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派出所是公安机关最基层的安战单位,承担着防范、管理、打击、控制、服务等多项职能。派出所队伍建设状况、执法质量的好坏、服务水平如何、民警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整个公安机关乃至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近年来.特别是全面推行执法规范化建设以来,河南省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日趋规范.执法水平明显提高,执法违法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群众对公安机关执法满意度不断提高.队伍中先进典型不断涌现。同时.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公安派出所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方面与“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的要求仍有很大的差距,在执法活动中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完善公安派出所的行政执法成为了紧迫问题。  相似文献   

2.
派出所是公安机关最基层的实战单位,承担着防范、管理、打击、控制、服务等多项职能。派出所队伍建设状况、执法质量的好坏、服务水平如何、民警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整个公安机关乃至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同时,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公安派出所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方面与“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的要求仍有很大的差距,在执法活动中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完善公安派出所的行政执法已经成为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紧迫问题。  相似文献   

3.
“三项建设”是对公安工作的本质要求。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推进公安工作全面发展的战略性部署。作为派出所所长,可以说重任在肩,责无旁贷,必须带领全所民警团结一心,统筹兼顾,多策并举,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4.
加强派出所队伍建设是充分发挥公安机关职能作用和树立公安机关良好形象的需要。目前派出所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警力严重不足,无效出警过多,基础工作薄弱;民警学历层次提高但工作能力没有明显增强,对新警重使用轻培养,教育训练与客观需要存在差距;执法不规范,规章制度不落实。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政治建警、科教强警、以情待警,完善规章制度,全面推进派出所队伍规范化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加强公安信息化、执法规范化建设及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事关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性、全局性、根本性问题,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公安机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公安工作科学发展的重要载体。派出所是公安机关的最基层单位,是整个公安工作的根基,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是公安机关基层综合性战斗实体,担负着管理、防范、打击、服务等多种职能,处于维护社会政治和治安大局平稳的最前沿,同时又是公安机关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为提高公安派出所对“三项建设”的认识。提高派出所的“五个能力”,河南省公安厅对全省公安派出所长进行“三项建设”集中培训。为此,我们组织了这次“三项建设”所长笔谈,以期对推动“三项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积极推进以民生为核心的警务建设,是各级公安机关的现实任务和崭新使命,为此山西省公安厅党委在全省公安机关实施“民生警务”,开展“双联双建”活动.执法规范是民生警务的基本要求,执法规范化建设是“双联双建”的当然之内容.同时,“双联双建”又对执法规范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对每一位民警的爱护和尊重,要完善、健全执法规范制度;基于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责任和尊重,公安机关要进一步改善执法理念,提高执法水平,规范执法行为.  相似文献   

7.
当前公安执法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与执法不规范有密切关系,因此开展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势在必行。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目标应当是使规范执法内化为执法民警的习惯。执法规范不完善的问题需要通过立法加以解决,而执法行为不规范的问题则可通过案件审核来解决。但是,现行的由公安机关法制部门负责或者主导的案件审核模式无法实现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目标,因而必须变更现行案件审核模式,而“莆田模式”是值得借鉴和推广的。  相似文献   

8.
执法规范化建设是事关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性、全局性、根本性问题之一。近年来,莆田市公安局始终坚持把执法规范化建设作为“三项建设”的突破口,努力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创新培训机制,提高执法素质;完善制度体系,规范执法行为;严密监督体系,强化执法责任;健全保障机制,改善执法环境;探索构建业务、队伍、信息化“三位一体”的公安执法长效机制。并针对执法规范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要继续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逐步改善和优化外部执法环境,建立和健全执法配套制度,努力提高公安民警的执法能力,着力加强执法监督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9.
农村派出所接处警规范化建设是农村社区警务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立的重要内容。工作中,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明确接处警工作职责、目标和任务;严格把握接处警工作规范化要求,加强民警思想建设,加大科技投入,优化人员结构;以“人民满意”为标准,以“人民需要”为导向,以维护治安、服务群众为己任,真正为群众排忧解难。  相似文献   

