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李大钊家中,毛泽东与张国焘相遇。毛泽东操着一口浓浓的湖南乡音对这位北大学生领袖自我介绍:“湖南毛润之。”张国焘向毛泽东点点头,然后旁若无人地与李大钊高谈阔论起来。毛泽东寂然坐在一旁。多少年后,他对斯诺回忆说:“他们看不起我这个乡下的土包子。”  相似文献   

2.
晚霞映照着延安,傅连暲迈着轻快的步子,走回家里高兴地对妻子陈真仁说:“盼了多少年,终于要实现了!”说着拉过登子坐下来,满面春风地告诉爱人:“我要争取入党。”“难怪这样高兴!”妻子看着傅连暲,略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书籍几乎是唯一的“知识来源”,是唯一的知识“保护和传播”方式,因此,人们要了解“外面的世界”,要与同时代或过去的人们进行活生生的对话,书籍便成了唯一的媒介,成了人类进步的阶梯。然而,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异军突起,这种“一统天下”的局面渐渐被打破了,人们的文化兴趣也呈从书籍向屏幕转移的趋势。 电视文化的长驱直入,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壮观。且不说在政治、经济以及对人的心理、行为模式等方面带来的影响,单就对人类的文化方式的选择来说,电视文化也掀开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千上万的人自愿地集在自家的电视机前,他们毫无吝啬地把大部分闲暇时间,奉献给了这个被视为“侵入圣地的魔盒”的东西,并无怨无悔、气喘嘘嘘地追逐着它,依恋着它……这显然是人类文化生活方式的一大变革。  相似文献   

4.
人类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由贫穷走向富裕的历史。可以这样说:富裕是每一个人生活的基本愿望,没有一个人愿在贫困中生活、挣扎。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因贫困而使农民无数次地举起“均贫富”的起义大旗,然而在剥削制度下,勤劳的中国人民并没有因要“均贫富”而富起来。中国人民经过几代人多少年的奋斗,终于建立了能够  相似文献   

5.
“哲学究竟有什么用?”在现实生活中,哲学这门高度抽象、议论玄远的学问,究竟能够和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这个问题似乎一直存在着。尤其是在大家都关注于具体的科学研究和工作实务的时候,就更是如此。但是人们往往没有注意到,要想清楚透彻地回答这个问题,本身就已经离不开哲学了。其实不光是对哲学,对于任何事物,人们也都要问问:“它有什么用?”而“有用无用”的问题,和“利弊、善恶、美丑、优劣”等问题一样,在人类生活和思想中带有极大的共同性、普遍性,对它们从来就有很多思考和争论,这本身就形成了哲学中的一个领域。在…  相似文献   

6.
令人心存余悸的“5·12”汶川特大地震过去一年了,在这一年里,无数的人、无数的事冲击着我们的心灵。在这些人中,有一个特殊的人群不得不让我们去称赞,一年来,他们无私地关爱着灾区的幸存者,默默地呵护着灾区的孩子们。这个特殊的人群,便是工作生活在祖国大江南北的“爱心爸爸”、“爱心妈妈”们!广安市广安区中医院骨科医生代联乡,便是“爱心爸爸”之一。  相似文献   

7.
“构建和谐社会”,现已成为国人的共识。和谐社会是古人对人类社会的一种向往。在中国文字中,“和”字是从“龠禾”简化为“口禾”,再从“口禾”转化而来的。“龠禾”的字义为人们期待着有一天能够在庄稼旁边听听音乐、看看书,过上安定康乐的生活。这是当时人们心中对物质和文化生活的追求,后来形成了一种“和”文化、“以和为贵”的哲学、“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直到现在潜移默化地熏陶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推动着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8.
远古时代,人类生活的地球是一片荒凉与黑暗,人们只能在无穷无尽的长夜中,忍受着饥寒和恐惧。后来,一位名叫普罗米修斯的天神,不忍人类在黑暗和痛苦中呻吟,冒死从天上盗窃火种到人间。从此,长夜沉沉的大地燃起了星火,驱逐了寒冷,烧熟了食物……不料,这件事得罪了主神宙斯。这个疯狂的主神把普罗米修斯锁在高加索的山崖上,每天派乌鸦去啄食他的心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普罗米修斯熬受了五千年的痛苦,仍然昂着不屈的头,欣慰地望着人们朝着光明的路一步一步地走来……中华大地也有一位“普罗米修斯”式的“盗火者”,他留法勤工俭学时,从法国“…  相似文献   

9.
北京时间2月27日14点34分,智利遭遇世纪罕见的&8级特大地震,其能量相当于15个汶川地震。尽管这次地震被称作人类有记录以来第五大地震,但对于智利来说,这并不是最糟糕的一次。50年前,人类有记录以来排名第一的9.5级大地震同样发生在智利。坐落在太平洋地震带上的智利是个不折不扣的“多震之国”,自1973年以来,该国已经发生了13次里氏7.0级以上地震。地震给这个国家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但也让智利人学会了如何将地震这个怪兽带来的伤害减至最小。  相似文献   

