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争光与增辱     
刘洪波 《唯实》2001,(1):72-72
有些“为国争光”行为 ,其实为国家增加了耻辱。曾读过一本苏联的科学史著作 ,是“向老大哥学习”年代的汉译本。那里面即有许多“为国争光”的材料。蒸汽机是谁发明的呢 ?不是英国人瓦特 ,而是俄国工匠波尔祖诺夫 ;电灯的发明者不是美国人爱迪生 ,而是俄国的亚布洛奇科夫 ;无线电发明人不是意大利的马可尼 ,而是俄国的波波夫 ;把飞机飞上天的不是莱特兄弟 ,而是俄国的莫扎伊利基……按这套历史讲下来 ,我深信如果受教育者是一个俄罗斯人 ,肯定会大大地增强民族和国家的“荣誉感”,写历史的人“为国争光”的用心似乎是实现了的。这搞法还能…  相似文献   

2.
正1987年,日本人野岛刚在吉林大学学医。有空儿就坐硬座火车在中国各地游历。野岛刚回忆,那时中国人常问的是日本人侵略中国的历史。直到现在,还会有中国朋友问野岛刚:"为什么日本人那么喜欢军国主义?"野岛刚很惊讶:"现实情况是,日本人非常讨厌1945年以前日本军国主义的时代,如果做舆论调查,99%的日本人会说我们不希望有军国主义。而且我们有选举,如果一个政党说要恢复军国主义,那这个政  相似文献   

3.
为什么无数的人都拥有卓越的智慧,却只有少数人获得成功?为什么无数的公司都拥有伟大的构想,却只有少数的公司获得持续?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承担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为了完成这个历史使命,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无数革命先烈献出了宝贵生命。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继续承担好这个历史使命。九十年来,党领导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在实现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奋勇前进。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伟大光荣正确,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相似文献   

5.
《党的建设》2009,(7):38-39
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客观事实。但我们仍然不时会听到这样一些议论:中国为什么要走社会主义道路、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为什么说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对于这样的问题,最好还是让历史来作出回答。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中国曾经历了漫长的封建时代,直到19世纪中  相似文献   

6.
迷信致败遭辱日立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多次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抗敌御侮成为近代中国人民的迫切任务。其间曾涌现出林则徐、关天培、冯子村、邓世昌等一大批民族英烈,出取得过某些战斗的胜利,但在晚清数十年中,总的说是胜少败多,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个中原因固然很...  相似文献   

7.
《湘潮》1986,(9)
今天是中国民众纪念巴黎公社的第一次。巴黎公社事件的发生,距今已五十五年了,为什么到今日我们才知道纪念,才举行纪念呢?因为中国从前的革命,是少数人包  相似文献   

8.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史是中国经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总结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经验的重大课题,也是民族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开展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史研究的主客观条件已经成熟。只有以现有55个少数民族为主体来总结少数民族经济史,才能很好地解决经济史分期问题、跨界分布民族经济史问题、散居民族经济史问题、分裂出祖国的少数民族经济史问题以及建立全国政权的少数民族同国民经济的关系等问题。少数民族经济史研究要借鉴历史学派和新经济史学方法的合理因素,同时更加注重其实证性。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史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少数民族生产方式的进步所造成的经济关系的变革。  相似文献   

9.
究竟谁给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人们会脱口回答说,是共产党人选择的。但它决不是凭少数共产党人的主观愿望选择的,而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共产党创建时只有几十人,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社会主义的人,在当时何止成千上万。帝国主义坚决反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前途,封建地主阶级坚决反对,大资产阶级坚决反对。这些力量联合起来,共同阻止中国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从力量对比上看,反对的力量占有压倒优势。但为什么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英格尔斯对“人的现代化”的阐述入手,阐明少数民族现代化对于少数民族自身以及民族地区现代化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在分析我国少数民族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出少数民族实现现代化的三大障碍,并积极探索实现少数民族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在世纪之交的历史关头,江泽民总书记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从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这个根本点出发,提出了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通过学习领会“三个代表”的精神,我觉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写好“人”“众”两字,实践“三个代表”思想,从而解决好“入党做什么,在党干什么,为党留什么”的问题。   为什么要写好“人”和“众”两个字呢 ?  汉字源远流长,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文化的根。…  相似文献   

12.
吴军 《当代贵州》2013,(9):52-52
读书,是做好工作的重要基础。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我对反映民族问题的书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最近读到高洪雷的《另一半中国史》,使我对“中国”的来源和构成有了更多的了解。该书全篇以通俗的文笔,生动地勾勒出我国众多少数民族几千年的发展脉络,用鲜活的史实证明了少数民族历史是中国历史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充分肯定了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以及祖国版图的形成所做的巨大贡献。根据本书提供的史实,我国的汉族人口之所以占到绝大多数,一个重要原因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大量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成分。同时,汉族在不同历史时期也曾有不少人融合到其他民族之中,为少数民族注入了新的血液。我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大统一是由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实现的,我国辽阔的历史疆域是由满族建立的清朝最后确定下来的。  相似文献   

13.
金一南 《学习导报》2012,(19):25-25
一个民族,没有苦难,就没有坚忍、没有积聚。一个民族,没有胜利,就没有激情、没有尊严。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太多的挫折、太多的失败,最缺乏的就是胜利。而为中华民族带来胜利的正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4.
金一南 《新湘评论》2012,(19):25-25
一个民族,没有苦难,就没有坚忍、没有积聚。一个民族,没有胜利,就没有激情、没有尊严。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太多的挫折、太多的失败,最缺乏的就是胜利。而为中华民族带来胜利的正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到来之际,重温这段不平凡的历史,就是要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而努力奋斗。如何认识中国抗日战争?一提起这段历史,许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南京大屠杀、日本731细菌部队  相似文献   

16.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的最高理想。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正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和发展,是我们党准确判断历史方位、针对新形式所提出的一个现代化课题。 我国现阶段为什么要提出人的全面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饱含了我们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关注。为什么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这是由我国现阶段发展所具备的必要条件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7.
《国家》     
浙江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为什么文明的标志是国家?为什么世界各国的体制五花八门?从部落到国家,是历史的岔路口。世界各民族开始分道扬镳,朝着认准的方向往前走。罗马共和,希腊城邦民主,西周受命于天。易中天中华史《国家》回到历史现场,探寻国家的起源和  相似文献   

18.
以退为进     
有一次,一位美国商人前往日本谈判。飞机在东京着陆,他马上受到两位专程前来的日本职员彬彬有礼的接待。他们替他办好一切手续,把他送上一辆豪华轿车,让他一个人坐在宽大的后座上。美国人问:“为什么不一起坐?”“您是重要人物,我们不应妨碍您休息。”日本人毕恭毕敬地回答。一种满足感在美国人心中升起:“先生,您会说日语吗?”日本人问。“哦,不会,但我带了本字典,希望学学。”  相似文献   

19.
张聚昌 《奋斗》2011,(9):17-17
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人均超过4000美元。中国的GDP从1978年的2683亿美元,猛增到2010年的5.879万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从中国人用的火柴、煤油都姓“洋”,到不少人离开“中国制造”就将失去舒适的生活,中国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历史跨越。欧美发达国家用了将近300年,  相似文献   

20.
许国荣 《党史博采》2008,(12):11-12
中国的抗战,是在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携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基础上的全民族的抗战。中国抗战胜利的历史证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凝聚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不同阶级、阶层的人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这场反侵略战争中,最终迫使日本侵略者投降。因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坚持和发展,是争取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