10.
老区农村派出所是县市公安机关在老区农村社区的派出机构。由于老区独特的地理环境严重制约着派出所的建设,使派出所的基础设施、执法环境、经费保障、警力配置、民警素质和科技强警等方面明显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要求。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改革现行公安体制、适当调整充实警力,并对老区派出所实行扶贫政策,同时,还必须积极倡导求真务实的精神,提高民警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11.
“从优待警”是公安队伍建设的战略举措。上海公安机关把“从优待警”作为队伍建设的中心内容来抓,从优化民警的执法环境、改进民警的工作环境和完善民警的生活环境等三方面入手.落实“从优待警”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09,23(2):F0002-F0002
2009年4月8日,第一期湖北省派出所所长“学习公安法规,推进四项建设”专题轮训班开班典礼在我院举行,湖北省委常委、省政法委书记、公安厅厅长吴永文出席开班典礼并作首场辅导报告。他强调,要加强公安信息化建设,促进实战应用;要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整改突出问题;要加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加强队伍素质能力建设,派出所所长要具有预防处置群体性事件、驾驭复杂局势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3468551”工程的内容包括:明确三条要求,抓好四项建设;完善六项制度;解决八个方面的问题;开展五学活动;发扬五种精神:达到一个目的。“四项建设”即两级领导班子建设、民警家属住房建设。“六项制度”包括逐级实行责任保证书制度、弱点立项限期整改制度、民警异地工作和定期交流制度、股所队长调离审计制度、中层干部聘任制度、干部和民警定期考评制度。“八个方面的问题”包括酒、色、财、权、枪、车、情、横等。“五学活动”即学政治、学业务、学文化、学经济、学法律活动。“五种精神”指严格执法精神、热情服务精神、敢…  相似文献   

14.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公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基层派出所民警要做好群众工作、提高执法为民能力,就必须要牢记“一项宗旨”、明确“二个定位”、树立“三种观念”、建立“四本台账”、练好“五门功夫”。  相似文献   

15.
一位群众路遇有人抢劫,马上到附近派出所报案,接待民警顺口说:“去找南站治安办公室,这里没有人了。”仅此一句话,该民警受到了全局批评和扣发当月奖金的处罚。这是《半月谈》刊载的沈阳市公安局推行“执法承诺公示制”后出现的一件新鲜事。 按理说,派出所无人了,民警劝举报人到别处报案,似乎也  相似文献   

16.
三明市公安机关在“三项建设”中取得了明显成效,以改革和加强城乡社区警务筑牢稳定防线,以改革侦查破案机制提高打击能力,以信息化建设推动现代警务机制的日益形成,以执法规范化建设提升公安执法公信力,以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增强公安整体素质,改善公安工作环境。坚持改革创新,精细运作,突破难点,务求实效,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和“三项建设”,全面提升新形势下公安机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7.
“从优待警”是公安队伍建设的战略举措。上海公安机关把“从优待警”作为队伍建设的中心内容来抓,从优化民警的执法环境、改进民警的工作环境和完善民警的生活环境等三方面入手,落实“从优待警”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作为公安工作的一个衡量标准,减少110群众投诉,是新时代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基层派出所作为公安机关形象的展示窗,必须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扎实做好群众工作,全力减少110群众投诉。一要强化宗旨意识,筑牢思想根基;二要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实现教育培训机制常态化;三要狠抓队伍纪律作风建设,巩固思想防线;四要发挥传帮带机制,全面提升群众工作能力;五要正确引导网络舆论,用正能量净化媒体环境;六要完善民警维权机制,提升民警维权意识;七要以减少群众投诉为目标,创新"9字工作法"。  相似文献   

19.
我省各级公安机关紧紧围绕执法为民的思想教育,组织开展派出所集中教育整顿活动,把派出所民警执法培训作为整顿的重要着力点,特别是紧紧抓住派出所长集中轮训这个关键,采取了“五个强化和到位”的做法。  相似文献   

20.
为了有效推进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一是要进一步解决好认识问题,即转变民警执法理念,改进执法方式,树立责任意识;二是从源头上解决执法问题,即完善执法制度体系,完善考核工作机制,完善经费、警力保障机制;三是杜绝滥用职权、执法不公问题,即改进执法监督方式,增强舆情意识,加大信息化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