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党必须在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鹤壁市在“双创双建”(创文明城市、创文明景区;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中,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以塑造形象为标志,以创建活动为载体,在群众性的创建活动中提高了城市的品位。创新理念,组织保证,是“双创双建”工作的前提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创新,发展就没有出路和活力。鹤壁市摒弃传统工作方法,把“双创双建”当作树立鹤壁新形象、创造…  相似文献   

2.
坚持群众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保护农民的争创积极性,让农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高,是竹山县“十星级农户”创建活动的内在规律之二。一、创建活动必须坚持“一切从群众出发”,顺应群众的心态和思想状况,使广大群众乐意参加。“十星级农户”创建活动的主体是农民群众,群众参与热情的高低决定着活动的成败,而要激活群众的参与热情,关键在于切实把握新形势下农民群众的心态和思想脉搏,选择一种使广大群众乐意参加的好载体。竹山县在开展“十星级农户”活动之前,也曾开展了一系列旨在引导农…  相似文献   

3.
据康熙字典记载,传说女娲“炼五色石补天”的地方,就在竹山县保丰;而用以补天的五色石,就是这里盛产的绿松石。这里的宏达科工贸有限公司就看准了女蜗文化的灵气,运用独有的地缘优势和文化优势,以羊皮为材料,雕刻女娲补天图案的羊皮画,使20元钱左右一张的羊皮,身价增长几十倍。  相似文献   

4.
孟国丽 《前进》2024,(1):30-32
<正>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深层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七个着力”的重大要求。“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七个着力”重大要求之一,在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占据重要地位。怎样实现这样的“转化”与“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两个结合”要求,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与“发展”给出了实现路径与具体方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内在关系的时代表达,明晰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发展的时代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儒学化叙述是一种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表达方式,是儒家文化重要的外在表现。辽、西夏、金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权,他们留下了丰富的传世文献资料与民族古文字文献,其中存在大量的儒学化叙述。通过分析这些材料,可以发现儒学化叙述总是贯穿于这些民族的书写活动之中。“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仁者爱人”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能在汉文乃至契丹文、女真文、西夏文中得到反映。这些儒学化叙述是不同民族都要接触、掌握的公共知识,也是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的真实写照,表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的重要纽带。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在建党百年之际提出的重要命题,马克思主义作为外来文明,传入各民族必先图存活、再徐图发展,存活的关键在于能否契入各民族的传统之中,与民族文化相融通。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具有可能性、现实性和时代意义。在理论认同上,这一结合通过增强群众对理论的思想认同、心理认同、情感认同促进理论更好掌握群众。在话语建构上,这一结合一方面塑造了中国话语的独立自主性,赋予话语体系“更中国”的内涵意蕴;另一方面为中国话语提供文本支撑,赋予话语体系“更中国”的表达效果,使当代中国话语体系“更中国”。  相似文献   

7.
曾波 《创造》2023,(2):58-60
<正>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指出:“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和指示,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8.
广泛开展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跨世纪工程。竹山县注重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在“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活动中,建立健全一套切合农村实际的运行机制,使创建活动扎实有序地开展,并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创建内容科学化。内容决定形式,内容科学与否,关系到创建活动的成效。脱贫致富是贫困山区农民群众共同的心声和迫切的愿望,培养“四有”农民是时代的呼唤和社会的要求。“十星级文明农户”的争创评选活动以促进劳动发家致富为中心,以提高农民的政治觉悟与思想道德素质为根本,以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为最终…  相似文献   

