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百科文摘     
资产重组进程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是盲目赶潮流,为兼并而兼并,好像不搞兼并就没有政绩;二是单纯追求优惠政策;三是甩包袱,以兼并为名把困难企业甩给优势企业;四是行政捏合,不顾出资人和企业意愿,不顾未来市场前景而强行搭配;五是行政壁垒,对地区内、行业内的开绿灯,对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对象一概排斥或者不够积极;六是借机上收下放,只注重在改变隶属关系上做文章。(元摘自《中国改革报》)理论宣传要把握“五要”一、要紧密联系改革开放20年来进行的探索、取得的成就和积累的经验,深刻认识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  相似文献   

2.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一个生产要素,它对经济发展的直接贡献,超过了其他生产要素的总和。如果说以前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资本,那么,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发展则主要依靠“智本”。企业的发展,企业的扩张,企业的营销,企业的管理,都需要“软”的运作。第一个问题:软扩张任何一个企业,要实现发展,实现扩张,仅靠内部积累是不行的,永远成不了大气候,必须要通过外部的扩张、外部的兼并和外部的发展。通观全世界大的企业,无一不是通过外部扩张而发展起来的。关于外部的、软的扩张,笔者提出了“鱼论”。扩张的进程分为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3.
资本运营就是一个企业依托资本市场来实现其扩张和发展的目标。它包含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即企业重组、资产重组和产权重组。企业重组侧重于企业作为一个整体的分立、组合和改造,包括兼并、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改造;资产重组侧重于改变资产形态及其数量比例,调整不同资产的组合结构;产权重组侧重于改变产权关系,包括产  相似文献   

4.
资产重组尽管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和积极意义,但资产重组不能代替一切,不可能“一组就灵”,尤其是在产权制度、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的改革尚未完全到位的情况下,大力推进资产重组,搞得不好甚至会带来新的负担。 政府不能包办一切 目前在我们国家,资产重组的主体名义上是企业,但实际上是政府。这自然有其国情原因。在中国,政府并不是单纯的管理者,它还是实实在在的所有者。资产重组,作为企业的一项重大举措,不能完全由企业自己作主。实际上,我国目前的资产重组绝大部分都是由政府一手安排或大力促成的。另一方面,政府作为管理者,职工就业问题始终是一项重要任务,而资产重组大多又涉及就业问题。从这一点出发,政府当然要十分关心。例如,中策一揽子收购泉州的国有中小企业,就是在泉州市政府的安排下完成的,康恩贝控股浙江凤凰是与兰溪市财政局的交易做成的;青岛啤酒厂兼并西安汉斯啤酒厂甚至是在国家经贸委的组织下完成的。但是,政府主导的资产重组,搞不好也会造成很大的负面效应。目前,第一要防范一些行业管理部门在基本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转换为控股公司或资产经营公司,这极易变成婆婆加老板式的公司,使下属企业更加没有活力,更难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第二要防范政府强行捏合,尤其是迫使优势企业去收购  相似文献   

5.
前线文库     
《前线》1997,(12)
前线文库中国资产重组可分为四类魏杰、董敬怡认为,从目的看,中国资产重组可分为四类:一是生产经营性重组。它的目的在于经营自己的产品。首先要达到自己生产规模的扩张;其次要提高产品市场的占有率,减少竞争对手;第三要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它的最终目的就...  相似文献   

6.
“三跨”企业集团是企业在深化改革过程中改组、扩张、联合、兼并的结果,是一种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新型经济组织。由于它是由多个投资主体组建成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体,使集团公司的产权结构和组织形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要从根本上适应这个转变,就要区别不同类型企业集团的不同情况,适时地调整企业集团党组织的隶属关系,尽快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没有新投资,没铺新摊子,也没有扩张和兼并,短短三年,沈阳机床集团的经济规模翻了一番!有人问董事长陈惠仁有什么秘诀,他淡然一笑:我们不过是坚持了改革、创新、突破的主旋律,真做而不是假做;坚持一切工作都一以贯之,而不是浅尝辄止。  相似文献   

8.
第五次全球企业兼并浪潮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90年代中期,全球出现了新一轮的企业兼并浪潮。自工业化完成后,世界上已出现过四次企业兼并浪潮,即本世纪初的以横向规模重组为主的第一次、20年代以纵向产业重组为主的第二次、60年代以多元品牌重组为主的第三次以及80年代以金融杠杆盛行“小鱼吃大鱼”为...  相似文献   

