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沙丘》系列是科幻作家弗兰克·赫伯特的传奇代表作,入选了美国亚马逊"一生不可不读的100本书"、BBC"英国百大受欢迎图书"、美国国家公共电台"百大科幻·奇幻小说"等几乎每一个"不可不读"的书单;摘得《轨迹》杂志"20世纪科幻小说"桂冠,是同时获得雨果奖与星云奖的作品,科幻小说的至高经  相似文献   

2.
正每个"一生必读"的书单上都有《沙丘》,科幻小说史上的必读经典。它入选了美国亚马逊"一生必读的100本书"、BBC"英国全民喜爱的100本书"、美国国家公共电台"科幻·奇幻小说TOP100"等多项榜单,是首部同时获得雨果奖与星云奖的作品,摘得《轨迹》杂志"20世纪优秀科幻小说"桂冠。《沙丘》在科幻文学中的地位就如同《魔戒》在奇幻文  相似文献   

3.
乔布斯的老师是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礼伟 《南风窗》2011,(22):59-60
布兰德是科技乌托邦的坚定信仰者,他说,"我们如同众神,我们不妨越来越擅长做到这一点",认为拥有科技利器的人们可以像神一样无所不能。顾城则说"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这是更高的东方精神境界,非美国人布兰德可比。BBC在播送悼念发明家史蒂夫·乔布斯的新闻专题时,  相似文献   

4.
本月之最     
最匪夷所思的炸弹美国防部一直考虑使用各种各样的非致命性的化学武器,以达到瓦解敌军士兵纪律和士气的目的。据英国BBC近日报道,美军正在研究制造一种“骚扰性的非致命化学武器”,它产生一种引起性欲的化学物质,从而瓦解  相似文献   

5.
周边风云     
《南风窗》2010,(2):12-12
<正>伊朗列国际组织黑名单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伊朗当局1月5日宣布,禁止与60多个谴责伊朗当局的国际组织有联系,并列出一张黑名单,其中包括BBC、VOA和其他有波斯语业务的国外传媒机构,禁止他们的节目在伊朗境内  相似文献   

6.
这本是亲情浓浓的大家庭。河南省郑州市一家姐弟五人手足情深,相扶相携长大成人,先后幸福地成了家。然而,一家人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个家庭的幸福与宁静有一天会因大姐20岁的女儿插足姨妈家庭而  相似文献   

7.
经过"英国学派"有意识地利用和阐释,奥克肖特的"公民联合"理论提供了现代国家在建构国际社会规则时可能具备的条件;而将现代国家作为基本单位,以构建国际社会的规范性,正是"英国学派"的核心论题。因此,奥克肖特思想被"英国学派"视为其理论基础的一部分并非偶然,更重要的是,"公民联合"理论展示出现代个体在想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给当今国家间关系带来的困难和机遇,这切中了"英国学派"需要面对的理论难题。因此,在该学派不断回应和阐释奥克肖特的过程中,可以获得一个审视"英国学派"发展道路及其理论前途的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8.
《南风窗》2016,(1)
正在伦敦读书那一年,我跟一个叫哈希特的印度小伙子做了一个学期的室友。我比较好奇普通印度人对英国的看法,问他,英国对印度殖民了那么久,还残酷镇压过印度人民的反抗,印度人对英国就没有一点怨恨情绪吗?他说不会,理由是:英国虽然殖民了我们,但也统一了我们,印度原本连共通的语言都没有,是英国人的征服和统治把印度变成了一个统一的国家。这跟普通中国人对日本的看法是非常不同的。在中国,少数人的确有"媚日"情绪,但这种论调是没市场的,在公共空间里会遭到"老鼠过街"般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朝阳区总工会结合朝阳阶段性特征,制定了涉及机关机构、党群共建、组织建设、基层基础、重点工作改革、方式方法创新6个方面18条改革措施。一人双岗,部门瘦身。参照全国总工会、北京市总工会机构改革,调整成立社会联络部,编制、职数不变,机关职能部门由8个减为6个,事业单位由3个减为1个;推进专职干部"一人双岗",  相似文献   

10.
陶短房 《南风窗》2014,(17):66-68
<正>利比亚温和原教旨派、世俗自由派、极端原教旨派三足鼎立,让"一人一票"无法产生强有力的政府。两年过去,各路豪强依旧拥兵自重,割据称雄,政府、议会和政府军则徒具形式。8月4日,一艘英国战舰悄然停靠在利比亚首都的码头,不停地将英国侨民接上军舰,准备疏散到利比亚以外更安全的地方。这艘英国战舰的出现,标志着迄今在利比亚撤侨问题上态度最保守的西方国家—英国,也开始改弦  相似文献   

11.
读者     
《南风窗》2008,(19):10-10
体育事业的"瘦身"与"补钙"(2008年第18期《拿什么送别举国体制》)在体育领域里,中央有国家体育总局,各级地方有各级的体育局。各种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都要围绕体育总局资源指挥棒运转。把竞技体育当政治事业办,从国际赛事上的"为国争光"到国内赛事中的"为各省市争光",获得了巨大成功,并且在提升民族自豪感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与竞技体育同处在"体育事业"中的全民体育,则因为不容易出形象工程和取得政绩,而受到了默契的共同忽视。我们经常看到的不需要多少投人的众人扭大秧歌、踩高跷、打太极,也许,更能反日央中国的体育现状。  相似文献   

