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群 《创造》2007,(1):64-65
中国人善于在极普通的饮食生活中咀嚼人生的美好与意义.中国人讲吃,不仅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饥,它往往蕴含着中国人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一个小孩子生下来,亲友要吃红蛋表示喜庆,"蛋"表示着生命的延续,"吃蛋"寄寓着中国人传宗接代的厚望.孩子周岁时要"吃",十八岁时要"吃",结婚时要"吃",到了六十大寿,更要觥筹交错地庆贺一番.  相似文献   

2.
傅守祥 《求索》2007,(4):186-188
作为一个颇具多价性的、富有争议的文学母题,作为古希腊文化对人类命运与生存境况的特别关注,俄瑞斯忒斯主题始终内蕴着古老而又常青的生命回响和神圣启示,各个时代诸多戏剧家借助它展现和寄寓其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对现实悖谬的反抗。法西斯统治下诞生的存在主义戏剧《苍蝇》,借助俄瑞斯忒斯主题的现代性呈现,明确而直截了当地提出了自由生存的问题,并以“行动”的选择与“自为”的存在作出了颇具现代意义的绝望的反抗。  相似文献   

3.
《人民政坛》2009,(3):47-48
“同在一片蓝天下,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不能像城里的孩子一样接受优质的教育?”一段时间以来,农村学校“三级落差”问题一直困扰着永安市教育系统,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不过,事情并不是一成不变的。2008年,永安市人大常委会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这一热点难点问题,坚持不懈地组织人大代表开展视察调研,检查督办,有力地促进了永安教育事业的发展,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农村教师与百姓。  相似文献   

4.
2013年第1期的《民主与法制》有关宪政的专题报道,为国人揭示了民主与法制之梦的基本框架和路径选择。梦想往往寄寓着希望与追求.借用北京奥运会“有梦想就会丁不起”这句歌词,民主与法制之梦的早日达成,才意味着宪政的真证到米,  相似文献   

5.
保护农耕文化 留住乡愁记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希 《创造》2015,(5):26-28
<正>故土家园是寄寓深深乡愁情怀的根性土壤,希望全社会都关注,更多人能参与进来。绿色的田野、清清的河流、古朴的村庄,是国人心之所往的终极家园,总能唤起我们无数美好的情感。在学者于丹看来,“在农耕文明中,地里不仅生长着粮食,还生长着伦理观念和中国人的归属。”从文化“基因”上来说,中华文明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之上,传统文化与农耕有着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发展,家长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国际化教育,融入到国际文化氛围里,已成为教育选择的趋势。但是,高达百万元的出国留学费用对很多想接受国际化教育的学子来说,还是有压力的,而跨国高等教育形式——中外合作办学,让学生以相对低的成本接受国际教育,吸引着许多学生和家长的关注。“这些家长中,有的是从事对外贸易的商人,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中外结合的教育,将来可以从事外贸;有的是有驻外经历的政府工作人员,比较认可国外教育;还有一部分是想通过中外合作教育来让孩子将来找到好工作。”外交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的王晔说。  相似文献   

7.
曾经参加过台湾创意产业界在武夷山举办的一次交流活动,耳闻台湾的创意文化不仅体现在城市公共建筑景观方面,而且在生态农业园区自然景观方面,活跃的创意文化更是新奇叠出。不久前我有幸去了一趟台湾,除了一路观光,我还留心台湾创意产业方面的信息。让我感兴趣的是:就连普通的一些轻工产品制造,也寄寓着独特的文化创意。  相似文献   

8.
幼儿名片     
近日,武汉有些家长多了件烦心事,为要给自己上幼儿园的孩子制作名片。据位家长透露:孩子班上不少家长都印制了儿名片分发给老师。名片上标明了家长的职、身份,有钱有势、社会经济地位优越,老师就可能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公安研究》2013,(2):31-31
黄小芮在《科技创业月刊》2012年第10期撰文认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和终生的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心灵健康成长的基础,家庭环境影响着一个人成长和发展;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家庭教育优势在于其具有延续性和终生性的特点,家是培养孩子最好的环境,父母教育的方法是否妥当,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的效果。孩子的成功与否,与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否正确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0.
来到位于普陀区曹杨花苑的金果果幼儿园时,正逢孩子人园,门口站着一排老师,笑吟吟地喊着孩子的名字,从父母的手中接过孩子的小手。孩子活泼的身影和一声声稚嫩的“老师早上好,爸爸妈妈再见”,幽静的小区变得热闹起来。  相似文献   

