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来到英国,第一个感觉,便是觉得英国人很“傻”。 如果你走在街上,不小心撞上了英国人,对方会很抱歉地说一声:“Sorry!”好像是他碰了你一样。 如果你买了东西,拿回家后,忽然又不想要了,无论你买了多长时间,只要没有污损,都可以拿回  相似文献   

2.
胡质、胡威父子,是三国、西晋时的重臣要员,在当朝和中国历史上都以清廉而闻名。有一次.晋武帝问胡威:“你和你父亲相比,谁更清廉?”胡威回答说:“我不如我父亲。”武帝又问:“你父亲哪些方面超过你呢?”胡威回答:“我父亲清廉,但唯恐别人知道,我清廉,则生怕别人不知道。这就是我远远不如父亲的地方。”由此,清畏人知,便成为美谈和佳话流传下来,被视为清正廉洁的一个道德高地。  相似文献   

3.
陈黎 《党员文摘》2007,(4):40-40
她是一位警察的妻子.快要临产了。她拉住正准备出门执行任务的丈夫,说:“你今天陪我去医院做最后一次检查吧。别人检查都有丈夫陪着去.而我每次都是一个人。弄得旁人都怪怪地看着我。再说,我大着肚子一人去医院实在行动不便。你不知道。我每次挤公交车时多想有你在身边扶我一把.拿药时有你去排队,检查时有你扶进扶出……”她这么说着的时候。泪水已经在丈夫眼眶里打转了。  相似文献   

4.
如何走完三千二百万次一只新组装好的小钟放在了两只旧钟当中。两只旧钟“滴答”、“滴答”一分一秒地走着。其中一只旧钟对小钟说:“来吧,你也该工作了。可是我有点担心,你走完3200万次后,恐怕便吃不消了。”“天啊!3200万次。”小钟吃惊不已,“要我做这么大的事?办不到,办不到。”另一只旧钟说:“别听他胡说八道。不用害怕,你只要每秒钟滴答一下就行了。”“天下哪有这样简单的事。”小钟将信将疑,“如果这样,我就试试吧。”小钟很轻松地每秒钟“滴答”一下,不知不觉中,一年过去了,它摆了3200万次。——每个人都渴望梦想成真,而成功似乎远…  相似文献   

5.
安娜的作答     
从传媒上读到一则安娜作答的故事,感到很有些意思,就抄录下来,与大家共享。英国著名剧作家萧伯纳一次到莫斯科旅游,在街上曾与一位十分投缘的小姑娘聊了很久。就要分别时,萧伯纳对小姑娘说:“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你在街上和世界名人萧伯纳聊了很久。”小姑娘看了萧伯纳一眼,也学着他的口气说:“回去告诉你妈妈,你今天和漂亮的苏联小姑娘安娜聊了很久。”安娜的答话,令萧伯纳大吃一惊,马上意识到自己的自傲是不当的。萧伯纳颇有感触地说:“一个人不管有多大的成就或地位,对任何人都应平等对待,要保持谦虚。这是苏联小姑娘安娜给我的教训,我会…  相似文献   

6.
大仲马说:“爱一千次,每一次都真诚。”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爱若要有“一千次”,怕不太可能,好像也不允许你爱这么多。因此,善男信女们就盼望着“让我一次爱个够!”这是一种渴望还是一种奢望,真的说不清、道不白。林忆莲也曾非常真挚地演唱:“只是还有感觉,以为一切残缺,都能用爱解决。”若这样的话,“爱一千次”有可能,爱的理由却很痛楚。林忆莲接着说明因为是“除了爱,没有别的凭借”。所以,可以去“爱一千次”;所以,可以去“一次爱个够”。用彼证明此,大约在逻辑上是不能成立的。“爱一千次”,或者“一次爱个够”,最难分辨的男女真情是否可以如此,我无法考证,也无力去考证。然而,在家乡库鲁克塔格山脉马扎山口的戈壁沙滩上,我目睹了“一次爱个够”的绚丽,而那种绚丽的重复完全可以验证“爱一千次”也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7.
汪黎 《党员文摘》2009,(11):22-23
“甲壳虫”赢取芳心2001年,42岁的曾庆寅还是上海市某区房地产管理局的一名干部。一次聚会上。上海东方房屋拆迁公司老总王东成动员他说:“你已经40多岁了.还只是一般干部.再升职的可能性很小.不如辞职到我公司来,我保证你赚大钱……”  相似文献   

