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反腐败体制是由一个国家的具体国情决定的,它不可能脱离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以及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政治、社会状况而孤立存在。中国之所以形成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由不同的反腐败机构根据不同的职权和程序,对不同性质的腐败行为,分别开展反腐败工作的反腐败体制,与我国独特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背景有极大关系。  相似文献   

2.
民主是一个古老而又现代的词汇,从古到今为各个时代、各个阶层的人们所乐道不穷。民主的内容包涵甚大,在现代社会中,无论公民个人,还是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无所不容纳其中。那么,到底民主的内涵是什么,在我国,人民如何运用民主的方式达到民主的目的,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一、实现民主的根本是建立和完善国家民主制度民主的内涵甚广,从公民个人的角度讲,主要是实行宪法赋予他的权利——即为公民个人民主:从社会角度讲,有党派、利益集团、新闻媒介、公众舆论等不同内容——即为社会民主;从国家角度讲,是指国家的民主制度——即为国家民主。在一个社会中,不同的侧面产生不同的利益,无论个人、团体或阶层,都会从其自身利益出发要求民主。这些对于民主的要求,范围广泛,内容不一,有时甚至相互矛盾、相互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社会中的  相似文献   

3.
《求知》2016,(2)
正一个善治良序的社会需要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治理的有机统一与协调配合,国家治理、社会治理和个人治理形成治理体系的三个维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价值理念,应贯穿、融合于治理体系的不同层次,规范、维护着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治理目标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4.
政治权威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保障,在人类历史的各个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类型。与社会主义社会相对应的应是更加强调民主、法治、人权三原则的社会主义宪政权威。在中国这样的超大后发的国家中,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权威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求知》2017,(6)
<正>当今世界,几乎每一个国家都存在职务犯罪现象,预防职务犯罪是各国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不论社会制度、发展水平、经济体制和国家规模有何不同,职务犯罪作为一种严重侵蚀社会肌体、极大破坏国家和政府存在合法性的权力异化现象,都是一种世界性"疾病"。预防职务犯罪,既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世界范围的难题。在职务犯罪的预防、遏制和减少方面,几乎各国政府都不遗余力地作出积极反应,为铲除  相似文献   

6.
崔云阁  郝炳艳 《学理论》2011,(29):21-22
市民社会是研究人类社会问题、研究国家与社会关系问题的一个核心概念。市民社会孕育并演进于西方,西方的市民社会理论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内涵,对西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对西方市民社会理论的历史形态进行梳理与分析,可以准确理解市民社会理论,从历史的角度上把握市民社会的精神与本质。  相似文献   

7.
不同历史时空中,政治参与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适应不同历史时空中的社会变迁趋势,自觉转换和更新政治参与样态是任何一个国家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因为这是影响政治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变量。管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治参与的历史嬗变,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视域分析,不难发现,我国政治参与呈现革命动员型、内爆私域型和对话博弈型的图式变奏。  相似文献   

8.
殷保卫 《求知》2010,(10):29-31
<正>在现代社会,社区是一个国家社会结构与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社会实体,社区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社区以经济结构、人口密度和人口聚集规模的多元标准,分为城市社区、城镇社区和农村社区。城市社区是我国社会稳定的细胞,由于社会结构复杂,社会流动大,精神文化生活丰富,社会生活的节奏快,社会文化的变迁速度快,城市社区的建设有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执政党、国家、社会一体化是政党、国家、社会关系的一种非常态形式,是执政党结构严密和功能扩张的结果。它是在当代中国政治现代化过程中,在国家和社会能力虚弱的条件下,执政党权力扩张以至控制国家和社会从而三者结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或状态。执政党、国家、社会一体化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政治现象,研究执政党、国家、社会一体化问题对于我们理解中国政治发展的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执政党、国家、社会一体化研究为反思“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从执政党、国家、社会关系的角度来看,“大跃进”、“文化大革命”与革命社会是连续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思潮、革命经历和现代化危机共同推进了当代中国执政党、国家、社会一体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王佐书 《民主》2009,(3):3-6
一个国家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念。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国家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指导社会有不同的发展方向,根据发展观制定不同的法律、政策和策略,必然产生不同的发展结果。  相似文献   

