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学理论》2017,(4)
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实效性应该做到:坚持把教材与教法学法及教学对象(即学生)相结合,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认知体系递进转化;拓宽教学空间,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互交融;创新教学模式,实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机结合;完善考评机制,实现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2.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个正常的人都在一定程度上拥有其中的多项技能,人类个体的不同在于所拥有技能的程度和组合不同。借鉴这一理论,我们试从多渠道、多角度,采取多种方式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学生综合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考核评价过程,使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得到相应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7,(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针对性是指与一定的社会生活环境和教育对象相联系的,以促进受教育者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目的,表现为与教育对象身心特点相适应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有机统一的方法和原则。与时俱进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针对性的突出特点。要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针对性应着重在深入了解学生和创新教学方法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考核方式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传统的考核方式存在很多弊端,忽视了对学生内在素质和实践能力的考核,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教学目标。因此,必须对传统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建立一种全方位、多角度的考核模式,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真正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5.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存在目标含糊、内容乏味、方式单一、保障不力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它的实际效果.摆脱这一困境可以尝试围绕目标人文化、内容特色化、方式创新化、保障责任化等"四化"展开.麦金太尔的德性实践观对于"基础"课实践教学的目的诠释、内容选择和方式创新等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畅  费路 《学理论》2013,(32):302-30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法制观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和法制观念的一门课程,在教学中应改变以往的枯燥无味,教师一言堂从理论到理论的传统教学方式,而是应注重实践性教学,即分设专题与教学对象紧密结合、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实践性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要提升《基础》课教学实效性,高校应致力于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自主性、创新教学改革,通过发挥教师主导性的关键作用、学生主体性的根本作用、教学手段综合运用的支撑作用,增强《基础》课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8.
徐飞强 《学理论》2009,(11):211-21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课堂教学实效性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而在课堂中体现人文关怀则是取得“基础”课教学良好实效的途径之一。本文对教学中加强人文关怀的必要性和“基础”课教师需具备的素质作了简要分析论述。并着重阐述了实现入文关怀的几点思考:要尊重“人”,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的人文精神,还需依靠课堂内外的结合。  相似文献   

9.
张勐 《学理论》2015,(5):188-189
实践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实践为教学内容的教育方法,与理论教学法相辅相成。因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教学不能只抓理论教育,而忽略实践教学的运用。实践教学法能够增强学生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增强"基础"课的教学效果,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4,(27)
通过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实际问题的分析,认为突出教学目标、紧抓教育主题,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规范教学过程、管理和规模,规范考核方法是提高课程教学实际效果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6,(6)
针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称"基础"课)实践教学的现状,论述"基础"课实践教学应将感受型实践教学、体验型实践教学和践行型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同时要有制度与经费的保障,建立多元化、立体化的考评机制等。  相似文献   

12.
涂爱荣 《学理论》2011,(34):244-24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有机地整合了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形成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创新理论框架。为了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趣味性、新颖性、启发性、针对性、实效性,必须改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6,(12)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传统的考核评价方式不够合理,应以理论水平、思想道德与法律素质、实践能力作为考核维度,坚持全面、客观、知行合一的原则,科学考核大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际的思想道德品质,充分发挥考试考核的功能。改进高校"基础"课考试考核的对策如下:实施多元考试考核评价;注重学以致用,考核学生实践能力;重视考核学生日常思想政治表现。  相似文献   

14.
王天桥  高艳琼 《学理论》2010,(26):317-318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教育的主导理念之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重要职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入校后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旨在帮助大学生加强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使其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围绕尊重人的属性;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价值等三个方面,就"基础"课教学如何做到育人为本进行论述,以期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喻兰 《学理论》2012,(15):240-241
案例教学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时效性进一步提高,满足了大学生的心理需求,解决了过去思想政治理论课"假、大、空"的局面,集中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多重效果。案例教学虽不能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但它却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就此问题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6.
王振江 《学理论》2010,(12):261-262
根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现状的调查情况,对当前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状况从社会环境、学生自身情况以及学校普遍情况进行了全面地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学校的教育环境和加强《基础》课教学等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6,(12)
当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课堂参与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源于老师对参与式教学缺乏完整的认知。而参与式教学的理念是以学生为本,内容基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在设计参与式教学时应注意的事项如下:创设民主的课堂氛围;保持开放,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8.
李建兵 《学理论》2011,(17):251-252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一门重要的课程,作为从事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教师,当务之急是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做培养学生能力的促进者;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拓展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改革考核方式,提高考核实效性,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王银春  胡涵锦 《学理论》2009,(28):209-211
以民族地区的湖南A高校为典型案例,对该校"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并对构建适合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民族文化的融合、创新民族特色的"思政课"教学模式,不断提升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师资队伍质量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杨自冲 《学理论》2013,(21):287-288,314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旨在帮助大学生形成具有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思想道德法律素质。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实践教学模式的开展,而实践教学模式的开展需要对其意义有充分的认识,否则难以发挥实践教学在课程中的功能和作用,所以文章主要针对现实问题讨论实践教学意义,包括:思想道德有法律素质内化与外化运行过程的需要;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有效途径;实现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