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择业自由是宪法赋予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保护企业商业秘密是竞业限制设定的主要目的。在择业自由的视野下,竞业限制必须既合法又合理。判断竞业限制是否合法合理要考虑诸多因素,同时还要考虑商业秘密本身的性质。竞业限制在充分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维护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同时,要兼顾人才的合理流动,体现对人权的尊重,对弱势群体的特殊保护,达到企业利益、劳动者利益以及社会公共利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2.
竞业限制合同与保密合同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竞业限制合同竞业限制,又称竞业禁止,是指依据法律的规定或合同的约定,禁止一方当事人与另一方当事人经营相同或相似的事业。竞业限制规定主要出现于公司法、技术转让合同、雇用合同和代理合同中,针对公司董事及经理、技术转让合同受让方,企业雇员和代理人等。有关雇用关系中竟业限制的制定法,可以追溯到1351年英国《劳工法》,该法甚至还限制劳工的人身自由。然而此后的几个世纪,英国普通法对党业限制的态度一直是质疑与赞许并存。到了17世纪,保护商誉的观念被广为接受,有限度的意业限制得以大行其道,而全面的竞业限制则遭到非…  相似文献   

3.
竞业限制协议是保护雇主商业秘密及限制竞争的重要手段,由于医生职业的特殊性,对医生的竞业限制可能对公共利益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对医生的竞业限制条款的合理性判断标准是否适用一般的竞业限制,是法院需要慎重考量的问题。本文就医生职业的特殊性进行分析,并结合美国法院对医生竞业限制协议的态度,试阐述其合理性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4.
竞业禁止有法定的竞业禁止与约定的竞业禁止。约定的竞业禁止主要表现为企业与其雇员所签订的竞业限制合同。竞业限制合同是许多企业保护其商业秘密的一种有效手段 ,但竞业限制合同犹如一把双刃剑 ,在充分保护企业利益的同时 ,可能会损害雇员的劳动生存权以及社会公共利益。因此 ,竞业限制合同必须既合法又合理 ,兼顾企业利益、雇员利益以及社会公共利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5.
基督教在红河哈尼族地区的传入传播大致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30年代末基督教开始传入红河哈尼族聚居区,但由于传播活动范围小,哈尼族改信皈依基督教的人数非常少,至"十年文革"期间停止传播。第二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末,基督教再次传入红河哈尼族地区,并进行了本土化改造。两次基督教的传播渗透,导致了哈尼族在信仰对象、婚丧仪式、节日文化、饮食习惯、歌舞音乐、意识形态等方面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变异。  相似文献   

6.
“十二五”期间,乐山市要继续坚持走“生态兴产业、产业促生态”的林业发展道路,切实抓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三项林业重点工程: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加快林板、林纸、林化工、生物能源四大林业支柱产业发展;切实做好统筹区域发展、实施科教兴林、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林农增收等重点工作。坚持把兴林富民贯彻于林业建设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反垄断法》的颁布施行,正确认识其价值就具有很现实的意义。鉴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限制竞争问题,我国反垄断法的价值取向应包括保护自由竞每秩序、维护社会整体经济效益和保护消费者权益。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哈尼族《苦扎扎》等民间传说的现代解读,我们便能窥知,哈尼族传统自然权利观主要体现为一种动物权利观,换言之,哈尼族是“动物权利论者”,认为动物与人类一样具备权利主体资格,享有与人类类似的权利。哈尼族传统自然权利观奉行的是一种“基于差异性的公平原则”。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论坛》2001,(10):43-43
大理州林业局在中共大理州委、州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省林业厅的具体帮助指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林业工作会议精神,着重抓了“四项工程”(绿色扶贫攻坚工程、以工代赈工程、长防林工程、澜防林工程)、“两个基地”(核桃林基地、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为重点的林业建设;突出抓了森林资源培育和保护以及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和退耕还林还草试点示范工作。  相似文献   

10.
商业秘密是一种重要的知识产权,竞业限制是保护商业秘密的重要手段.但对于竞业限制的使用应遵循合法性和合理性原则,不能损害雇员的就业权和择业权等.  相似文献   