11.
研究政党关系,不仅要研究其本质,还必须研究政党关系的基本范围、基本内容,必须深入到政党政治的实践过程与各重要环节进行具体分析。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政党与政府关系、政党内部关系是制约政党关系的三个主要因素;在不同的国家、甚至一个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影响与制约政党关系的这三个主要因素不同,政党关系的类型与特点也会随之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2.
浅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稳定、社会和谐,历来是执政者治国安邦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人们普遍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当今社会,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社会发展模式做出了多种多样的选择。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命题,十六届六中全会又做出《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一种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尽快健全完善国家公职人员监督机制国家公职人员 ,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贯彻执行者 ,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直接管理者。公职人员素质的高低、形象的好坏 ,是否廉洁奉公、勤政为民 ,直接影响着政府机构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影响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改革需要一个好的环境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一个好的环境。这样一种环境 ,需要全社会每个人来创建、来维系 ,更需要国家公职人员来创建、来维系。因为他们所处的地位不同 ,所发挥的作用不同 ,所产生的影响和社会后果不同。公职人员廉政与否、勤政与否 ,不仅关系改…  相似文献   

14.
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通过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为了实现“九五”时期的奋斗目标,必须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住转变。“这两个转变是密切相关的,而经济体制的转变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前提条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性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的物质产品和服务的持续增加,是增加社会总供给的基本来源。由于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不同时期的主客观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因此,采取的经济增长方式也不同。不同的增长方式对社会经济的结构和资源的分配使用,对经济增长的结果会产生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社会纠纷,其核心是利益矛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促成了我国经济利益主体多元社会格局的形成。政府和民众之间、国家和社会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单个利益主体相互之间的利益关系互相交织、冲突和博弈,中国正在进入一个社会矛盾多发、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高风险时代。  相似文献   

16.
罗淳 《学理论》2014,(32):271-272,277
核心价值观教育关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前进的动力和方向标。美国历来重视本国的价值观教育,并且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横向、纵向两个维度,贯穿整个人的发展,并紧密结合家庭、学校、社会的一套极为有效的教育教学模式,成功解决了多民族国家实现价值认同的问题。尽管国情世情不同,美国的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根本不同,但其成功的模式,仍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学说,社会主义社会是在改革中向前发展的社会。改革,是在既定的社会形态下和社会制度内由居统治地位的阶级有领导、有秩序、有步骤的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的调整、革除社会弊端,推动社会进步。1 从1950年南斯拉夫的改革开始,至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路程。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各个国家因情况不同,改革起步的时间有先有后,但各国最终都加入到改革的行列中。那么是什么原促使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改革,改革的基本内容和方向也大同小异呢?只要认真分析一下就会看到,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曾经在一段时间里按照同一个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里,由于科学技术革命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到底“谁是工人阶级”,竟成了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不论在社会主义国家还是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学者当中,都有不同意见。主要有三种不同看法。第一种看法是:只有创造剩余价值的雇佣劳动者才是工人阶级。他们经常引证的根据是,马克思曾指出“无产者在经济学上只能理解为生产和增殖‘资本’的雇佣工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属于上层建筑,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本文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结合笔者在地方人大工作的实践,对国内外敌对势力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攻击予以批驳,同时对如何坚持和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行一点研究和探讨。一、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最基本的观点是:国家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它是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的工具,阶级社会的国家,无论是奴隶社会的国家,封建社会的国家,还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都是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的工具,阶级社会的国家,同时还是保证剥削阶级对被剥削阶‘级实行剥削的工具。在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但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阶级斗争的社会主义社会,国家也还是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的工具,不同的是,它不再是阶级剥削的工具。在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里,有一个阶级专政的概念。奴隶社会的国家是奴隶主阶级对奴隶阶级的专政,封建社会的国家是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专政,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专政。资产级阶的国家自称为民主国家、自由国家,但创丝毫掩盖不了它的阶级统治、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实质,掩盖不了它资产阶级专政的性质。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不同,它不仅不掩盖自己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性质,而且公开宣布自己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相似文献   

20.
厘清国家、社会、个人之间的权力关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迫切需要解决的中心课题,其基础前提是对这三方主体的理性认识。一直以来,国家权力在中国文化中就是一个核心词,不乏研究者;个人权力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中是一个主题词,自然关注颇多;唯有社会权力,不仅被忽视,甚至其存在都被质疑。本文从社会内部成员、国家和其他社会共同体的立场出发,以经济利益为视角,探讨论述社会权力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以期对社会权力问题研究有一个稳固、正确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