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静 《法制与社会》2015,(2):146-147
战后至今,日本政治右倾化色彩越来越浓。作为一种消极的政治现象,已成为中日关系的障碍。它以修改教科书和平宪法、美化侵略历史、政要参拜靖国神社为内容。战后美国改造日本不彻底、日本国内政治文化生态以及国际格局的变化是日本政治右倾化的重要诱因。日本政治右倾化不仅给中日两国战略互惠关系带来巨大挑战,两国民间感情也日益恶化,互信缺乏。  相似文献   

2.
日清公司(日清汽船株式会社)是二战前日本在华航运企业的重要代表.在其32年的企业经营中,一直受到日本政府的"补助金"资助,是日本航运界担负着其政府"国策使命"的"国策会社".通过对日清公司的兴办及运营状况及其对长江流域社会经济产生深刻影响的考察和分析,可以揭示其侵略本质,反映日本战前对华航运业的投资不单纯是一种经济行为,而是日本对华侵略的重要决策之一.因此,日清公司实质上就是日本对华经济侵略的一个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3.
《现代法学》2019,(6):176-193
国际刑事法院2018年正式启动了对侵略罪的管辖权,然而,由于侵略罪自身的性质以及《罗马规约》修正案有关规定的模糊性,国际刑事法院对侵略罪行使管辖权仍面临着一系列困境。除了侵略罪定义的不确定性、与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的冲突以外,作为国际刑事法院基石的补充性管辖权机制,在侵略罪问题的运行方面也面临着受害国国内法院对侵略"不能够"和"不愿意"管辖的双重困境。国际刑事法院对侵略罪行使管辖权的困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为非成员国的我国对《罗马规约》和侵略罪修正案的保留,因此,应结合本国立场,适时评估侵略罪相关问题对我国自卫权、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特殊职能的行使以及我国与国际刑事法院的关系可能带来的挑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声音     
《法律与生活》2014,(14):13-13
正"‘二战’时日本并非侵略中国,而是帮中国摆脱美国等国的殖民。"——最近,一家日资企业的社长到广东东莞工厂视察说出以上否认日本侵华的言论,引起1000多名中国员工聚集围堵抗议,要求该日方社长道歉。后来,该社长表示同意公开道歉。  相似文献   

5.
作为美国对中国进行反补贴调查的第一案,铜版纸案的争议之一就是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本文比较了参与本案的中美双方对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的不同观点,并在比较乔治城钢铁案和铜版纸案的基础上分析了美国商务部对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的看法,进一步分析了美国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原因,最后对本案例的"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概括。  相似文献   

6.
"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为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抗日,毛泽东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提出了建立"民主共和国"主张,并且对"民主共和国"的政体进行了分析和论述。这成为毛泽东政体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挑起了“卢沟桥事变”,向我国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为了摧毁中国人民的抗日决心与抵抗意志,日本侵略者在侵华过程中,除了以军事力量攻城掠地、屠杀军民、抢掠财产资源外,还对我国关内广大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进行了疯狂的摧残、破坏、掠夺、霸占,强制推行奴化教育,用教育侵略为其政治、军事、经济侵略服务。教育侵略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全面侵略的主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8.
1936年9月,因为“成都事件”(1936年8月。成都人民为反对日本在成都强行设领事馆,而自发殴毙两个日本人),中日双方重开外交谈判。日本企图借此机会压迫南京接受“广田三原则”(由日本外相广田弘毅在1935年10月提出,其实质就是要求中国停止抗日活动,接受日本的侵略“提携”,承认日本对华北的权益)。而南京则针锋相对,提出“取消上海塘沽两协定”等要求。双方互不让步,谈判陷于僵局。中日战争一触即发。  相似文献   

9.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日本感于以抗日为主要诉求的中国国家整合取得了成效,有可能导致其侵略利益丧失,因而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日本看来,南京是当时中国抗日的中心,不占领南京,"推翻"国民政府,就不能"膺惩"中国,于是扩大战争到南京.最终,日军把暴行作为战略手段,企图以此来压服中国,南京大屠杀由此发生.  相似文献   

10.
蒋新苗 《现代法学》2023,(5):183-195
国际社会的跨国追赃行动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欧洲的瑞士较早进行了多方尝试与探索。跨国追赃没收裁决承认与执行是跨国追赃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受制于刑事执行管辖权的属地性,跨国追赃没收裁决的承认与执行必须通过国际司法合作实现。无论是跨国追赃中的直接没收还是间接没收,探寻明确有效的法律依据是其基本前提。各国开展跨国追赃合作,应遵循互惠、互认、对等以及国际合作等基本原则。跨国追赃没收裁决承认与执行的国际法律依据主要有《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等多边公约、欧盟的区域性条约及一系列双边协定;国内法律依据主要是各国的实体法与程序法,新加坡、美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国内立法具有一定代表性。跨国追赃没收裁决承认与执行的法律依据明晰化和精确化,是全球治理与国际社会法治的核心要义。  相似文献   

11.
一日本律师联合会近年来对WTO的动向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关心。WTO体制下,作为成员国的日本其律师业将面临以下几个问题:(一)外国律师在日本的执业。如果实行律师资格的相互承认,那么就意味着在WTO的成员国中的任何一个国家取得的律师资格,就可以通过协定所规定的一定程序,取得其他成员国的律师资格。也就是说,美国律师只要遵循上述程序,提供一定的证明材料,日本律师联合会及律师协会就必须接受该美国律师在日本的律师资格注册。若是这样的话,在日本注册过的美国律师就可以直接接受美国委托人的委托,参加在日本的裁判所所进行的诉讼…  相似文献   