9.
赵磊 《今日海南》2023,(4):61-62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省第八次党代会强调,要传承发展好优秀传统文化,在省级层面提出“保护和利用好东坡文化”。苏东坡作为我国北宋中期文坛重要的代表人物,是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他在海南的三年,给我们留下了非常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东坡文化成为海南坚定文化自信、加快中国特色自贸港建设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对于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海南篇章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深入挖掘、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10.
活着的民俗活动是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的根本 在多年的调研中,我深切感到,要保护和传承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最关键的一条,是首先要保证这些文化艺术有好的赖以生长发育的土壤和环境,即“文化生境”。要保护好民俗这块土壤,必须让民众从民俗活动中感受到生活的愉悦、快乐和乡情亲情,让他们在世代相传的民俗文化活动中感受到独特的文化情致和魅力,感受到传统文化与他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如果有了这一点,各种乡土艺术、民间信仰等,都会融入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1.
海南民族织锦工艺主要有黎锦和苗锦。如何大力开发黎锦苗锦,进一步弘扬海南省的民族织锦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山区民族经济的发展,我想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充分认识黎锦苗锦的优秀传统文化价值黎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汉代始,黎族妇女编织的“吉贝”、“广幅布”、“黎单”、“黎幕”、“黎饰”等工艺品就深受欢迎,成为它庭岁贡珍品,唐宋时期,黎锦就有“机抒精工、百世于华”之誉。元代著名女纺织家黄道婆,早年曾在黎族织锦之乡古崖州(今海南省三亚市),向当地黎民学习织绣技艺,晚年致力改革传播黎族棉纺织技术,为推动当时棉…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我们进行的精神文明建设,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的精神文明建设.是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精神文明建设。”在云南民族地区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要问题是如何正确对待民族传统文化,既要“强调要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同时又要“反对封建主义残余影响”、“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反对非法宗教活动”,而且还要看到云南各个民族由于社会历史发展差异,民族传统文化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5·31”讲话中指出:要“用‘三个代表’要求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物工作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切实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一、当前做好文物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我们所说的先进文化是指在三个面向前提下具有我国民族特征的社会主义文化,当然,同样必须是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所以,应该在继承我们民族优秀文化(包括我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革命和建设时期创造的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有机吸收世界优秀文化中适应我国国情、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容,从而构建我国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由于…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形成的传统美德深深熔铸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之中。今天,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当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中共十六大精神,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而本文所谈的廉政建设,既要有制度上的保证,同时也要有文化上的保证,讲廉政必须讲廉政文化。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是一个弥足珍贵的思想宝库,可以为中国廉政文化提供充分的思想资源支持。本文关注如何吸取中国传统精华推动中国廉政文化的建设,并认为中国优秀…  相似文献   

15.
民族文化是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沃土张岩静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奔腾不息的长河中,爱国主义是奔流中的一条巨流。民族文化与爱国主义有着民族的血缘关系。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刑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共同地域、共同文化之中形成的对自己的主权、领土...  相似文献   

16.
呼和浩特市玉泉区紧密结合本地区的民族文化特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实施“讲一点中华文化故事,创一点玉泉文化作品,传一点民族精神精华,做一点中华美德行为,赞一点传承文化榜样”的“五个一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大力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在实践、探究、考察、寻访、体验中了解中华优秀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在推进“五个一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中,玉泉区坚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实现了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论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作了认真研究,提出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资源;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的文化遗产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素材;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教育方式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等观点,阐明了深入研究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植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其基本原则。这一原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非常一致。而对各方面因素的全面考虑又体现了中国传统思维中的辩证法思想。科学发展观还是传统的“天人合一”理念在全球化时代的必然演化物,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新发展和最新要求。  相似文献   

19.
彭继宽 《湖湘论坛》2002,15(6):71-72
土家族传统文化是土家民族的“根”,是土家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它与其他民族文化一样,都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历史上出现的民族歧视、民族同化和人为地破坏,土家族文化遭受严重的破坏和损失。新中国建立前,历代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政策,土家族不被承认,它的许多传统文化习俗迅速消失。新中国成立后,土家族获得了新生,文化上也获得了平等,但由于“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土家族传统文化又遭受了几次冲击。改革开放后,土家族传统文化虽然得到了全面继承弘扬,如土家锦、摆手舞、打溜子等项目,就得到…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都安瑶族自治县紧紧闹绕“繁荣发展”这个主题,坚持科学发展观、“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全力打造布努瑶密洛陀等民族文化,全面弘扬优秀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推进了全县文化“软实力”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