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泛娱乐化"背景下童年异化现象,是指以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为核心,以现代媒介为主要载体,内容浅薄低俗的非健康媒介现象[1],消泯儿童与成人界限的非理性样态."泛娱乐化"致使童年异化的原因在于消费主义思潮剥夺了儿童正确的消费观,"快感文化"全面滋生儿童享乐主义倾向,"功利主义"解构儿童的价值观范式以及"媚俗文化"催生儿童的审美暴力.化解"泛娱乐化"视野下童年异化现象,应破除"虚拟游戏"的樊篱,充盈儿童的成长空间;多主体筑牢"泛娱乐化"防火墙,培育宏观媒介环境新风尚;感召儿童的"批判精神",深植儿童媒介素养厚重性;实现拟态环境理性回归,重拾媒介行业公共精神.  相似文献   

2.
我国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定罪政策总体上表现为犯罪化。在未来的立法中,应纠正这类犯罪曾经存在的非犯罪化倾向,将拐卖14周岁以上男子的行为重新予以犯罪化。对拐卖妇女、儿童罪应坚持重刑化的制刑政策,但应适当注重“宽以济严”。对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应坚持轻刑化的制刑政策,但该罪中的免责条款应予取消。在刑事司法活动中,在拐卖妇女、儿童罪的场合,应在严的基调下对某些犯罪人予以从宽处罚,而在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的场合,则应在宽的基调下对某些犯罪人予以从严处罚。  相似文献   

3.
敏感期的发展一般在0-12岁,但最主要的时期是在0-6岁。0-6岁儿童心智发展的外在形式主要是以敏感期体现的,成人应尊重自然赋予儿童的行为与动作,并提供必要的帮助。本文将主要探讨如何对0-6岁学前儿童敏感期进行科学的教育引导。  相似文献   

4.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逐渐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阅读将逐渐成为大众阅读的重要方式。移动阅读具有的阅读空间趋向移动化、阅读时间趋向碎片化、阅读主体趋向多元化、阅读方式趋向互动化这四个方面特点对学术期刊造成了巨大冲击。学术期刊面临着优质稿源流失、年轻读者群流失和部分学术期刊运营困难等困境。作为我国期刊方阵重要成员的学术期刊应主动采取搭建期刊移动互联平台、形成期刊立体多维互动途径、创新期刊营收模式等方式积极适应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同性恋者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享有最大限度的自由,非犯罪化应是我国刑法对同性恋的确定态度。同性恋的自由具有界限,对其进行非犯罪化必须同时满足成人、私下和自愿的条件,不符合成人、私下和自愿条件的同性恋应当纳入刑法规制的范围。在考虑若干入罪方面,同性恋者以结婚或配偶名义同居的方式破坏在先合法婚姻的行为构成重婚罪,同性之间违背一方意志强行发生的性行为应当构成强奸罪。  相似文献   

6.
根据诺尔斯的成人教育理论,对成人英语泛读课进行改进尝试,让成人学习者通过专题阅读做课题的方式激励他们多阅读实践.成人并不象他们表现出来的那样依赖老师,如果采用个性化教学手段,允许成人学习者参与教学过程,承担更多的责任,并把他们的经验作为学习的资源加以利用,他们就会成为积极的学习者,课程也就会更加符合他们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早期阅读活动是指 0— 6岁学前儿童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像、文字和成人形象的读讲 ,来理解以图为主的低幼儿童读物内容的活动过程。它是一个融观察、记忆、思维、表达等多种认知于一体的综合过程。在人的一生中 ,学习是对生命最大的挑战。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学习的许多品质都需要通过早期阅读进行培养。通过早期阅读活动 ,可以培养幼儿对文字符号的兴趣和对书籍的喜爱 ,可以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和理解能力 ,可以激发幼儿积极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这些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一生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全面认识影响早期阅读活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阅读是影响个人成长的重要因素,是国民素质和民族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2017年3月,"全民阅读"第四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然而,处于城市生活与教育发展夹缝中的流动儿童成了被"阅读边缘化"的一个庞大群体。因此,创设流动儿童良好的阅读环境也就成为政府和社会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基于广州流动儿童阅读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广州城中村流动儿童阅读环境状况,并总结提炼出改善流动儿童阅读环境的"广州模式"。该模式以社区图书馆为基础,统筹社区及学校各方面的资源,营造城中村流动儿童阅读环境。  相似文献   

9.
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的能力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流浪儿童问题是现代社会的一种现象,其形成具有制度性原因,它与开放的社会环境有关,与某些家庭的贫困化、解体和解组有关,也与社会管理的模式有关。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需要进行新的制度建设,也需要完善救助保护系统,在流浪儿童救助保护领域应实施社会工作制度,从而加强对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的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0.
明娜 《工会论坛》2009,15(1):157-158
在众多媒体广告中,“孩子”是较常见的广告形象之一。以孩子作为广告主体形象较之其他更易为人接受,这即是广告中的“儿童效应”。这种现象的产生与成人对于“孩子”的微妙而特殊的心理有关。不可否认,利用“儿童效应”部分广告取得了成功,在关注其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应对其背后存在的诸多问题予以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