12.
WTO争端解决裁决的国内效力不同于WTO协定的国内效力。WTO争端解决裁决与WTO协定的生成途径和国际法律地位有着显著差异。从其产生过程、自身品质和其他证据来看,WTO争端解决裁决可能会对国家主权构成"软侵蚀",各成员因此需要"看门人",以防止WTO争端解决裁决的国内不当影响。从实践看,欧盟和美国都明确拒绝了WTO争端解决裁决的直接效力,美国甚至还部分拒绝了WTO争端解决裁决的间接效力。我国应当借鉴欧盟和美国的立法与司法实践,一方面,不可一概承认WTO争端解决裁决的国内直接或间接效力,而是应该留有回旋余地,给予法院决定是否尊重WTO争端解决裁决的裁量权,确实维护我国国家主权;另一方面,可出于国际礼让、维持良好国际"守法"形象等考虑,给予WTO争端解决裁决适当尊重。  相似文献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作为战胜国对日本国主权限制的结果,《日本国宪法》第9条明确规定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旧金山和约"签订后,宪法第9条被日本政府解释成为其宗旨并不否定独立国家固有的自卫权。然而这样的解释既偏离了宪法第9条的宗旨,也不能满足日本右翼势力的军事强国的愿望。此后,日本右翼势力曾先后掀起过数次改宪浪潮,意欲废弃宪法第9条。2014年日本内阁会议决定修改宪法解释以解禁集体自卫权。本文以《日本国宪法》和国际法为视角,就日本政府和修宪阵营歪曲和平宪法的理论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就限制日本主权的期限和修改、废弃和平宪法的条件等问题进行了论证,阐述了修改日本和平宪法不属于日本国排他性的主权事项。  相似文献   

14.
日本当局在指挥日军对南京进攻与大屠杀期间,实施了一系列控制新闻与操纵舆论的新闻政策:一方面宣扬日本的侵略有理与日军的赫赫战果,伪造南京的"祥和"气象与南京人民对皇军的欢迎和感激,伪造南京人民自主地建立伪政权,等等;另一方面则严密封锁与掩盖日军的种种战争暴行.这既是日本侵华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又是世界新闻史上颇具典型意义的"个案".  相似文献   

15.
由于法律传统以及对信用证、备用信用证和独立保函的商业适用与法律性质认识不足,我国在司法实践中不承认国内独立担保的法律效力,不了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可以适用于备用信用证,使得国内独立保函与备用信用证的法律适用出现不应有的局面。本文从这些金融工具的交易流程、法律特征以及国外和国际有关的法律与规则入手,揭示其法律性质,在此基础上讨论国内独立保函与备用信用证在我国的法律地位,认为无论从法学理论、国外经验,还是商业实践看,都应承认国内独立保函的法律效力,建议正在起草的独立保函司法解释涵盖备用信用证,并将其标题修改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独立保函和备用信用证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相似文献   

16.
日本右翼团体1月23日,在大阪国际和平中心举行所谓“彻底验证20世纪最大谎言‘南京大屠杀’”为主题的集会,妄图推翻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铁案。日本右翼势力的倒行逆施激起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也遭到日本正义力量的谴责。我们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代表全国 11万名律师对这种挑衅性的行为提出强烈地抗议。 此次集会决非偶然,它是近年来日本国内否认侵略、美化侵略的逆流恶性膨胀的结果。半个世纪前,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了侵华战争,肆意践踏中国的大好河山,杀戮无辜的中国民众。在那场浩劫中,南京大屠杀更是举世惊骇。穷凶极恶的侵华…  相似文献   

17.
中美两国执行国际商事仲裁裁决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潇剑 《河北法学》2011,29(4):31-37
中美两国均是《纽约公约》的缔约国,但因两国在司法体制、法律渊源以及法律方法论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因而它们对该公约的适用也有较大区别。我国法律将仲裁裁决分为国内裁决、涉外裁决及外国裁决三种,法院在承认与执行时对不同种类的裁决进行司法审查的标准亦各不相同。美国法律则并未明确区分国际仲裁与国内仲裁,联邦法律和各州法律都可以适用于国际仲裁案件。中美两国对《纽约公约》中规定的"非内国裁决"理解不一致,该公约在中美两国法院的适用范围也不尽相同。但中美两国促进、鼓励国际商事仲裁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宗旨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8.
《法学》1958,(9)
一九五八年九月六日一九五八年九月四日,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美国总統艾森豪威尔授权之下,发表声明,公然威胁要在台湾海峽地区扩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侵略范圍,进行战爭挑衅,从而加剧了美国在这个地区造成的紧張局势,使远东和世界的和平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为此,我受权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发表声明如下: 一、台湾和澎湖列島自古就是中国的領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它們已經由日本的一度侵占归还了中国。中国人民行使主权解放这些地区,  相似文献   

19.
日本发动侵略中国、朝鲜以及东南亚各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遭受失败后,在美国麦克阿瑟将军以盟军最高统帅的身份,率领美军占领日本全国期间,制定了取代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亦称“明治宪法”)的1946年《日本国宪法》。它运用美国三权分立的原则和英国虚君制的模式,确立了议会立宪君主制的政治体制;它以三十一个条文详细规定了范围较为广泛的国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它作出了放弃战争和不保持武装力量的规定(因而被誉为“和平宪法”)。日本学者将这部宪法的基石概括为“民主、人权与和平”三大原则,他们认为,失去这三个原则中的…  相似文献   

20.
对不真正不作为义务来源的认定,始终在刑法理论研究和实践领域存在争议。日本最高裁判所近期通过了一个不作为杀人罪的判例,首次在司法层面承认了不真正不作为义务来源之一的保障人义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