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大量的矛盾纠纷是打造和谐平安乡村、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严重阻碍。这些矛盾纠纷看似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调处起来却很难:调处得好可以化解矛盾纠纷,和谐警民之间的关  相似文献   

2.
胡传稳 《公安研究》2011,(11):18-22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各种社会矛盾增多,尤其是农村中各种矛盾纠纷是众多农村问题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新时期农村地区矛盾纠纷的主要特点是主体复杂化,种类多元化,化解困难化;经济利益格局的调整、社会公德的偏差、基层民主管理的不足,是新时期农村矛盾纠纷产生的原因;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开展矛盾化解攻坚活动,加大调解工作保障体系建设,探索矛盾化解的长效机制,是化解农村地区矛盾纠纷、维护农村地区和谐稳定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高美艳 《人民论坛》2015,(8):146-147
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需要一种最为合理和应然的制度来处理农村社会纠纷,农村纠纷多元解决机制应运而生。构建一套完善并适应我国国情的多元化农村纠纷解决机制,通过多种渠道高效、便捷、公正地解决纠纷,充分发挥各种纠纷解决方式的功能优势,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对于妥善解决新农村建设产生的新型纠纷和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传承》2016,(6)
构建和谐邻里关系是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目标的重要基础、"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目标的必然要求、"民主管理"目标实现的基础。但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存在邻里间琐事隔阂、家庭背景差异纠纷、经济力量悬殊矛盾等不和谐现象,必须加强农村道德和法制建设、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5.
《精神文明导刊》2009,(7):34-35
近年来,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和户县把乡风文明建设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设计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抓手——乡规民约评议会,开展各种特色鲜明的评议、治理活动,有力地解决了农村中许多法律管不上、行政管不好的社会问题。2008年,西安市在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市全面推广乡规民约评议会经验,化解了农村大量的矛盾纠纷,推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促进了农村生活家园和精神家园的建设,确保了农村的和谐稳定,形成了乡村治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刘佩  张宽 《中国民政》2006,(8):52-52
江西省高安市民政局卢小宝认为.农民群众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根本的是要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权益.增进农民福祉,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做好这篇文章.必须进一步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做好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工作。一是大力加强村民理事会建设。要依托农村党员、村民代表,农村致富能手、妇女骨干、离退休干部“五大骨干力量”.民主选举村民理事会成员.发挥他们在宣传农村政策、管理公共事务、服务经济发展、调解矛盾纠纷、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对全面推进农村牧区综合改革作出部署,提出了明确任务。这不仅是深化和巩固农村牧区税费改革成果的迫切需要,也是解决当前农村牧区一系列深层次矛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王永红  李凡 《人大建设》2012,(10):42-43
当前,农村相邻关系纠纷主要包括邻地的通行和使用、用水排水、相邻环境污染、相邻损害纠纷等。此类纠纷的当事人多是邻居,常因日常生产、生活相处不和睦而形成积怨,抵触情绪强烈,处理难度极大,有些矛盾还有可能延续至下一代,或者因斗气报复而激化矛盾。处理好农村相邻权纠纷,对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2006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部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在自然灾害较重的情况下,粮食继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公共事业明显加强,农村社会更加稳定。但当前农村发展仍存在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农民稳定增收依然困难,  相似文献   

10.
杨春燕 《传承》2008,(18):132-133
与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面临着更多深层次的矛盾和困难。加快推进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二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培养造就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四是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五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增强"反哺"农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卫裕国 《前进》2007,(7):33-35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农村党组织是直接的领导者和实施者。提高农村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一些地方农村用"一肩挑"模  相似文献   

12.
当前农村社会纠纷表现多样、原因复杂、解决难度大,需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化解纠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要措施包括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建立健全农村基层民主制度、提高农村干部素质、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作用、建立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制度等。  相似文献   

13.
与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面临着更多深层次的矛盾和困难.加快推进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二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培养造就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四是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五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增强"反哺"农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浅谈新农村的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既要推进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又要加强农村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积极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马依群  张文斌 《公安学刊》2007,(1):22-24,4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但城乡差距是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一大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基本原因之一。因此,有必要从城乡差距以及农村对社会政治稳定的影响出发,去探讨公安机关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定位与作用。公安机关应当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法治原则的践行者、合法权益的保护者和村民自治的服务者。公安机关一要积极化解、处置农村矛盾纠纷,发挥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作用;二要有效打击农村地区的违法犯罪活动,发挥对农村社会面的管理作用;三要利用基层公安工作贴近农民的优势,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四要以法治为核心,充分发挥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政报》2006,(6):31-33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对全面推进农村牧区综合改革作出部署,提出了明确任务。这不仅是深化和巩固农村牧区税费改革成果的迫切需要,也是解决当前农村牧区一系列深层次矛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全面推进农村牧区综合改革,意义重大,十分必要。为此,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现就推进全区农村牧区综合改革重点工作提出如下方案:  相似文献   

17.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并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全国的农业大省大多在中部,推进中部的新农村建设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中部的新农村建设不仅是我国现代化整体布局的需要,也是社会经济统筹协调发展的需要。"十五"期间中部地区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较快,农民收入有较大提高,但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仍然面临着挑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在建设中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积极促进中部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针对当前农村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积极促进农民增收; 努力推进依法行政,提高基层执政能力;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为建设新农村保驾护航等。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就是让农村生产力有新发展,农民生活有明显改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继续向前推进,实现农村各方面的协调、全面发展。那么,通过农民利益表达机制、农业扶持法律机制、矛盾调处机制的完善,以法治的手段,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法治保障,对新农村建设必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尹学群 《政策瞭望》2007,(10):41-43
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打造有效的载体,将有限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走出一条既切合实际又能加快农村发展的新农村建设路子,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三门县立足实际,积极借鉴"项目推进年"活动的成功经验,以工业理念抓农业农村,按照"依托项目化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对新农村建设的路径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