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法治与社会》2006,(1):54-55
近年来府谷县人事劳动局紧紧围绕“在创新中求完善,在完善中求规范”的工作理念,在工作中贯穿“一条主线”,实现“两个转变”努力建设一支“队伍一流,机制一流,业绩一流,形象一流”的职工队伍。几年的拼搏奋斗各项工作跃居全市前列,被市人事局评为“全市人事系统先进集体”,“人才引进工作先进集体”普法治理工作先进集体;县“五型”机关创建“先进集体”;局属劳动监察大队被市劳动局评为“劳动监察先进集体”同时被省厅拟定为省级“劳动监察示范单位”。  相似文献   

2.
2008年,由于商南县劳务输出工作取得很大成绩,因此被陕西省政府评为"劳务输出工作先进县".商南县人事和劳动社会保障局在工作中,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做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任世军,乾县劳动就业管理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中心主任,咸阳市人大代表. 乾县劳动就业管理服务中心,在县人事和劳动社会保障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全面、正确、积极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贯彻落实劳动保障工作会议精神,为构建和谐乾县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雇员按雇主指示在工作场所外待命能否被认定为工作时间及应否获得工资等权益保护,是劳动法上的典型难题。这一问题可分别从劳动基准法和劳动合同法两个视角认识和解决:雇员在工作场所外待命,乃是受雇主拘束管理的劳动给付行为,应计为劳基法上的工作时间,使其享有最高工时限制、最低工资保障、劳动保护和工伤权益保障及必要休息时间等对价权益;而待命工资支付问题,本质上属于劳动力市场上的交易行为,应允许劳雇双方依劳动合同法“自愿、合法、公平”原则协商解决。  相似文献   

5.
枣强县人大常委会以建设创新型机关为契机,始终坚持制度创新,不断夯实人事任免工作基础,逐步建立了人事信息沟通、任前资格审查、调查、公示、法律知识考试、供职发言和任中票决等七项人事任免工作制度。这些创新,为县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人事任免权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6.
王天玉 《法学评论》2021,39(6):78-92
工作时间具有多义性并对应不同的法律效力.在学理上,工作时间认定存在"实际劳动说"与"指挥命令说",我国大陆地区司法事实上采取了"实际劳动说",将不符合劳动给付要求的值班等时间归入工作与休息之间的第三类时间.而"指挥命令说"在劳动形态 日益灵活多元的趋势下也面临解释力不足的困境.因此,应引入"劳动解放法理",以"劳动者可依自己之目的充分利用时间"为标准,划定工作与休息的时间分界,排除第三类时间.判断劳动者是否获得解放之状态,可适用饮酒测试的分析方法,旨在具象化劳动者是否负有保持劳动力之义务.在工作时间定性基础上可进行类型化,根据劳动强度和"业务遂行性"分为正常工作时间与非正常工作时间,前者受劳动基准法上标准工时的强制规范,后者可由劳雇双方协商后报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审批,以基准强制与约定审批相结合的路径实现工作时间的规范.  相似文献   

7.
在将工作限定为职业从属劳动的前提下,工作权意指劳动者所享有的,获得就业保障和职业安定的权利.工作权与劳动权并不是等同的概念,工作权是劳动权体系内的核心权利之一.工作权可以划分为未就业者的就业权以及已就业者的职业安定权.就业权是指未就业的劳动者在寻求建立职业从属劳动关系的过程中所享有的,获得国家就业辅助以及自主、平等就业...  相似文献   

8.
社会保险工作是各级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被称为社会的“稳定器”,经济的“减震器”和实现社会公平的“调节器”。依法加强社会保险执法工作,对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广大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然而由于目前社会保险执法缺乏强制手段,致使我国社会保险现状已明显滞后经济发展。突出表现在社会保险覆盖面明显不足。以养老保险为例,  相似文献   

