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谭海龙 《传承》2011,(1):58-59
乾隆朝贪风之盛,从根本上说是封建官僚政治日趋腐败的产物,而盛世之下,官绅士子追求豪华生活的社会风气也为官员贪蠹提供了特殊的环境。  相似文献   

2.
官僚政治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政治的基本特点,也是中国君主专制统治的支柱。历代封建君主在通过各级官僚机构来实现其对全国人民统治的同时,为了防止官僚机构的腐败,又建立了监察制度以保证官僚机器正常运转。因此,吏治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就依赖於监察制度的调节作用。本文旨在论述:清代是一个以满族贵族为核心、满汉地主阶级联合专政的封建王朝,又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最高发展形态。这种政治的特殊性削弱了监察制度对于官僚政治的自我调节功能,从而导致了吏治的败坏。  相似文献   

3.
浅谈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当前法制建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当前法制建设的关系何宝玉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急剧变迁,社会政治法律制度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封建的以君主行政权为核心的官僚政治被打碎,以"刑"为中心的依附于行政权的封建等级法律制度被彻底否定,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法...  相似文献   

4.
任何一种社会有机体,都是历史的产物。中国政治社会这个活的有机体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特点,就是城市与乡村的差别和发展不均衡。只有从剖析城乡分离和对立的历史进程中,才能准确地把握城市和乡村的基本特征。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徐勇撰著的《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出版)一书,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深刻地揭示了中国政治发展非均衡性的实质。 中国社会的发展之所以步履艰难,这与历史上封建官僚政治统治中国达两千年之久有关。作者在本书中对封建专制政治卵翼下的官僚政治和城乡政治对立作了鞭辟入里的分析,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官僚统治得以长期延续的原因。诚如作者所说:“对社  相似文献   

5.
自上世纪20年代、30年代之交"中国社会史论战"以来,中国学界主流逐渐将以官僚政治(大一统的君主集权)和地主经济(土地可以自由买卖)为基本制度的秦至清两千余年的社会冠以"封建",此说广为流行,影响至大至深。厘清"封建"概念,进而为中国"封建社会"定位,就是一项关乎中国史研究大局的无法回避的课题。考之中国古史实际,经历漫长的"氏族社会"之后,殷商、西周形成"宗法封建社会",东周进入由"宗法封建"向"专制帝制"的转换期。秦汉以降,中国长期延续的社会主流,不是已居次要的"封建制",而是由宗法制、地主制、官僚政治综合而成的"皇权社会"。  相似文献   

6.
李文珊 《求索》2008,(7):209-211
吏治腐败是清末新政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新政时期,腐败痼习恶性发展,各级官员大肆贪污受贿、卖官鬻爵,吏治腐败呈现出结构性、整体性腐败的严重状况。同时,由于腐败的形式、领域是在进行近代化改革与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发生的,因而吏治腐败又具有社会改革转型时期的特征。吏治腐败对清末新政危害很大,它阻碍了新政措施的推行,破坏了新政的预期效果,极大地削弱了民众的改革向心力。究其根源仍在于封建专制体制及其衍生出的特权制度。衰朽的清政府虽然在面临危局时被迫选择了改革,但腐败之极的官僚队伍却无法积极履行改革者的职责,终使改革失败。  相似文献   

7.
为“民主选举厂长”鼓掌冯英子1919年的五四运动,为中国带来了两样宝贝,一曰民主,一曰科学。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会议上,就强调过民主两个字。事实上,将近80年来,我们看到真正实行民主的国家,他们发展得非常迅速,因为民主政治是排斥官僚政治和封建政治的法...  相似文献   

8.
从官本位到民本位——民主法制建设的路径与目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官本位作为封建官僚政治与文化的历史遗存,不仅与民主政治相悖,与现代法治相悖,也是与市场经济相悖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中,必须同时实现从官本位的政治法律体制向民本位的政治法律体制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民主监督与法律监督张春发要加强民主和法律建设,就必须强化和完善监督机制。历史已经证明.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专制与腐败。在封建君主制的国家里,只有官对民的监督,而不存在民对官的监督。君主权力至高无上,不受任何监督。因此,封建君主制的腐败与衰亡也就成...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腐败滋生的原因古人称腐败为贪,为墨,为淫。贪、墨是官的专利。剧《左传》载,夏朝时规定:“昏、墨、贼、杀。”其中“墨”就是贪污,一贪就染上了“墨迹”,非但难以洗耻,还要杀头,用刑严厉。今非昔比,时下的腐败不同古代的贪墨。贪、墨无法根治,腐败可以解决且正在解决,不过追根探源,权力导致腐败,千百年来封建专制及其遗毒是造成腐败的总根子。政治原因——从政治角度看,我国目前政治腐败主要表现为吏治腐败、司法腐败和行政腐败三个方面。政治权利是政治的核心,政治腐败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权力腐败。从理论上讲,我国权…  相似文献   