9.
第一,是战略性调整,而不是适应性调整。过去的结构调整是在私有制经济的背景下进行的,结构问题主要表现为各种短缺问题,因此,结构调整也主要是截长补短,把各种短线补上去,是一种被动的、消极的适应性调整。这次结构调整,是在商品比较丰富的条件下、在新技术革命的带动下、在与世界经济的互动中进行的积极的、主动的调整,是战略性调整。 第二,是纵向的提高。而不是平面的扩张。过去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好”指经济效益好、社会效益好、环境保护好、结构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物价基本稳定等;“快”指的是在经济增长与综合经济支撑力相适应的前提下争取更高的速度。好与快是统一的而不是矛盾的,没有“好”必然牺牲经济发展的环境,就没有长期的“快”,同时,没有一定的经济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11.
田永峰 《探索》2000,(1):83-86
浮夸现象在我国有着久远的历史。它的表现,在古代为官吏们好大喜功的自吹自擂,在近代为“大跃进”时期创造的“早稻亩产824525斤”的人间神话。浮夸的实质是一种在经济学中称之为机会主义行为的东西,具有横向成网,纵向成链,“双管齐下”,立体交又的深刻制度背景,它给社会造成的危害极大。解决、遏制浮夸风滋生蔓延的途径,就是要将市场机制引入政治领域,通过市场这一“看不见的手”,把人们自身的逐利行为引向社会总体福利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陈抒颐 《唯实》2004,(8):95-98
一、企业兼并中反垄断控制的两重性。企业兼并中的反垄断问题可能是反垄断研究中历史比较悠久的话题。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这个问题就被提出来了,但是因为当时我国经济发展还在起步阶段。对一些企业兼并重组,我们更多的是扶持而不是限制,所以当时这一问题还没有被提到议事日程。到了20世纪90年代的中后期,随着国外资本的大量引进和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有关企业兼并中的反垄断问题才成为了热点问题。大量的研究表明,我们现在最明智的做法是既要有意识地促进企业兼并,来提高中国工业的集中度,又要建立预防性的兼并监控法律制度,以防止因企业兼并而形成和加强的市场支配地位。我们要明确的是,反垄断法要禁止的不是市场支配地位本身,而是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以防止其阻碍其他经营者自由地展开经营活动,并对相关市场和其他市场上的竞争条件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一、概念的阐释 “行政区经济”是指由于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的刚性约束而产生的一种特殊区域经济现象,是我国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区域经济由纵向运行系统向横向运行系统转变时期出现的具有过渡性质的一种区域经济类型。类似的概念还有“地方经济”、  相似文献   

14.
一、当前国企重组上市中的几个法律问题我国国企重组上市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整体或主体上市;另一种是局部分拆、多家发起上市,即将各企业的优良资产从整体中分拆出来组建新的股份公司上市。近年来国企重组上市基本上都是采取这种形式。根据我国股票发行的政策,国家鼓励和支持优势国有企业通过发行股票收购兼并有发展前景的企业,达到融通更多资金加快企业发展的目的。但有的地方和部门将多家企业联合重组或企业收购兼并作为发行上市中一个‘净取额度”的题材来操作,这不是公司利益驱动下的内在扩张方式,而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行为,以…  相似文献   

15.
企业跨文化纵向分层结合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跨文化差异和冲突 ,是跨国公司、合资企业在经营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它导致企业经营成本过高 ,甚至经营失败。传统观察企业跨文化差异和冲突的认知模式 ,本文称之为“横向分列观察”模式 ,该模式只提供了分析模式 ,没有提供解决模式 ,对企业适用性不大 ,并给企业带来许多困惑。本文提出企业跨文化“纵向分层结合”模式 ,对跨文化企业在物质层、行为层、精神层如何分层实现跨文化结合进行分析 ,试图提供一种跨文化结合的适用模式和思路。  相似文献   

16.
赖海燕 《求实》2003,(10):26-27
对“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做一横向解读和纵向梳理。“先进文化”蕴涵着时代性 ,“中国”锁定着民族性 ,“前进方向”强调的是创新和发展。“始终”从纵向角度表明中国共产党加强文化建设的长期性和坚定性。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它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 ,也是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7.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循环经济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动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的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它对资源的利用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这种方式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它是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变成一个“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产品”的反馈流程,低开采、高利用…  相似文献   

18.
1.企业的结构形式,由纵向一体化向横向一体化发展。原来为追求原材料自给自足或拥有生产全部阶段的纵向型一体化企业,在美国于80年代中期起已逐步解体。而与此同时,通过性质类似的公司不同的组合而实现企业横向一体化的趋势却在快速发展。横向一体化趋势不仅表现在包括兼并、吞并、购并等企业的合并上,还表现在企业间共同组建的合资企业的发展上。  相似文献   

19.
有个成语叫水涨船高。这反映了一个真理。既然船是行在水上的,当然要随着水的高低而高低了。也有水涨船低的时候,那多半是翻了船,沉到了水下。现在又出现了另一种情况,那就是“水低船高”。曾在媒体上看到,有个乡乡政府的办公大楼盖得像皇帝豪华的宫殿。如果这个乡富得流油,老百姓都过上了小康、中康、大康生活,那乡政府的办公大楼“康”一下也无妨,有道是水涨船高嘛!可我们被告知,这个乡远不是富裕乡,老百姓的生活远在小康水平之下,老百姓的生活是低水平,人家乡政府办公大楼却是高水平,这不是“水低船高”又是什么?同样是在…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努力建设富强湖北”。报告还指出“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工业化是“三化”协调发展的先导,结构调整是工业化进程中的主题。面对新的内外发展环境,湖北省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以期实现富民强省的目标。一、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湖北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方向在工业化进程中湖北产业结构调整受到两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一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在规定性;二是湖北产业结构变动的趋势。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条路子的本质内涵包含两重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