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新世纪中国反倾销法学术发展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反倾销的进一步研究成为时代的要求,中国学者在近几年来对于WTO《反倾销协议》和我国的立法、实践问题的研究正不断充实并形成体系。本文对新世纪反倾销领域不同的研究方法和不同的研究视角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中国与欧盟反倾销法程序性规则比较及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全面分析了欧盟反倾销法及中国《反倾销条例》程序性规则的基本内容及特点 ,通过比较分析 ,论述了我国反倾销程序性立法的差距和不足。欧盟反倾销法程序性规则较为系统完备 ,我们应取其精华 ,完善我国的反倾销立法。  相似文献   

3.
WTO<反倾销协议>是一份较为中性的文件,其基本功能在于限制反倾销措施的运用,但现实中体现于该协定内的公平竞争原则并未得到充分实施.<反倾销协议>本身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其若干条款缺乏确定性和可预见性,关于反倾销调查的产品范围、发起调查、倾销的界定、损害评估以及复审等方面的规定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中国反倾销的历史非常短暂,但是反倾销的任务却非常艰巨。回顾中国反倾销立法与实践的过去,总结成功的经验,检讨不足与缺陷,可以让我们在硝烟弥漫的反倾销战场上更加清醒。展望中国反倾销立法与实践的未来,提出完善反倾销法、提高反倾销调查的效益、降低成本的建议,可以让我们拥有更加完善的法律武器来维护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平竞争秩序。因此,及时回顾与展望中国反倾销是时势所趋。  相似文献   

5.
中国反倾销立法的缺陷和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倾销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认同和规定的保护国内产业免遭倾销损害的一种有力措施。本文从我国反倾销法的启动、与国际反倾销法GATT1994年《反倾销守则》的比较以及我国国情等角度,综合分析了我国反倾销法进行反思、修改的必要性以及存在的缺陷和漏洞.并且较为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我国反倾销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反倾销是WTO允许的维护公平竞争、保护国内产业的合法手段。随着国际贸易自由化进程的推进,世贸组织允许单边使用的控制进口的措施已寥寥无几,反倾销越来越成为各国极力寻求使用的贸易保护手段。光纤反倾销案是我国2005年的第一起反倾销案,也是中国通信产业的第一起反倾销案。辨证看待“光纤反倾销案”中的成败得失,可以为我国以后的反倾销工作提供建议和经验。  相似文献   

7.
欧盟针对不同的国家类别,实施不同的反倾销机制或政策,因此反倾销与国家类别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欧盟对国家类别的划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少国家和地区的对欧出口,成为这些国家与欧盟正常开展双边经贸关系的一个不利因素,因此研究这一问题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反倾销及其对策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建军 《工会论坛》2007,13(2):130-132
随着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中国出口企业频繁遭遇一些国家的反倾销诉讼,但有一些出口企业拒不应诉或消极应诉,从而导致我国企业被课以较高的反倾销税,使得中国产品在这些国家的出口市场萎缩甚至被排出在外。本文拟就反倾销的现实作一番探讨,并结合中国出口企业遭遇反倾销的特点,提出中国企业之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中国与WTO反倾销规则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WTO反倾销规则第18条“最后条款”之4规定 ,“各成员应在不迟于WTO对其生效之日起采取所有一般或特殊的必要步骤 ,以保证其可能适用于有关成员的法律、法规和行政程序与本协定的规定相一致 ,”所有WTO成员都有义务修改国内反倾销立法 ,以符合WTO反倾销规则。随着中国即将加入WTO ,考虑并着手对我国现行反倾销立法诸多问题进行修改和完善 ,以适应WTO反倾销规则的具体规定 ,使我国的反倾销立法更具经济上和法律上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 ,加入WTO ,将面临更多的倾销与反倾销的问题。中国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必须拿起法律武器 ,积极主动地应对倾销和反倾销。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利用《中国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期刊统计分析与评价》相关数据,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2000-2012年《天水行政学院学报》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客观描述刊物整体水平和学术影响力,寻找差距和不足,以期对刊物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犯罪要素应遵循裁判过程予以序化,形成由客观到主观的阶层递进模式,中国刑法犯罪构成体系可在借鉴大陆法系递进式犯罪论基础上,对通说"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予以分解重构,使传统平行结构体系融入递进因素,以犯罪构成体系的变革推动刑法理论发展与司法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13.
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现象的日益突显,本文认为,生命意识缺失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危机,也是一种异常的心理现象。生命意识缺失现象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而导致的结果。文章着重从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干预的角度来寻找对策,以促进大学生生命意识健康发展,减少生命意识缺失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COA标签为正版操作系统的合法凭证。盗窃COA标签的行为不涉及侵犯著作权的问题,不构成侵犯著作权罪。盗窃COA标签的犯意不在于故意毁坏财物,不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COA标签载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其属性决定其可以成为盗窃罪的犯罪对象,因此,盗窃正版软件标签的行为应以盗窃罪论处。  相似文献   

15.
无身份者可以构成渎职犯罪的狭义共犯;无身份者不能构成渎职犯罪的共同正犯。身份犯与非身份犯罪名确定出现规则缺失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详细区分渎职犯罪与贪污贿赂型职务犯罪的条文结构差异。渎职犯罪共生模式包括静止型与动态型。应当将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类渎职罪的专属性特点归纳为渎职犯罪共生模式,结合犯罪构成原理、共犯原理、竞合犯原理,区分不同情况细化讨论,从本质上解决渎职犯罪中有身份者与无身份者共同犯罪罪名的确定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新公司法确立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出台适用这项制度的具体规定就显得十分紧迫。从司法实务层面,分析了应当否认公司法人人格的情形、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后归责原则与责任承担、否认公司法人人格的举证责任、否认公司法人人格的主体和程序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刑罚目的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罚目的是刑罚理论的核心,对刑罚目的的选择直接影响刑罚的制定、适用和执行。刑罚目的所体现的法的价值理念应与国家所追求的法的价值理念相适应。预防论的刑罚目的理论因其固有缺陷并不符合我国国情,而报应论的刑罚目的理论体现了对正义、公平、保障人权的价值理念的追求,符合我国的法的价值追求,适合我国国情,应当作为我国的刑罚目的。  相似文献   

18.
通常认为采矿权的客体是:不特定的、包括地下部分在内的组合体、抽象的矿产资源、地壳中的不动产等.由此而将采矿权归属矿业权、特许物权、准物权等形成虚无的物权体系.通过逐一甄别认为,采矿权的客体是单一而特定的矿产,采矿权人对矿产支配的权利状态具有自物权属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保证期间与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等的分析与论证 ,对我国现有的担保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希望能对完善制度起到一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党风建设制度化,是党风建设的必然趋势和必要条件。只有制度化,才能保证党风建设沿着规范有序的轨道进行。制度化关键在“化”,即在制度化条件下,制度是最高权威,一般来说它不因任何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也不因任何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党风建设制度化应在建立健全党风建设的规范体系、制度程序、制度机制等方面努力,并且要与加强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