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入分配宏观调控的重点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变严重的分配不公应该是我国目前收入分配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要改变严重的分配不公状况必须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政府收入分配宏观调控既要重视第二次分配,更要重视第一次分配;政府既要确保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中等收入者比重的增加,又要重视调节过高收入。  相似文献   

2.
一、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理论关于资本积累与收入分配差距的分析经济增长集中表现在经济实力的增长上,即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也就是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值的增加。经济发展则是指经济的整体演进,它包括经济的数量增加、结构改进和质量提高。可见经济发展包括经济增长但不等于经济增长。(一)新剑桥理论中的资本积累与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这一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J罗宾逊、N卡尔多等人提出来的。它认为如果资本———产量比率不变,增长率就取决于储蓄率。那么,如何增加积累,提高储蓄率,新剑桥理论力图通过改变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来提高储蓄率,…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的高储蓄率问题已经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了诸多影响。立足现有研究文献,对储蓄率的影响因素、高储蓄现象的评价与预测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以期从宏观经济层面为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失衡的影响因素,寻找有效应对高储蓄率措施做一些铺垫。  相似文献   

4.
控制收入分配差距与个人所得税制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收入分配差距在我国日益扩大。个人所得税是政府进行收入分配调节的重要手段,而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基本上没有起到调节收入分配、缓解贫富差距过大的作用。因此,对个人所得税制进行改革已势在必行。而在个人所得税制改革中,单一税制模式不可取,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混合税制模式也不宜行,综合税制模式才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5.
《科学社会主义》2021,(4):98-104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衡量标尺提出,而完善收入分配、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是当前党中央领导下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推动就业机制、社会保障体系、城乡统筹的养老和医保制度,以及住房保障制度改革等系列措施,破除了"扩大分配不利于经济增长"的传统观点局限,以事实证明了当前分配改革有助于经济增长,推进共同富裕。同时,必须正确处理好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的关系,通过继续完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二次分配调节机制和建立健全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长效机制,加强党对分配改革的引领作用,持续推进分配改革,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目标继续前进。  相似文献   

6.
文章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社会经济稳定评估模型与评估指标进行设计与构建,并运用这一模型计算各影响社会经济稳定变量的权重,基于评估模型得出收入分配对经济稳定的权重,揭示出收入分配对经济稳定具有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原因及影响表现,即收入分配对经济稳定影响提升的根源是收入差距扩大及分配不均,其主要是通过需求来影响经济稳定的,因此,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改革势在必行。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优化收入分配格局,改善税收调节手段,增加居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及扩大公共服务均等水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等内容作出了明确阐述。通过一系列收入分配改革举措的实施,能够长效地释放居民消费需求及能力,保持经济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廉租住房政策发展轨迹1998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指出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工作的目标是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以及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即高收入家庭购买、租赁市场价商品房,中低收入家庭购买微利价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口老龄化对储蓄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行列,由于特殊的国情和人口结构,中国的老龄化呈现出错综复杂的态势。基于这一背景事实,研究中国人口老龄化基本特征和对储蓄率从而对经济的影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通过对16年的数据分析得出结论:中国人口老龄化会带来全国储蓄率的下降,这符合生命周期理论;未富先老和城乡倒置的老龄化状况使得人口老龄化对储蓄率的影响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9.
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分配不公的社会基础,运用其深厚的政治经济学功底,针对哥达纲领中的一系列有关分配公平的思想进行了批驳,阐述了其分配公平观,包含有: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是理清一切分配关系的理论前提;资本主义社会的"公平分配"是形式上的公平;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按劳分配也仍只是形式上的公平;直到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按需分配才是实质上的公平。这对我国的经济实践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经济增长条件的分析可以从有利条件、不利条件中内含的供给和需求这两个维度展开。中国经济增长的不利条件是:供给方面主要包括劳动力供给量减少,储蓄率下降,自然资源的约束很强,环保的约束加重,技术创新不足;需求方面主要包括国内消费市场的扩大受到收入分配不公的限制,国外市场变小,政府的投资减少。中国经济增长的有利条件是:供给方面主要包括高素质劳动力供给增加,储蓄率下降趋势会被教育红利的出现抵消一部分,国家对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增大,国家对新能源的大力提倡使能源供应情况有所缓解;需求方面主要包括城市化还没有完成,地区差别缩小,以共同富裕和公平分享经济增长成果为基调的改革对国内的需求也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趋利避害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以共同富裕、让劳动人民分享改革的经济增长成果为改革基调。  相似文献   

