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等奖1.《没有酒席的"学子宴"》,作者:王耔人2.《一次检验作风的"突击考试"》,作者:李宝3.《办"好事"也得守规矩》,作者:刘德璋二等奖1.《一堂特殊的"党课"》,作者:李长本2.《特殊的"党纪讲习所"》,作者:姜继龙3.《二叔的"弯弯绕"》,作者:隋星4.《令母亲释然的"获得感"》,作者:宋丽华5.《提神的"金铃"》,作者:万弟娟6.《两代老板的不同"命运"》,作者:姜秀华7.《这样的会议记录"有态度"》,作者:兰天  相似文献   

2.
王金根 《求实》2001,(8):30-32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以解决党政干部"能下"为工作重点.一、党政干部"能下"的重要意义.二、党政干部"能下"的有利条件.三、党政干部"能下"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3.
批"反冒进"与党内反"右派" 1958年的"大跃进",是以反"反冒进"开路的.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建设是"多快好省",还是"少慢差费",是两条路线.前者是马克思主义路线,后者是非马克思主义路线.反"冒进",是非马克思主义.按照斯大林的逻辑,党内斗争是党外阶级斗争的反映.毛泽东得出结论说,反"冒进",是政治问题,离资产阶级右派只有50米远了.如果说周恩来、陈云等领导人只是受到了毛泽东的严厉批评,那么省一级领导人被打成"右派"的,却不在少数.  相似文献   

4.
话题背景: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2008年11月22日,由湖南省株洲市委、市政府主办.历时四个多月的株洲市"80后"优秀青年干部"海选大赛"落下帷幕.比赛采用了类似"超级女声"的竞争方式,将优秀青年纳入后备干部人才库.近年来,类似株洲"海选干部"的各种"选人新政"不断涌现.赞成者认为,这种做法将"伯乐相马"变成了"赛场选马",是"民主的生活化":而反对者则认为.干部海选不过是新瓶装旧酒."政治的娱乐化"而己.围绕这一话题.本刊特邀青年学者马坤和组织工作干部刘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作为领导干部应如何保持良好形象?我认为,当注重"九忌". 一忌话太大.有的领导干部喜欢说大话.一是上任伊始话太大,匆忙表态在任期内要干几件"大事"、"实事",说得"天花乱坠",可几年下来,往往是山河未改、面貌依旧.二是吹嘘"政绩"话太大.年终总结或述职时,夸大工作成绩.明明是"芝麻",硬说是"西瓜".三是吹嘘"关系"话太大.拉大旗做虎皮,常在人前吹嘘自己的关系面如何"广"、关系网如何"硬"、和某某人关系如何"铁".其实这种炫耀只是掩饰内心的空虚而已.  相似文献   

6.
关于加强对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监督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炳华 《唯实》2004,(3):61-63
对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的活动不仅可以进行监督,而且必须进行监督.要对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的活动实行有效监督,必须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突出监督重点,加强对"危险对象"、"危险事件"、"危险时期"、"危险地方"的重点监督.二是健全监督机制,实施全方位监督,形成严密的监督网络.三是加强干部思想教育,提高内在素质,增强自律意识.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省农业正从"数量"向"质量"转化,从"传统"向"现代"转化.现代农业要腾飞,离不开农业科技的翅膀.   其一,农业从"量"到"质"的转化要靠科技.……  相似文献   

8.
二度复出的邓小平来到韶山,令接待方"拿捏"不准 1973年 10月 19日,一辆老式的乳白色"吉姆"牌轿车驶进了宁静的韶山冲.轿车停稳,从车里走下一位个子不高、神采飞扬的长者.他就是刚刚被毛泽东"解放"出来、重新委任为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邓小平是送一位重要外宾到桂林,返京路过长沙时突然决定来韶山看看的. 接到邓小平来访的消息,韶山方面召开了一个会议,安排邓小平访韶事宜.会议开得很长,意见分歧很大.围绕以什么规格接待这位副总理发生了争议.但是,争论双方都有这种感觉:无论用什么规格接待邓小平,都会承担一定的风险.他们于是制定了一个"不冷不热"的接待方针.但是,究竟"冷"到哪种程度,"热"到哪个境界,让这些人"拿捏"不准.好在长沙方面首先做了示范:让邓小平坐过了时的"吉姆"轿车访韶.他们对邓小平解释说,其他车辆都已派出去了.这种车, 1959年毛泽东到韶山来时坐过.此时,国产的高级"红旗"轿车早已代替了它.平时,即使是一个军级干部坐"红旗"轿车也早已是司空见惯.长沙在派车方面为韶山做了暗示.  相似文献   