10.
“民主”是一个相当古老的概念,也是一个非常神圣的字眼。古往今来,尽管人们对它的理解存在着诸多的差异,但它始终是千千万万的仁人志士、乃至整个人类所致力追求的一个目标。世界上也许没有比“民主”这个字眼更能引起人类的苦苦追求了。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改造”这个词,近10年来很少听到,这当然不是说人们的思想不需要改造。人类社会的进步同人的自我改造紧密相关,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人应该而且必须把自己看成是可以改造的,这样才能承担历史赋予的重任。  相似文献   

12.
李宏 《理论学刊》2001,(3):24-25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发展观是人们动态地、前进地观察、对待经济和社会演进趋势的总的观点。有怎样的发展观 ,就有怎样的发展理论和发展实践。执政党的发展观 ,关系着执政党自身和这个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 ,集中体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观。这个发展观的确立 ,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站在时代前列的全球视角以及洞察经济和社会变化趋势的崭新思维。这个体现时代精神和历史责任的发展观 ,使“三个代表”思想达到有机联系和辩证统一 ,是贯穿其中各部分的主线。一、在“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  相似文献   

13.
盼小康,祖祖辈辈盼了多少代;奔小康,风风雨雨奔了多少年。今天,小康生活就在我们身边。在翔实的数字中,人们见证变迁。 一、鼓起来的“钱袋子”  相似文献   

14.
报刊拾零     
【据《人民日报》报道】盼小康,祖祖辈辈盼了多少代;奔小康,风风雨雨奔了多少年。今天,小康生活就在我们身边。在翔实的数字中,人们见证变迁。 一、鼓起来的“钱袋子” 1990年至2001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2%。2001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90年实际增加了一倍多。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更为突出地反映在储蓄存款的变化上。目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已超过8万亿  相似文献   

15.
温玉顺 《党课》2011,(18):24-27
近期,已有80多家中央单位“晒”出了2010年的“三公”经费,与以前的信息不透明相比,这让人们多多少少看到了一定程度的进步。不公开不知道,一公开吓一跳。在已公开的“三公”费用中,公车费用竟占了六成以上,喊了多少年的公车改革几乎未见成效。  相似文献   

16.
向善,是人类普遍的心理倾向,也是人类健康的道德情感。生活中,向善疾恶被认为是正义的体现;“做好人”是广大民众向善心理最朴素的表达。人们内心里有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价值需求。因此,对于邪恶之事人们十分鄙视,而对道德善行却是衷心的感激。正因为人们存有这样一种文化心态,得以使骗子们披着“善”的外农行邪恶之事。在李洪志的“法轮大法”中,“善”是极具有欺骗性的招牌。他充分地利用了人们向善疾恶的心理,大讲特讲善恶问题,诱导广大练功者信奉“法轮大法”,崇拜他这个具有“慈善之心”的救世主,其用意是险恶的。…  相似文献   

17.
地震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它留给社会最惨烈的一幕莫过于建筑物的破坏和倒塌,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近10年来,全世界平均每年约有一万人在地震中丧生,几十万人无家可归。“建造隔震房屋,减轻地震灾害”已经成为一项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许淇 《唯实》1995,(Z1)
如今流行“集体无意识”这个词儿,“二战”时期是有意识的集体大恐怖,威胁和毁灭着二十世纪的人类生存。我相信,如果一个人从不发生恐怖心绪,活的质量会高得多。然而,恐怖却不易消释,凡不可知的、无法战胜的外力,没有准备的突然来袭,对前途的不可预测,等等。尤其是暴力,可说是产生恐怖的主要原因,包括自然的暴力,如山洪、地震、海啸;人类社会的暴力:法西斯蒂。  相似文献   

19.
鲁子花 《支部生活》2011,(10):22-22
交通中断,房屋垮塌,人员伤亡……时隔半年,盈江县“3·10”震灾惨况依然牵动着人们的心。记者9月初走进盈江县地震灾区,看到处处涌动着恢复重建的热潮:拉运砖头、水泥等的货车来回穿梭,混凝土搅拌机等施工设备在不停地运转,工人和群众忙于轧钢筋、浇牵梁、砌砖墙……  相似文献   

20.
存信 《党建文汇》2005,(7):53-53
40岁真的是新年龄定义中的30岁吗?每个人都在悄悄变老,但在很多方面,如今的人们表现得比父辈们在同一年龄时要年轻。科学家们重新定义了年龄的概念,认为新的年龄概念能够解释为什么人们在衰老的同时,却好像越来越年轻。科学家此次不是用一个人来到这个世上多久这一标准来衡量年龄的,而是把人有望还活多少年作为考虑因素。纽约大学的沃伦·桑德森说:“用这种方法,平均来看,每个人都更年轻,因为他们还有更长的生活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