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重要任务.建设和谐的舆论环境对社会和谐运行、实现小康目标有着重大的意义和作用.新闻传媒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在构建和谐舆论环境中更应发挥独特作用,为建设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2.
网络舆论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使中国网民日益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支新生力量。网络舆论的引导与监督促进了公共利益的顺畅表达和公共权力的合法运行,并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从公民政治参与这一角度分析网络舆论的主体、特征和作用,探讨如何引导和利用网络舆论,对于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网络舆论悲情是人们在社会现实中遭遇的各种挫败感、无奈感、怨愤感在网络舆论中的直接表达。网络舆论悲情反映一个社会不健康的状态,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有不良的影响。对网络舆论悲情必须构建一套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防护机制。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上,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而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营造积极的舆论氛围,对于荣辱观教育至关重要。只有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公正平衡的舆论态度并以正面宣传为主,才能用正确的舆论导向促进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舆论,舆论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舆论的和谐程度反映和影响着社会和谐的程度。舆论已经成为影响国家生活、群众情绪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针对当前舆论引导工作的现状和不足,我们要正确引导舆论,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三贴近”原则,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要求,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不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个方面形成合力。对于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来说,就要自觉提高舆论引导能力,通过日常宣传报道,营造主流舆论,引领社会舆论,为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强大舆论支持,创设良好的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7.
网络舆论与网络舆论的引导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邓新民 《探索》2003,7(5):78-80
舆论有多种定义.本文给出了新的舆论定义"舆论是公众对于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具有影响力的意见."这是作为新闻舆论和网络舆论研究起点的定义.新闻舆论是公众对于公共事务通过新闻媒体公开表达的具有影响力的意见.网络舆论是公众对于公共事务通过信息网络公开表达的具有影响力的意见.网络舆论具有快速形成和多元分散的特点.网络舆论引导应遵循及时、交互、整合和有针对性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突发事件频发。做好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研究工作,建立健全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机制,既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需要,又是维护社会稳定与妥善处置突发事件的必然要求,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网络舆论:特点、现状及引领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网络的广泛普及和快速发展,网络舆论已经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征主要表现为:网络舆论主体的隐匿性和分散性、内容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以及形成的快捷性。当前,我国网络舆论现状是真实性与虚假性并存、理性的观点与非理性的情感宣泄并存、网络舆论主体呈现低龄化趋势。针对网络舆论的特点和现状,积极探索引领网络舆论的有效途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
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构建主流舆论格局,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提出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是顺应现代传媒发展规律的必然举措,是建设强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必然选择,是应对意识形态领域外部挑战的必然要求.其目标任务是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实现主流媒体引领舆论场;坚持网上网下一体化发展,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坚持内宣外宣联动,着力构建对外传播体系.完成这些目标任务,需要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强化阵地意识,加强新闻舆论工作队伍建设,通过深入基层打造优质内容产品,创新传播机制.  相似文献   

11.
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公众在面对巨大的压力时会产生社会认知困惑、社会情绪消极以及社会信任淡漠等心理问题。这些既存的社会心理问题,呈现在舆论传播中,会给党的舆论引导带来"舆论‘泛社会化’""‘舆论倒逼’势头强劲""舆论‘越位’现象丛生"等挑战。为了提升党的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需要关注公众心理状态,并基于公众心理分析,从认知、信念和行动三方面着手来制定舆论引导策略,找准各种舆论场中的"对接点"和"共振点",时刻关注并推动反应民声、表达民意的积极社会舆论,形成舆论聚合,促进多元舆论场共融,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营造良好舆论芬围。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舆论。舆论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舆论和谐的程度反映和影响着社会和谐的程度。特别是随着信息传播技术迅速发展,舆论的作用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影响国家生活、群众情绪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积极营造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的和谐舆论氛围,最大限度地增进干部群众的共识,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而和谐校园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从高校舆论宣传着手,探讨如何为和谐校园建设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提供坚实的思想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而和谐校园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从高校舆论宣传着手,探讨如何为和谐校园建设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提供坚实的思想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15.
宣传舆论工作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事关人民福祉,是国之大事。新时代的中国面临诸多机遇和风险挑战,迫切需要宣传舆论工作发挥凝聚人心、振奋精神的积极作用。为此,宣传舆论工作应在党的领导下,紧密结合党中央部署,聚焦理论和实践问题,贯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通过精准定位导向、精准推送内容、精准选择方法、精准评估效果来提升宣传舆论的公信力、引导力、传播力、驱动力,方可最大限度消除负面舆论、增强社会信心,筑起维护党和政府权威及社会稳定的舆论堡垒,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实的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16.
高校网络舆论是网络舆论的一个特殊形态,其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本文从高校网络舆论的定义和形成基础入手,探究高校网络舆论的形成过程,并分阶段提出引导策略,以期更好地把握高校网络舆论的演变规律,引导高校网络舆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高校网络舆论是网络舆论的一个特殊形态,其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本文从高校网络舆论的定义和形成基础入手,探究高校网络舆论的形成过程,并分阶段提出引导策略,以期更好地把握高校网络舆论的演变规律,引导高校网络舆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在高校突发事件多发、易发的现代风险社会里,各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突发事件的舆论应对法律体系不完善、对事件的舆论应对缺乏科学的模式、舆论力量作用的相关部门协调性不足、舆论应对相关研究不够等问题。同时,高校突发事件中舆论力量的形式多样、方式多种、范围多面。高校对此应有充分的认识并予以利用。  相似文献   

19.
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师生针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尤其是学校的相关问题积极进行网络表达。公共信息的传播和演变成为全民参与的社会现象,极大地刺激了高校"民间舆论场"的产生。在此形势下,高校传统的新闻宣传受到冲击,"官方舆论场"的话语主导权有所削弱。两个舆论场不时出现博弈与冲突,不利于高校的和谐稳定和改革发展。文章通过对高校网络舆论场冲突的表现和原因进行分析探究,提出推动高校网络舆论场从冲突走向融合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化隆回族自治县地处海东地区东南端.是一个以回族为主的多民族群众居聚县.县域内有回、汉、藏、撒拉等13个民族。县辖19个乡镇、两个管委会、368个行政村23.4万人。近年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滚滚春潮中,化隆县宣传部门响应中央和省委的号召.切实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在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意义、目标要求和实施途径的基础上.用舆论宣传的力量助推新农村建设.为新农村建设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