9.
"信用宁波"建设也要做到"软硬"结合.文章指出"信用宁波"建设的新途径包括"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后者包括制定总体建设规划、评估指标体系、个人信用征信制度,职业信用评估体系以及信用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0.
为了"摆平"某上级机关.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一掷万金,出手阔绰.可问题仍没"摆平",120万元却被骗子收入囊中.最终,官儿没了,人栽了.听起来,似乎是天方夜谭. 无独有偶,王怀忠的"同乡"、"同志"兼"同职"--原副省长何闽旭,竟如出一辙,且青出于蓝胜于蓝.只不过,他是为了能使自己官运亨通.  相似文献   

11.
现在,"跟踪问效"用在干部考核上,使用的频率是比较高的.与"跟踪问效"同时使用的,还有诸如"跟踪问绩"、"跟踪问论"、"跟踪问学"等等,可以视为"跟踪问效"的派生物.应该说,这些"跟踪",对于全面准确地了解干部都是管用的.不过,我觉得还应该再加上一"跟"--跟踪问责.  相似文献   

12.
"耻"一直是传统文化中传之久远、受人重视,并以之作为行为准则之一的.早在春秋时,齐国大政治家管仲就提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的治国要领.孔子曾标举"行己有耻","有耻且格"等等作为教导学生修身的标准.《中庸》中的"知耻近乎勇"则把"耻"提到一个较难达到的境界.因为必须有勇气才能知耻.孟子说:"人不可以无耻"、"耻之于人大矣".并且把它作为一切悖礼犯法行为的根源.孟子云:"无羞恶之心,非人也."顾炎武也曾说:"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一个讲究"诚实守信"的社会,传统的儒家"诚信"文化具有浓厚的社会基础.诚信文化,不仅渗透于个人"修身"、"齐家"方面,而且也是"治国"、"平天下"的基本要求.千百年来,诚实信用已形成中国社会道德标准,成为社会民众、社会贤达的处世原则.  相似文献   

14.
肖昌荣案值得人们从法律和道德层面进一步深思.肖昌荣以"管理费"、"年检费"的名义收取了20.4万元.他以为收取这些"费用"不违法更构不成犯罪.提起公诉前,在对以"管理费"、"年检费"名义索取的20.4万元如何定性,检察机关内部也曾产生过分歧意见.……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郑忆石 《学习论坛》2006,22(1):10-13
和谐社会的构建取决于政治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必须"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党对建国以来执政经验的反思和总结.政治文明集中体现人民民主,是基础与目的、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政治文明建设体现"以人为本",需要处理好民主与法制、"官"与"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文革"时期红卫兵的形形色色的"革命造反"运动是从"破四旧"开始的.由于置身在全国"文革"大背景下,福建红卫兵"破四旧"运动具有全国红卫兵"破四旧"的共同色彩.通过对福建红卫兵"破四旧"运动的考察,探析红卫兵"破四旧"运动的一些典型特征,对中国国民具有深刻的反思意义.  相似文献   

17.
前些年,笔者曾以县委书记的身份组织过两次县级党代会和人代会的选举.那时候,上级党组织确定的候选人"高票"当选而其他"陪选"人员只得寥寥数票的情况司空见惯,但是,得"满票"的十分罕见,一票不得的也几乎没有. 近年来,这种状况发生了悄然变化.2006年,笔者参加了二十多个县(市、区)的换届选举专项巡视工作.在这些地方,得票率超过95%的"高票当选"者明显增多,而且出现了一批得"满票"和得"零票"的候选人.2011年,笔者已经退休,但听同事们说,在新一轮的换届选举中,得"满票"和得"零票"的人数比上次还要多.  相似文献   

18.
风雨小靳庄     
生长在20世纪70年代的人,很少有人不知道小靳庄的.这个小村庄因为能唱样板戏,搞赛诗会而闻名.它成了江青的"点"后,在全国广为宣传.后来又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中大出风头,江青还把外宾带到小靳庄去参观.粉碎"四人帮"后,小靳庄的所谓"经验"受到批判.改革开放后,小靳庄重新崛起.那么,这个本不知名的小村庄,经历了怎样的风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庄浪县在"实"、"干"、"创"三个字上下功夫,狠抓作风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创"实"绩民为主体.以民为本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庄浪县从不断增强民本意识着手,从两个方面抓好作风建设.一是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为人民办实事、好事.  相似文献   

20.
论先秦儒家"孝忠"观中的"谏诤"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谏诤"思想是先秦儒家"孝忠"观的一个重要内涵.自孔子提出了"事父母几谏"和"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的主张后,曾子、子思、盂子各有侧重地继承并发挥了孔子的"谏诤"思想.曾子侧重于"谏亲",提出了"以义辅亲"和"微谏不倦"的谏亲原则;子思和孟子则侧重于"谏君",前者认为"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矣",后者则阐发了"反复谏"的观点.荀子综合了孔、曾、思、孟的"谏亲"、"谏君"思想,提出"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的主张,把先秦儒家的"谏诤"思想发展到了顶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