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意义“三农”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城镇化推进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一问题已经成为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瓶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践行温家宝总理提出“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诺言的行动体现,更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和包客性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湖北宣传》2007,(6):20-20
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是十七大最强音;非公党建要防范几种偏向;民生要义是实现“基本消费的平等化”;新农村建设关键是抓好基层带头人;文化产业的双重本质。  相似文献   

3.
仝波 《淮海论坛》2006,(3):27-27,2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规划的建议》中的一个亮点。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所谓“新农村”应包括以下诸个方面.即新的基础设施、新的风尚风貌、新的和谐环境等。它们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诸要素.其中和谐的社会环境又是建设新农村的重点之一。十六届六中全会确定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其中也包括了新农村的和谐。新农村的建设首先要以和谐的形式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4.
法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脊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凤玉 《前沿》2006,(6):146-148
建国以后我国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其实是法治的缺位后果,没有法治的支撑,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会像我们以前的农村政策一样软弱无力,使农村的建设出现“跛脚”。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农村经济建设和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一个过程,实质是对我国现阶段社会关系和各方面利益的重新调整和整合,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社会利益的公正分配,是对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职责的重新定位。这需要法律的调整及农村法治的实现,法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法治是我国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脊梁。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价值特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求索》2006,(2)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党为加强“三农”工作做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对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呈现出推动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维护农村社会政治稳定、促进社会政治发展,促进农村先进文化建设,促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价值特质。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一项重大举措。这件造福于人民的大事,引起广大农村群众的极大关注。目前,各级政府都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列为“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付诸实施,要求各部门切实加强“三农”工作,积极支持农村发展。晋宁县人民检察院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围绕现代新昆明南城、西城建设,确定了“找准定位、积极参与、服务发展”的工作思路,立足于自身职能,从八个方面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保驾护航,为晋宁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平高效的法治环境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宏伟目标,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进一步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社会和谐、民生幸福、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彰显了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对个人生存与发展的价值承诺.狡义的社会建设重在改善民生、推进城乡社区自治,以促进社会和谐和"社会生活共同体"的实现为目标.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路径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匡国珍 《理论月刊》2006,(8):167-17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是“十一五”期间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崭新的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必须确立新的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为中心,在城市化、工业化的大战略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实现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党中央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左权县是一个农业县,农业人口占到80%,推进新农村建设对我县意义重大。我县的总体构想是,瞄准“建设晋巾重要新型能源基地、太行山中段明星城市、特色旅游名胜景区”三大目标。按照城镇化的思路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倡导乡村文明,扩大基层民主,逐步把全县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政治民主、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1.
《山西政报》2010,(1):F0004-F0004
实施农村“五个全覆盖”项目建设,是加快新农村建设,全力改善民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举措;是顺应广大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也是找准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使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为农民谋求福祉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相似文献   

12.
张绍鹏 《前进》2006,(10):40-41
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前提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让全体人民享受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社会保障制度的价值取向,正是公平与正义。对作为“社会安全网”和“减震器”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无疑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3.
韩东娥 《前进》2007,(1):36-3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时期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省第九次党代会确立的今后加快山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山西的战略举措之一。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两区”开发步伐,是构建和谐山西的主要  相似文献   

14.
今年党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十一五”时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也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发展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实现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根本途  相似文献   

15.
郑朝波 《新东方》2008,(9):28-3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期间的一个重大命题。它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的基础上做出的重要决策,是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胡锦涛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理论的核心思想,它有一个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把安居乐业度不高的、城乡二元结构下的、传统型的旧农村,建设成安居乐业度较高的、城乡一体化结构下的、现代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武汉“家园建设行动计划”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探索,对于重建社会信任,解决城乡之间、乡村内部的社会矛盾有治本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九萍 《前进》2008,(3):36-38
近年来,吕梁市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部署,紧密结合本地实际,着力破解产业、投入、增效、增收、民生、组织“六大难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初步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子。  相似文献   

18.
实施农村警务战略是公安机关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深化“三基”工程建设、夯实公安基层基础的重要举措。公安机关要紧紧围绕“两个最大限度”,不断完善农村警务机制和保障机制,为新农村建设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9.
《今日浙江》2012,(17):63-65
自2008年开始,安吉县根据中央、省市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总体部署,创新提出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以建设“县域大景区”为总思路,以“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为目标,以“环境提升、产业提升、服务提升、素质提升”四大工程为支撑,按照“规划、建设、管理、经营”四位一体的发展体系,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0.
美丽乡村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工程、新载体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的又一重大创新,更是推动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