11.
新闻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瞭望》1999,(23)
《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摘要)1998年7月22日国务院发出的这一通知明确指出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基本原则及具体要求。指导思想:稳步推进住房商品化、社会化,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我国国情的城镇住房新制度;加快住房建设,促使住宅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满足城镇居民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房改目标: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发展住房金融,培育和规范住房交易市场。基本原则:坚持在国…  相似文献   

12.
1998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指出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工作的目标是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以及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即高收入家庭购买、租赁市场价商品房,中低收入家庭购买微利价的经济适用房,最低收入家庭租赁政府或单位提供的廉价房。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20,(7)
习近平新时代分配理论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作为问题的逻辑起点,把高质量发展作为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关键和基础,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新定位政府与市场关系,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现代化收入分配体系为目标追求,以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分配需要为价值诉求。习近平新时代分配理论诠释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4.
陈怀远 《学理论》2012,(17):152-154
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避免跌入“中等收入陷阱”,就必须要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落到实处,就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缩小城乡及地区贫富差距.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发展绿色经济;二是强化制度;三是完善考评机制;四是推进收入分配改革.  相似文献   

15.
《求知》2012,(12):48
调节收入分配应当"补低为主、削高为辅"曹静韬、郝如玉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撰文指出,随着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日益扩大,进行收入分配调节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在收入分配调节过程中,税收一直被当作主要的调节工具而被寄予厚望。但是,由于税收"削高"的局限性和负面影响,其只能成为缩小贫富差距的辅助手段而非主要工具,我国当前进行收入分配调节也应以"补低为主、削高为辅作为主要原则运用多种手段进行综合调整补低为主削高为辅的政策说到底更侧重于  相似文献   

16.
个人所得税——调节贫富差距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所得税作为社会收入再分配的调节工具,本身就包含调节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的意义。但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对社会收入差距并没有起到应有的调节作用,这既不利于社会稳定,也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当前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改革个人所得税税制及征管办法,既是扩大内需,促进市场经济增长的需要,也是缩小贫富差距,减少社会不公,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需要。因此,公平优先应当是个人所得税改革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改革中的制度创新不断取得新成就:多元化分配方式日益完善,多样化分配主体基本形成,多层化分配层次深入发展,均衡协调的分配原则逐步确立。以党的十八大为标志,我国的收入分配改革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改革的主要任务由制度创新转向机制构建,改革的主攻方向是建立基本制度体系下的良性运行机制,改革的重点是完善要素报酬机制,优化分配调节机制,健全利益均衡机制,重构技术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8.
王鹏  许德友 《学理论》2022,(11):71-73
需求侧管理是根据现有经济社会的发展基础及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战略而提出的,是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这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手段。需求侧管理是我国推动构建国内经济大循环格局的内在要求,加快需求结构调整和分配体系改革,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注重需求管理的主要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9.
消费是市场经济重要的基础。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发展的主要问题突出表现为消费需求严重不足。要从循环与增长动力变化看扩大消费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这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期稳增长、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扩大消费要着眼于国民经济循环整体,解决关键“堵点”——收入分配瓶颈。根本办法就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降低储蓄率,提高消费率,促进居民消费倾向回升,使巨大的消费潜力得到有效发挥,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支撑。建议实施以深化分配体制改革为主的一揽子扩大消费的方案,从税制结构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功能、做实高端产业链、优化消费环境等入手,在战略上和政策上突出扩大消费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0.
陶一桃  程静 《理论探讨》2020,(5):103-109
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中国经济下行风险,在这种"黑天鹅"事件下,我国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和制度结构均发生深刻变化,税制改革成为协调资源分配、调节利益关系、引导市场主体行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路径。新时代的税制改革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产业链变迁、数字经济崛起和老龄化加速的挑战,深化税制改革需要破除税制结构不合理、税制国际竞争力优势缺乏的困境。税制改革优化路径在于提高全民税收道德水平,加快直接税改革;降低可贸易品税负,完善供给侧税制改革;构建数字经济税收规则,改善税收征管制度;加强"一带一路"税务合作,提升我国税收制度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