11.
“关注孩子,关注未来,不让一个孩子带着问题从身边走过,让每一位孩子都远离违法犯罪,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12.
一扇铁窗,隔开了两个世界。铁窗里,锁着忏悔的大人。他们是服刑的犯人,却同样为人父、为人母。如果他们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割舍不下的,那就是监狱外面的骨肉。铁窗儿流浪着失去父母的孩子。他们被无情地抛在这世界上,他们对人间的温情,怀着羔羊般的依赖。然而,他们却不得不跟着五六十岁的长辈们乞讨为生,或无人照管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或流落都市街头拾破烂、偷窃他人钱物……父母犯罪,孩子无辜,如何抹去他们心中的迷雾,在美好生活里健康快乐地成长,已成为现实社会中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1995年5月26日,中国第一个民间…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会泽县大桥乡大桥村先后发生兄弟俩杀死自己妻子的血案,两兄弟6个尚在上小学的孩子目睹了父亲残杀母亲的经过,心理受到严重打击。6个孩子的境遇牵动着很多昆明市民的心,一个又一个志愿者从省城来到大桥村,他们用细微的爱抚慰孩子,引领孩子走出了心灵暗室。  相似文献   

14.
《政策》2004,(7):1-1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发展农村教育的关键,是要带着对农民和农民孩子的深厚感情来做工作。 温家宝同志指出:“执政为民就是要想着广大人民群众,想着八亿农民,想着一亿六千万儿童的就学问题。现在,农村的情况让我们关注,农村教育让我们关注,农村的孩子能否上好学更让我们关注。”当前,农村教育面临许多困难,存在很多短期内难以解决的问题,其中教育资金  相似文献   

15.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可不能求立竿见影 《礼记·学记》里讲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教”的古字是,左边上下两个叉,下面一个孩子,右边一个手,拿着树枝。左边代表孩子看着长辈画第一个叉,便模仿着画第二个叉,意为“上行下效”,代表身教。右边一只手拿着树枝,代表教育孩子要不厌其烦,耳提面命。  相似文献   

16.
正问题与分析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子女的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城市家庭对独生子女的早期教育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城市家庭望子成龙的期望增高,0至3岁孩子的早期教育也引起了更多家庭的注意,越来越多的家长,从孩子出生开始就要考虑为孩子选择合适的早期教育机构,无数的早教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在各个小区的  相似文献   

17.
除夕夜里,鞭炮声回响在龙井市特殊儿童康复院空荡荡的院子里,此刻崔允顺院长的心里也是空荡荡的,她还挂念着自己的17个残疾孩子,新年里,孩子们都回到了自己的家中过年,这也是一年中孩子唯一离开她身边的时间。手机短信响起,是康复院班长洪哲浩的信息。:“妈妈,祝您新年快乐,您的儿子洪哲浩”,崔院长读着读着,眼睛竟不禁地湿润了。临近午夜了,一条一条残疾孩子的短信祝福着他们康复院的妈妈,随着一声声震耳欲聋的鞭炮祝福着新年,崔院长已是泪流满面。  相似文献   

18.
“后面挨着墙,前面贴黑板,孩子入学难,年年家长烦,教室人太多,日日师生倦。”近年来,“大班额”现象严重影响着我省教育教学质量和师生的身心健康。这引起了一向以关注民生为重点的民革河南省委的注意,并对此进行了连续多年的实地调研,先后两次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得到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大班额”现象正在我省逐步消除.  相似文献   

19.
李川 《天津人大》2014,(7):9-11
每个孩子都承载着家庭的希望,每个校园都是孕育希望的摇篮。学校安全事关孩子健康成长,事关教育事业发展,事关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各地校园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的发生,更使学校安全成为千家万户关注的焦点。我市在学校安全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有那些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0.
当我们面对一个乐观的白血病患儿时,除了告诉他,“要坚强”外不知该如何安慰孩子。一次叉一次的化疗折磨着这个本该享受无忧童年的孩子,是父母的爱,是很多好心人的关爱支撑着他走到现在,面对这样的灾难,我们希望这种爱能延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