8.
在苏家坡期间,有一次,毛泽东发现闽西特委炊事员杨冬冬没有棉被过冬。床上只有一件蓑衣和一捆稻草,就拐弯抹角地与杨冬冬聊起了天:“大婶,你姓杨,我也姓杨,人家都称我杨主任,那我该称你‘姑母’才对了。我们是一家子人呢。”  相似文献   

9.
“你又把土豆放在冰箱的第二格,我说过无数遍,那是放鸡蛋的地方,这让人无法忍受,我要跟你离婚。”英国男士阿尔伯特无法忍受新婚妻子艾莉斯的习惯,冲动地提出离婚,但他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按照1996年颁布的《英国家庭法令》,夫妻离婚的唯一理由是“婚姻已近破裂并已经无可挽回”。而彻底破裂的标准是阿尔伯特夫妇至少有一个人站出来,向法庭声明他们的婚姻已经“无可救药”,要求协议离婚。  相似文献   

10.
当今海内外学者对发生于70年前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影响,特别是“五四”思想先驱者们对中国文化传统伦理冲决的评估,展开热烈的争鸣。我认为,无论如何评说是非,而只有历史地对待历史上发生的事件的是与非,才是最公正的裁判。一、历史的功绩:第一次发现了人在一定意义上说,五四运动,是伦理启蒙的壮举;“五四”精神,是反文化伦理传统的  相似文献   

11.
袁浩 《奋斗》2009,(8):60-60
近读一篇报道,发人深省。说的是在一次大会上.一位县委副书记含着眼泪说.端午节他回家的时候,母亲说了一句令他非常吃惊的话:“儿啊,妈不盼别的.只盼你能平平安安地退休。”这位县委副书记不禁问道:“妈,我才30多岁,怎么就说退休呢?”母亲沉默了一会儿说:“你看电视上.有多少当官的都出事了,我是怕你把握不住呀。如果你贪污受贿,当了贪官,那可给全家人都带来灾了!”母亲的话,深深地震撼了这位县委副书记。  相似文献   

12.
建设“中国第一山”,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它给乐山人带来了一次思想大解放和观念大更新。乐山人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建设“中国第一山”,是乐山发展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是推进乐山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龙头工程”!基于这种认识,乐山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旅游区工程建设全面展开。打造峨眉山至乐山大佛精品旅游线路,是建设“中国第一山”的开局硬仗。这一仗沿途需拆迁破旧房屋42.19万平方米,涉及拆迁户3253户。2003年8月,四川省在乐山市举行了首届旅游发展大会此前乐山人刨造了惊人的“旅发会”速度:短短50多天,投资1.61亿元,对峨眉山——乐山大佛之间的旅游精品线路进行了综合整治,共拆迁破旧危险房屋近40万方米。在乐山人眼里,建设“中国第一山”并非一句空话,他们用淳朴的语言行动,给“第一山”建设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严复是我国清朝末年的思想家和翻译家,早年曾留学英国。一天,他正在一艘英舰上,猛地海风大作,四周卷起一道道白色水柱。英舰舰长为了显示威风,命一士兵冒着狂风爬上旗杆挂上英国旗,然后对舰上几个异国人傲慢地说:“只有我们大英帝国的士兵,才能在十八级狂风中勇敢地爬挂旗杆!”他的话刚落音,严复就迎着大风,爬上旗杆拉下英国旗,然后把英国国旗放到舰长面前说:“你们挂得上,我取得下,取得下,当然也挂得上,舰长你以为如何?”那英国舰长目瞪口呆,一时语塞。严复勇取英国旗  相似文献   