11.
朱浒 《求索》2023,(3):14-22
中国历史上的明清时期,往往被视为发展停滞的时代。这种认识忽视了明清时期发展的一面,忽视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文化底蕴。事实上,与同一时期的欧洲社会相比,明清时期并不是“文明洼地”。明清时期,官僚政治达到了一个较为平衡的状态,财政机制得到了合理化改革,民生体系的建设较有成效;在经济方面,市场经济与同时期欧洲的发展水平相当,本土经济中生发了早期工业化,对外贸易卷入世界体系之中;在思想观念变动方面,批判封建专制的启蒙思想开始兴起,学术民间化、专业化促进了学术思想的发展,关注社会现实的经世思潮构成了学术与政治互动的内在动力,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2.
官僚政治在中国源远流长。本世纪上半叶国民党执政时期 ,官僚政治呈现出新的特点。新中国成立后 ,官僚政治的幽灵时隐时现地出没于我们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中。作为一种复杂的历史现象 ,官僚主义表现形式多样涉及面广 ,危害大 ,是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主要对象之一。克服官僚政治 ,建设民主政治 ,还是要靠法制。邓小平的民主法制理论将为终结中国的官僚政治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3.
官僚政治在中国源远流长。本世纪上半叶国民党执政时期,官僚政治呈现出新的特点。新中国成立后,官僚政治的幽灵时隐时现地出没于我们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中。作为一种复杂的历史现象,官僚主义表现形式多样涉及面广,危害大,是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主要对象之一。克服官僚政治,建设民主政治,还是要靠法制。邓小平的民主法制理论将为终结中国的官僚政治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4.
风险社会背景下的社会团体腐败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团体腐败具备风险的三大本质特征,因为它是人为的风险,具有严重的后果并且是可以被治理的。本文试图采用风险社会学的视角来分析社会团体腐败问题,笔者认为,我国的社会团体腐败风险是在我国特有的风险背景下产生的,是转型社会特有的产物,是制度设计失误和操作失误共同作用的后果。根据社会团体腐败风险的引发因素,笔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来治理和干预社会团体腐败风险。  相似文献   

15.
十多年来,不少党员干部和社会上的种种腐败现象,越来越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密切关注的热点话题。要想认真解决腐败问题,首先要弄清形成腐败的社会原因,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据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导致党内和社会腐败愈来愈烈的社会原因大体有以下八条:十年浩劫对思想道德的负面影响十年浩劫对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不良影响是巨大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企图彻底否定中国几千年形成的道德观念,却没有能力彻底铲除封建权力现念。又由于从极左的观念出发,无视人的本能性欲望,也就不可能树  相似文献   

16.
官僚主义与腐败刍议沈新力官僚与官僚主义产生在中世纪的封建社会,是封建道德在政治生活中的主要表现形式。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在我国干部队伍中官僚主义的陋习还残存着并深深影响着党的建设、经济建设和国家改革开放的大业。官僚主义为滋生腐败铺下了一张厚实的温床,...  相似文献   

17.
权力腐败是我国社会肌体上的一个毒瘤。在腐败产生的根源上,学者们往往过于注重政治、经济、文化分析,侧重主体论、环境论、寻租论等论点,忽视了权力腐败产生的伦理道德因素。笔者认为,在现代化进程中,腐败产生的伦理道德根源也应纳入我们研究的视角。从伦理学视角透视权力腐败的根源,一是权力持有者个体道德已经变异,出现了人性蜕变,有了权力腐败的动机;二是整个社会道德出现了多元化,已经具备了容忍权力腐败存在的道德环境。  相似文献   

18.
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封建社会经过长期发展,已经进入衰落的晚期。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着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由于封建势力过于强大,发展极为缓慢,尚未成为否定封建生产关系的决定力量。特别是清朝统治的后期,政治极其腐败,阶级矛盾和社会危机十分严重,封建制度成了社会发展进步的桎梏。正当中国国势江河日下的时候,西方资本主义强国英国点燃了侵略中国的熊熊战火,并用大炮轰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鸦片战争的爆发,使中国中断了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  相似文献   

19.
国人“理直气壮”为从众腐败辩护之“理”,从根上讲,正是反对礼制不公的“造反有理”的“理”。封建礼制造成的贵贱地位差别,本身就是不公的,否定这种差序制度当然有正义性。但是,此“正义”非法治正义,它不以“法”定是非,而是以“劫富济贫”为目此,弱势者永远“有理”。问题是,由于缺少法治社会基础,“造反”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腐败成因探究柏良泽若干年前,当人们觉得使用“不正之风”一词已不足以恰如其份地概括一种社会现象时,有人开始使用“腐败”一词。当时曾引起不小的争议。如今“腐败”一词已被广泛使用,而且腐败也不再是一种个别的社会现象,它不仅发生在党政机关,而且发生在各行各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