9.
《江淮法治》2009,(5):18-20
2月20日上午,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安徽省人大常委会2009年工作要点》,工作要点共分7个部分,分别就今年立法、监督、调查研究和决定重大事项、人事任免和换届选举、代表工作、宣传工作,以及常委会自身建设等方面作出具体安排。此前,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也通过了常委会2009年立法计划、监督工作计划和代表工作计划。我们相信,随着工作要点和3个计划的逐步落实,新的一年里,省人大常委会各项工作必将取得新进展,为推进科学发展、加速安徽崛起,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做出新的更大贡献。现将省人大常委会2009年工作要点和立法计划、监督工作计划、代表工作计划全文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一方面成立选委会办公室。由人事代表科科长兼任办公室主任,从机关各科室抽调人员,设立综合组、宣传组、材料组、后勤保障组,明确职责,按时间节点推进换届选举工作。  相似文献   

11.
2008年是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任期的第一年。2月23日,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安徽省人大常委会2008年工作要点》,从立法、监督、人事任免、重大事项决定、代表工作、宣传工作以及常委会自身建设等7个方面对今年的主要工作作出具体安排。此前,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主任会议分别通过了省人大常委会2008年立法计划和监督工作计划。由此,新一届省人大常委会开局之年的各项工作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本届省人大及其常委会任期的最后一年。2月25日,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安徽省人大常委会2012年工作要点》,从立法、监督、人事任免和换届选举、代表工作以及常委会自身建设等5个方面对今年的主要工作作出具体安排,符合中央和省委要求,切合安徽人大工作实际,体现了经济社会  相似文献   

13.
商南县农村卫生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紧紧抓住中央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良好机遇,不断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改善农村卫牛其基础设施条件,加强公共卫生服务,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使全县的各项卫生工作位居全市前列.  相似文献   

14.
人事任免权是省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人事任免工作是人大常委会的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几乎每次省人大常委会都有人事任免事项。因此,做好人事任免工作,是省人大常委会选举任免代表工作部门的重要任务之一。例如前不久召开的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上,人事任免工作任务就比较重。既有接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辞职的议程.又有任命省检察院代理检察长和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省政府组成人员、省法院法官的任免议程。为了圆满完成省十届人大常委会十九次会议的任免工作任务,在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和有关领导同志的指导下,选举任免代表工作委员会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5.
毫州市是2000年新设立的地级市,市人大常委会自成立以来,积极探索依法履行人事任免权的有效形式,注重规范人事任免程序,不断完善任免制度,强化任后监督职能,使任免工作逐步纳入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一、建立、完善工作制度,为人事任免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6.
邢安岭,男,汉族,中共党员,大专学历,山西蒲县人。1962年11月出生,1980年2月参加工作;2009年12月任山西省临汾市蒲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入党誓言: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他处处以身作则、公道正派、勤政廉政,全身心扑在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上,以踏实的工作作风和勇于开拓的精神,促使劳动保障事业实现新跨越,为推进蒲县经济转型跨越先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张钧 《政府法制》2013,(14):54-54
2012年以来,山西省祁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祁县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晋中市人社局的大力支持下,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主线,以转型跨越为主旋律,以实现充分就业、健全社会保障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目标,进一步加大促进就业工作力度,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相似文献   

18.
这次全省行政学院院长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两会”精神。按照全国行政学院院长会议和全省组织工作、人事编制工作会议的部署,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分析公务员培训工作和行政学院办学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紧紧围绕省委提出的“人才兴业”战略,研究和部署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加快行政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不断开创公务员培训工作新局面的问题。一、认清形势,进一步理清培训工作的思路今年,是我们党和国家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第一年,也是开展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起步…  相似文献   

19.
2011年4月21日对于府谷县劳动监察大队来说,是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它将成为府谷县劳动监察工作进程中的里程碑——府谷县劳动监察局及小额贷款担保中心成立了!这是榆林市首家撤队改局、与中央、省、市业务部门实现对接挂牌成立的劳动监察局。按照省厅推行的劳动监察标准化建设及相关规范化管理要求,劳动监察职能得到了进一步强化。标志着府谷县劳动监察工作迈上了更高的起点。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公共部门人事法律体系是以促进公职人员履行公共职责为目标,对公职人员与公共机构之间的特别人事权利关系进行的法律规范,属于公法范畴。我国人事立法应明确公共部门人事法律体系与社会一般人力资源管理(劳动)法律体系的区别,制定公职人员基本法,完善分类管理和专项管理法律体系,为建立科学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服务,为构建符合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要求的、和谐的“官民”关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