理论,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就业思想,主张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就业问题,从农村到城市、从教育到计划生育再到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探索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0.
正《北京日报》7月13日刊登中国社科院专家张车伟的文章说,就业问题不能仅仅从就业角度来看,因为就业是劳动力市场的一个结果,是整个经济体系运行的一个结果。从根本上讲,解决就业问题,要从国家下一步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着手。现在中国就业所面临的问题也和过去经济变化发展密切相关。过去我国在城市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农民工和农村劳动力从中西部地区迁移到沿海发达的城市地区,实现了就业岗位和人员的匹配。但现在我们看到东部沿海地区或者大城市中的就业岗位创造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农民的合法权益问题日益凸显,因而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在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问题上,要改革以户籍管理制度为核心的不合理制度,尽快把城市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之中,切实把农民工对住房、学校的需求纳入城市整体建设规划之中,同时要给农民工以平等的环境.在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问题上,要改革现有的土地征用制度,加快相关配套制度的改革与建设.在解决城郊农民劳动力就业问题上,要明确责任,搞好就业;要发展经济,促进就业;要开发岗位,扶持就业;要开通渠道,引导就业;要强化技能,培训就业;要转变观念,鼓励就业.  相似文献   

12.
自1993年创立以来,我国城市低保制度不断发展完善,取得了较大成果,但在其运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申请对象资格审核难,保障资金来源单一,监督机制不健全,缺乏与就业保障制度的衔接等。为解决以上问题,要健全资格审核机制,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完善监督机制,加强促进就业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张彦 《理论文萃》2009,(1):48-57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就业形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占绝对主流的正规就业模式正日益被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的二元化就业模式所取代”。但是对于规模见长的城市非正规就业,城市就业者并非是其从业主体,非正规就业的劳动力供给主要是外来人口,特别是大量流入城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所以笔者在2008年上半年就来沪农民工就业状态组织了一次问卷调查。凭心而论,农民工对上海城市建设所做出贡献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4.
重点研究的课题有: 继续扩大就业问题 促进就业岗位的优化配置,让有限的就业岗位配置于生产效率最高的劳动力群体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一定的财政援助方式帮助一部分弱势群体退出就业岗位的竞争;大力发展非正规就业和第三产业。 产业结构全面优化问题 淘汰上游产业的过剩生产能力,实现资源配置的重心后移;推进技术结构升级,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加速高科技产业和新型第三产业发展。 加快城镇化进程问题 加快特大型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加快西部省区的城市建设步伐;促进单一产业型城市向综合性城市转变;加快以县城为核心的中小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20,(1):6-6
要切实做好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采取措施加大援企稳岗力度,努力把农民工稳定在就业岗位上。要积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民工的就业能力。要做好就业服务,及时向失业农民工提供帮助。要进一步放宽落户条件,让有意愿、有能力在城市落户的农民工尽快落户。要重点解决随迁子女教育问题,逐步提高社保、医疗等保障水平,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进城农民工更好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16.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是改革进程中凸现的问题。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城市存在就业困难,很少考虑农村就业问题,农村劳动力就业一直没有纳入国家劳动就业政策的视野。改革以来,农民在创造了新的农业经营体制、新的农村工业化方式的同时,也开辟了新的就业途径,创造了新的就业机制,但也遇到了新的问题。 一、80年代农村劳动力转移遇到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迅速摆脱贫困落后的局面,建立社会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七十年代末的就业危机与城镇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契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面临一次严峻的就业危机。为解决就业问题,各城市政府开始把目光转向体制外,在现有企事业单位之外开辟新的就业门路。城镇集体(合作)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由此获得发展契机,并推动了中国所有制结构改革的理论突破。  相似文献   

18.
作为资源大省的黑龙江省,一些以资源开发为主业的城市正在逐渐或已经演变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由于国有企业改革和自然资源枯竭导致其就业压力加大。灵活就业是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有效途径,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建立资源枯竭型城市下岗失业人员灵活就业的扶持政策体系,发挥政府在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下岗失业问题中的宏观调控职能。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被征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日益凸显,但被征地农民就业是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如果单纯依靠被征地农民自身,难以解决好就业问题,现阶段应努力发挥政府在被征地农民再就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被征地农民就业模式。  相似文献   

20.
就业是民生之本,社区作为社会的基础、城市的细胞,在增加就业机会这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社区就业作为一种新的就业形式为扩大就业提供了机会。当前,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在失业总量矛盾没有解决的情况下,结构性失业和失业的区域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