11.
《自然是否享有权利?——哈尼族“自然的权利”观念探析》并非一篇法学论文,至少和我们达成共识的法学研究领域和写作方式截然不同。显然在阅读此文时,我们必须注意到,该文中的“自然权利”并非法律权利,它所探讨的不是一个法律语境中的问题。但是编者仍然愿意将此文刊出,以期与法学界同仁共享、批评、借鉴之。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奇瑞汽车为例,讨论如何在知识产权方面给予民族汽车品牌全方位保护,通过分析当前自主品牌走向世界的困境,运用知识产权的基本理论,强调在著作权、商标权和专利权领域内要为民族汽车品牌屹立于世界之林保驾护航,针对现行立法对品牌保护的不足之处提出完善的建议,尝试提出一个符合法律、能够充分契合民族汽车品牌发展的知识产权保护方案或者愿景。  相似文献   

13.
竞业限制制度作为《劳动合同法》规定的重要内容,是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和劳动者自由择业权和劳动权之间利益协调的产物。法律历来将竞业限制只设置在用人单位与其劳动者之间,以至于其他主体侵犯商业秘密时只能由《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事后弥补,甚至在商业合作者侵犯商业秘密的场合,《反不正当竞争法》等也只是空白一片。竞业限制一方主体由劳动者扩展到商业合作者,将保护商业秘密的关口提前,减轻企业作为权利人的举证责任,有效避免保密协议固有的缺陷,对于保守企业商业秘密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滕元良 《工会论坛》2008,14(5):30-32
《劳动合同法》针对《劳动法》在适用范围、劳动合同的形式、期限、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时的经济补偿等方面的一系列弊端进行了大刀阔斧的突破和改革,扩大了适用范围,明确禁止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进一步严格了劳动合同的形式,扩大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适用范围,严格界定出资培训并限制违约金的适用范围,严格规定了保密和竞业限制的范围、期限和条件,加大了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成本,进行了多方面的重大的制度创新。这都将极大地强化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促进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的构建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合同法第122条是关于责任竞合的重要条款,但该规定在理论上存在缺陷,实践中亦不能充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利益。合同法采纳的“请求权自由竞合说”也存在诸多问题。我国立法中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实际上就是损害赔偿责任的竞合,可以考虑借鉴台湾“民法”的规范方式,对损害赔偿竞舍的情形作出特殊规定。  相似文献   

16.
对于因第三人侵权引发的工伤赔偿案件,实践中常会引发工伤保险责任与民事侵权责任竞舍的问题。当作为工伤保险被保险人一方的劳动者在工作期间遭受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人身侵权时,其便获得了有可能向用人单位和第三人双重索赔的权利。适用兼得模式处理第三人侵权造成的工伤死亡赔偿案件时赋予劳动者一方工伤保险和人身损害赔偿的双重请求权并不有违保险法基本原则,相反,体现了对劳动者人身权的特别保护。  相似文献   

17.
《刑法修正案(八)》设置危险驾驶罪以来,迄今为止仍存在众多疑惑。本文认为危险驾驶罪“道路”的范围不仅包括公共交通道路,而且应该包括供不特定人、车等通行的非公共交通道路;“情节恶劣”需要从追逐竞驶的时间、地点、速度、危害结果、次数、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危险驾驶被告人取保候审期间脱逃又主动归案不能认定为自首;危险驾驶罪的共同犯罪不仅包括对向型的竞驶行为,还包括行为人一方以竞驶为目的而实施的追逐竞驶行为以及组织、教唆危险驾驶的情况;另外,对于危险驾驶罪的缓刑,可以有限制的适用。  相似文献   

18.
"十二五"期间,乐山市要继续坚持走"生态兴产业、产业促生态"的林业发展道路,切实抓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三项林业重点工程;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加快林板、林纸、林化工、生物能源四大林业支柱产业发展;切实做好统筹区  相似文献   

19.
从各国对董事竞业行为的法律规定来看 ,虽然大都对董事的竞业行为予以禁止 ,但范围大小不一 ,宽严程度不同。我国公司法对董事竞业行为采取了绝对禁止的态度 ,不尽合理。对于不损害公司利益的竞业行为 ,公司法应明确规定 ,经股东大会的许可 ,董事可从事本公司有竞争关系的活动。  相似文献   

20.
劳动合同法草案在竞业限制方面缺少对恶意解雇的处罚和限制,使其可以恶意捆绑人才;对劳动者不履行竞业限制义务的,也不区分劳动者有无过错,硬性规定高处罚,无法使竞业限制真正发挥作用。所以,笔者认为,在劳动者受到显失公平待遇或用人单位违反竞业限制务款时,竞业限制自行终止;用人单位恶意解除合同的,可以减免竞业限制责任,以贯彻同时履行、对价限制以及比例性原则,从预防违约入手,综合考虑竞业限制与双方过错的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