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既是我国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的理论模型表明,就业风险是影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且创新性地发现就业风险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的传导机制是间接的;基于调查问卷的实证分析表明,自身能力、就业环境和就业条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显著影响。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风险较大,形势不客乐观。我国需要尽快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长效机制,改善城镇就业环境、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自身素质、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风险,以保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序性、平稳性和持续性。  相似文献   

2.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动力机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 ,农业劳动力过剩已成为众所周知的事实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方法就是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在农村推力和城镇非农产业拉力以及转移摩擦力共同作用下完成的。为了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急需深化体制改革和进行有关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3.
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府作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关键措施之一,在分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政府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应该完善有关政策和制度,调整产业结构、扩大转移市场,构建农村劳动力就业市场体系,建立多渠道培训机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等作为。  相似文献   

4.
大流动带来新活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人多地少,富余劳动力数量巨大,严重制约着农民收入的增长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作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敏 《理论探索》2004,(2):42-43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较大、素质偏低的现状已经成为影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因素。如何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成为当前政府和理论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要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拆除城乡壁垒 ,提高人口素质 ,完善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6.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跨地区流动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已达3000万人,比去年增加20%左右。同时,由于一些劳动力输出省区遭受自然灾害,还将导致大量新的农村劳动力外出谋生。此外,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的门路有限,也会有相当数量的农村劳动力不断涌入城市。面对如此数量巨  相似文献   

7.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 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问题。本文根据我国现阶段正面临着沉重的城市就业机会的压力和我国经济创造就业能力下降的实际, 指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一是向农业开发的深度和广度要就业; 二是培育农村集镇、发展乡镇企业来消化劳动力; 三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地区和跨国流动; 四是加强青少年教育来降低劳动力的供给; 五是投入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8.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一个制度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十二五规划"注重的是通过城镇化建设创造劳动力转移的"拉力"。和谐的转移需要建设有承载能力的城镇体系。促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的完成,制度变革是关键,而这种变革是包含产权制度、市场经济制度、劳动力流动制度、劳动就业制度、人力资本投资制度、劳动保障制度以及若干外围支撑制度在内的一个制度束的变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9.
据测算,目前我国有1.5亿农村富余劳动力要向二三产业转移,同时每年还以600万的数量递增。如果中国人口峰值是在2035年左右,那么还将总计新增1.8亿左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也就是说,今后30年中国将有3亿多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慧娟 《学理论》2010,(23):71-72,250
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论是绝对量还是相对量都十分巨大,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问题,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大意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主要有: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挖掘农业内部潜力,拓宽农业内部就业空间;建立和完善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积极组织劳务输出。  相似文献   

11.
张遂 《理论探索》2003,(6):53-5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目标应当与“二元结构”的体制改革、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的建设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刘易斯农村劳动力流动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易斯的农村劳动力流动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二元经济背景、主要原因和城乡劳动力流动的均衡等。该理论对我国现阶段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以及实现城乡统筹的发展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3.
韩俊 《理论视野》2001,(2):20-23
一、农民就业与农民收入增长 我国农业资源短缺,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在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第二、三产业收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过20多年时间,已有近2亿农村劳动力通过不同方式解决了就业问题,这在发展中国家是了不起的巨大成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改善了劳动力的利用状况,提高了利用效率,而且提高了农村劳动者的素质,对农村社会的发展乃至整个  相似文献   

14.
当前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多重因素影响下,如何妥善安排劳动力就业,特别是有效解决初级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在简要回顾我国劳动力就业压力及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基础上,从三次产业视角探索了促进劳动力就业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李莎 《瞭望》2007,(33)
为了适应今后城乡统筹的需要,政府应该加大扶持职业教育的力度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过剩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目前,我国的耕地面积是18.31亿亩,人口达到13亿,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且中低产田占总面积的2/3以上。农村的现有劳动力大约为4.85亿人,按照目前的农业生产力水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2亿人以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将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只有采取分层培养模式,将对年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教育和对中年农民工的短期职业培训相结合,才能将大规模剩余农村劳动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一个有十亿多人口的大国,就劳动力资源而论,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无法相比的巨大优势。然而,就目前情况来看,这个优势不但未能充分发挥出来,反而由于人口多,在很多方面给我国的建设事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在农村,随着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和完善,涌现出了大批的剩余劳动力,还有许多农民忙时干点农活,农闲时基本上无事可干,造成了劳力浪费。1978年以来,我国农业人口已转入其他行业的有4577·5万人。据估计,随着农业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发展,以后几年内还将有一亿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出来。而且,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随着企业有机构成的提高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城市企业所需工人的数量也会相对地或绝对地减少。再加上每年城镇还有近千万青年由学校走向社会,给我国的就业问题带来很大的压力。尽管由于通过扩大再生产和发展第三产业可以安排一部分人员就业,怛从绝对数量来看,这些人员充分就业仍有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17.
论职业教育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它直接涉及我国的经济发展道路、城乡经济统筹发展、城乡人口就业和提高人口素质等等问题。而深入分析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原因后可以得知,职业教育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村“分工分业”的发展,将有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来。本文仅就农村青年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作一粗浅的探讨。 (一) 三十多年来,我国农业劳动力增长很快,从一九四九年到一九八三年,农业劳动力由23,700万人增加到45,713人,平均每年增长2%。在农业劳动力大幅度增长的同时,由于工业、交通、水利和住房建设占地,耕地相对减少。若按一九五二年的每个劳动力负担11.6亩播种面积计算,现在要剩余1.56亿农业劳动力。毫无疑问,随着农村  相似文献   

19.
随着劳动力资源日益丰富,我国的失业人口已呈上升趋势。近10年来,我国平均每年净增劳动力1680多万,虽然我国经济处于持续快速增长过程中,全国城乡净增就业岗位平均每年达1320多万个,也不足以吸纳丰富的就业劳动力资源。据劳动部统计,1994年末城镇登记...  相似文献   

20.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具有极其特殊的国情:中国资本资源占世界总比重低,但劳动力却占世界总数的1/4。中国目前正面临着两个巨大的转变,即从农村、农业社会向城市、工业社会转变;从指令性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当前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大幅上升,下岗职工激增,在老的失业问题还没有解决时,又出现了新的失业问题,城镇实际失业人口规模已达到历史最高峰,乡村中存在着大量隐性农业剩余劳动力。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分析,造成失业的原因主要有 以下几方面:一是劳动力供大于求。我国是世界第一人 口大国,1998年底,人口总数达12.5亿人,其中经济活 动人口就达7.1亿。特别是80年代以来,我国进入劳 动年龄人口的高峰期,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明显上升,十年间上升近10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我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