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荆合楚 《前线》2009,(6):63-63
从2008年下半年起,由美国次贷危机演变而成的国际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受此影响,我国进出口贸易下滑,经济进入下行。面对困难局面,我国政府明确提出要千方百计“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并推出一系列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一般来讲,国内需求包括投资需求、消费需求。而谈及投资需求、消费需求,通常会遇到投资率与消费率这两个概念。那么,什么是投资率和消费率?它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它的变化又能说明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2.
问:编辑同志,您好!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央政府近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特别强调要扩大内需;同时,中央号召全党要继续艰苦奋斗,厉行勤俭节约。怎样正确认识和把握扩大内需与勤俭节约的关系?江苏读者:陈明亮  相似文献   

3.
问:编辑同志,中央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已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都是什么?是否收到了成效?希望请有关专家给予解答。  相似文献   

4.
张弥  孟耀 《学习月刊》2011,(2):22-2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需求的增长最终仍然需要依靠消费的增长来实现,因为其自身不可能成为经济增长真正和持久的拉动力量。没有消费需求增长的支持,投资需求增长形成的新增生产能力将会大量闲置,不论是投资需求拉动的经济增长还是投资需求增长本  相似文献   

5.
《新湘评论》2009,(8):12-12
在国际金融危机蔓延的“寒冬”中,湖南经济逆势上扬,充分显示了推进“一化三基”战略的成效和威力。  相似文献   

6.
当前,在我国经济领域中一些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中国的经济体制转轨过程是否完成?我国消费市场长期低迷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我国资本市场的完善是否继续需要借助国际资本市场的外力助推,等等,人们对此莫衷一是。为此,本期刊发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的文章,以期对大家更好地认识此类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从国际金融危机看国有经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合理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为什么会从美国大规模爆发?我国成功应对金融危机与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有何关系?吴强在《从国际金融危机看国有经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合理性》一文中认为,在新自由主义影响下,美国的私人垄断资本尤其是金融资本对经济的控制力极大增强,其掠夺性扩张更加有恃无恐,而政府则对其放松甚至放弃监管,为危机的大规模爆发埋下了祸根。我国能够应对金融危机的考验,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国有经济功不可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充分认识国有经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合理性,增强搞好国有经济的信心,通过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增强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控制力。  相似文献   

8.
从2008年下半年起,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实体经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众多企业受到严重冲击,大量的工人失业。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政府采取了“保增长、保就业、保民生”的行动。并在此过程中促进了社会政策的发展。认真总结此次应对金融危机而带动的社会政策行动,分析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的社会政策议题,对我国社会政策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持续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对青海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对农牧业农牧区发展的;中击不断显现。我省保持农牧业稳定发展、农牧民持续增收的难度明显加大。  相似文献   

10.
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全省经济改革的“试验区”和“排头兵”,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创新发展模式,面对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沉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坚定信心、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共克时艰,充分发挥了园区的窗口、示范、辐射和产业集聚效应,  相似文献   

11.
周慕冰 《求是》2012,(11):31-33
加强和完善银行监管,是银行业科学发展与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永恒主题。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监管组织和各国监管当局进行了比较深刻的反思,提出了一系列旨在加强和完善银行监管的新理念、新措施。中国银监会始终坚持创新监管理念和措施,推动银行业在改革中稳步前行,不仅成功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而且实现了自身稳健经营,支持了实体  相似文献   

12.
美国金融改革法案所带来的希冀与期待,似乎已将此次金融危机的阴影渐渐驱散,其问"危险"如何积聚、爆发,监管者如何反思、应对从而将其转化为制度突破的"机遇",为我们提供了观察和校验金融法治的典型范本:金融业务的原理在于将资产转化为资本,而逐利动机下的金融操作会使得资本过度偏离资产,造成风险累积,只有深化金融监管的专业性,加强中介机构的诚信建设,倚重投资者的市场监督能力,才能构建起有效的危机防范机制,从而加强和完善金融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3.
制定十二五规划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这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的一个最为鲜明的特点,对苏州总结十一五的科学发展,进而谋划十二五的科学发展,推进经济战略转型,实现苏南模式升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陈德铭 《求是》2012,(20):23-25
党的十七大以来,全国商务系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等一系列重大挑战和突发事件考验,有力推动了商务领域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积极贡献。一、商务事业实现新跨越过去5年,国际经济形势跌宕起伏,金融危  相似文献   

15.
王海文 《探索》2008,1(2):139-143
资本家的本质已在<资本论>中被深刻地揭示出来.只要资本存在,这一本质就不因外部环境和形象的变化而变化.与古典资本家相比,当代资本家的形象有所改观,但是不能由此否定其凭借生产资料所有权进行剥削的实质,也不能将资本家简单地理解为经营资本的专门家.中国新生的资本家有着与国外资本家同样的本质,但是由于其产生于社会主义社会,因此受着公有产权的制约和引导,发挥其历史进步性的一面,以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  相似文献   

16.
自党的十七大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每年都发布关于中国经济研究热点的报告。该机构2010年的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排在前10位的分别是:经济增长与发展、资本市场、"三农"、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收入分配与收入差距、货币政策、对外贸易与贸易政策、自主创新、低碳经济、区域经济发展(见2011年1月27日的《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17.
自二战以来 ,美国通过军事干预或施加外交压力解决国际政治问题 ,也凭借美元的优势解决世界经济和货币问题。美国以其雄厚的综合实力奠定了在全球的霸主地位。1999年1月1日 ,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正式启动 ,从多方面对美元的霸主地位形成了挑战。美元不会甘心退出历史舞台。二强相向 ,是竞争还是合作?本文试从科索沃危机看欧元与美元的关系。一、欧元是美元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欧洲货币联盟建立后 ,欧元区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贸易集团。“首批加入欧元区的11个国家的人口达到2 9亿 ,超过美国 ,使得欧元区内部统一大市场…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对国企改革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比较研究,提出了业已在部分地方探索试验、以"确权"和"市场化"为主要目的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需要防范四大风险:一是产权改革过程中偏离产权主体利益的风险;二是改革过程中出现两极分化和农村社会阶层对立的风险;三是产权改革成本难以分解的风险;四是集体资产监管缺位的风险.由此提出防范风险的建议:改革必须坚持以诱致式制度变迁为主,保持制度变迁趋向与参与主体利益取向的一致性;必须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制度,促进农民以组织化的形式参与土地产权交易;必须努力构建农村制度变迁中的成本分解机制;必须实行行政与经济职能分离.建立有效的农村集体资产监管机制;必须坚持因时因地制宜原则.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针对决策问题的不同性质和特点,对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出了分类操作的思想:“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广泛集中民智,使决策真正建立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之上。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要广泛征询意见,充分进行协商和协调;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要认真进行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对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要实行公示、听证等制度,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建立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健全纠错改正机制。有组织地广…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总书记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第一次把党的先进性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重大课题提到全党面前。2006年1月6日,胡锦涛同志又在中纪委第六次全会上指出:“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是我们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我们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干部群众的殷切愿望。我们一定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局出发,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战略高度出发,顺应广大干部群众的愿望,坚定不移地把反腐倡廉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