14.
我们已经进入一个信息爆炸与竞争激烈并存的时代,学习已成为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条件之一。要学习就离不开思考,而在学习中学会思考,勤于思考,恰恰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思考,顾名思义就是思索、考虑之意。据资料记载,最早完成原子弹核裂变试验的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一天晚上走过实验室,当时已经很晚了,见他的一个学生依然伏在工作台上,于是进去问道:“这么晚了,你还在干什么?”学生回答说:“我在工作。”卢瑟福问:“那么你白天都在干什么?”答:“我也在工作。”卢又问:“你早上也在工作?”学生答:“是的。”于是,卢瑟福提出这样一个…  相似文献   

15.
徐平欧 《湘潮》2012,(11):1-1
“你是哪里人?”平时有人问我时,我总是自豪地说:“湖南平江人,彭德怀起义的地方。”“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离开家乡56年了,我时时刻刻都在思念家乡,虽然在2002年初夏曾回过一次老家,但到现在又整整10年了。今年身体欠佳,从南京转到武汉疗养,这期间更加剧了我的思乡情,几回回梦里回老家,几回回思乡梦当年。  相似文献   

16.
我发现我们许多中国人走地下通道,统统都是混乱地不分左右地走。你认为新加坡人怎么走?新加坡很简单,他们就派一个人站在地下通道里面维持秩序:“那个黑衣服的过去,我在讲你,我就在讲你,过去!”“那  相似文献   

17.
杨学武 《廉政瞭望》2004,(10):31-31
我“三生有幸”,出生地有两大历史名人:一位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一位是“中国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昭君。本来按现行行政区划,屈原是湖北秭归县人,昭君是湖北兴山县人,而我的出生地是兴山县,因此不能“脚路两只船”与他俩“攀亲”:但在西汉时期,兴山和秭归都同属一州,名为归州,于是我在“时空隧道”里“开历史倒车”,就能够“傍”上这两位大名人了。  相似文献   

18.
小辣椒     
《先锋队》2004,(7)
队列操练一批新兵入伍不久,一次在进行队列训练时,教官不停地喊口令:“向左转,向右转,向后转……”这时一名新兵走出了队列。军官忙问:“你要上哪儿去?”“我要去歇会儿,等你决定好我们到底该朝哪个方向转,我再回来。”《论语》新解孔子是世界上第一个开补习班的人,不仅有教无类,连补习费多寡、可享受到福利也都规定了:三十而立:交三十两者只能站着听课;四十不惑:交四十两者可发问,直到你没有疑问;五十知天命:交五十两者可知明天小考之命题;六十耳顺:能出得起此价格者,老师可以讲些你喜欢的话给你听,让你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上课要躺要坐或来…  相似文献   

19.
周建波 《廉政瞭望》2011,(13):52-53
设想一下这样的场景:你被某人“空降”到一座孤岛上,随身携带了一袋谷种和一些菜种,还有一只小鸡。某人对你说,“现在,你的食物得靠你自力更生了。我知道你以前没种过庄稼,也没养过鸡,但是我绝对相信你有这个能力。”然后他坐船走了,剩下你一个人孤零零地在孤岛上谋生存。  相似文献   

20.
总有一个名字让你第一次听到就再也不会忘记,总有一个地方让你第一次触摸到就会不由自主地对它依恋,这是一位作家有感而发的话。近日,我走访了被称为祖国中西结合部的一片古老、神奇而又充满希望的土地——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尤其是在州府恩施市内逶迤流淌的清江两岸,命名“亲水走廊”的路上漫步,更使我获得了这样一种难得享受。想起《论语·子路》:“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悦),远者来。”(意为附近的人得到好处而喜悦,远方的人闻之而前来归附。)身处此时此景不正是“近悦远来”的绝好印证吗?清江是湖北省境内最大的一条长江支流。流经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