12.
刘成 《当代世界》2019,(9):23-29
英国"脱欧"公投引发了英国主权与欧盟超国家治理之间的矛盾,英国的外交政策与国际发展之间的联系将变得愈发紧密,并牵动英国、欧盟与北约等多边关系的走向。"脱欧"后的英国对国家的掌控将有所加强,但其在欧洲和全球的地位和影响力将遭受挑战。英国"脱欧"是其传统对欧政策和现实政治交织的产物,"脱欧"公投呈现出英国地域、阶层和族群的差异性。英国政党的对欧政策不能完全违背传统对欧政策的"孤立主义"原则。英国未来将面临诸多调整,成功与否取决于政党能否达成共识,并使其成为真正符合"人民意志"的期待。回归历史与传统则是英国发展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13.
谢文 《南风窗》2011,(19):12-12
年轻人闹事,在英国原本就有前科,每次也是打砸抢烧那套一个不差来一遍。但是没必要过度恐慌,因为那些人不是要推翻政府,只是在社会问题堆积到一定程度时,想方设法总要"发泄"一下。一个人若有些体虚,时不时发个青春痘或是疹子,总比拖到不治之症无医可治要好得多。况且,英国的社区暴乱,往往发生在经济衰退导致失业与政府减支之时;  相似文献   

14.
郝倩 《南风窗》2011,(19):12
年轻人闹事,在英国原本就有前科,每次也是打砸抢烧那套一个不差来一遍。但是没必要过度恐慌,因为那些人不是要推翻政府,只是在社会问题堆积到一定程度时,想方设法总要"发泄"一下。一个人若有些体虚,时不时发个青春痘或是疹子,总比拖到不治之症无医可治要好得多。况且,英国的社区暴乱,往往发生在经济衰退导致失业与政府减支之时;  相似文献   

15.
《南风窗》2016,(14)
正4天内相继在美、英发生的惊世枪击案,分别距美国大选近5个月和英国脱欧公投一周时间,可以说,对两国今后的发展道路选择,都别具影响。虽然英国枪击案的受害者仅一人,但她是1/4个世纪以来英国首名遇害的现任议员(工党新科国会议员,"为了叙利亚"议员联盟负责人),且遇害前一天还在泰晤士河上开一艘小船,反击当天英国独立党党首的河上"脱欧"宣传,所以极右翼白人枪手制造的这次血案,其反作用力拉抬"留欧"支持率多达9个百分点,令后者一举摆脱新近的民调颓势。  相似文献   

16.
GDP大博弈     
贾晋京 《南风窗》2014,(5):51-53
<正>GDP广受关注的部分只是一个数字,但数字背后的体系却异常复杂,GDP的运用是世界治理策略的大博弈。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二,然而一种困扰同时存在:为什么世界第二的GDP规模没有给中国人带来经济强国的感觉?19世纪的英国可以用机织的廉价"洋布"使中国手工生产"土布"的农户纷纷破产,让中国人对何为工业有了直观印象,也留下了沉痛的历史记忆。兔走乌飞,时至今日,英国工业早已衰落,能够用机器化大生产制造出世界上最多种类、最廉价工业产品的国家是中国,为什么英国仍是发达国家,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17.
谢奕秋 《南风窗》2013,(13):10-10
美国发明家、外交家富兰克林讽刺"罗马教会是一贯正确的,而英国教会是永远不会错"。以此反观美国的开国之父们,亦非无可指摘。"以身许国"的华盛顿,在针对英国的"预防性媾和"政策激起民意反弹时,选择了急流勇退,成就了总统两届到头的不成文惯例。但他早年错误伏击了一支法国外交使团,有生之年对奴隶制的默认,乃至在总统府蓄奴,都不难让人抓到把柄。亚当斯的短短一届总统任期避免了  相似文献   

18.
有些英国的底层民众好像不大懂得"人死为大"的道理,在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去世后,在伦敦、布里斯托、利物浦、格拉斯哥等地都出现了集会,"欢庆"撒切尔夫人的死亡。他们喊得最响亮的口号是,"那个婊子死了!"(The Bitchis Dead!)围绕葬礼,仍旧是抗议和争议不断,数人因此被捕。一首名为《叮咚!那个巫婆死了》(Ding Dong!The Witchis Dead.)的歌也被"顶"上了排行榜的前列。  相似文献   

19.
国际     
《南风窗》2013,(19):21-21
周边越南规定网络禁议时事据BBC报道,越南一项有关网络控制的法规9月1日正式生效。该条法律禁止网民在社交网上讨论时事。这项被称作"72号令"的法规规定,博客和社交网站上不能用来分享新闻性文章,只能用来分享个人信息。今年以来,包括博客作者等在内,已有数十名越南活动人士被判从事反政府活动。  相似文献   

20.
当代西方人对西藏的高度关注和热情不仅是政治因素和媒体宣传的结果,还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和心理根源,即一种历史上形成的"西藏独立"形象。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英国为实现在中国西藏地区的政治目的,在文化和观念上精心制造了这一虚假形象,并通过占霸权地位的文化传播系统在全球加以扩散和传播。"西藏独立"形象强烈深刻地影响了西方人的西藏认知和想象。辨清和破除英国人在文化和心理上制造的种种关于西藏的虚假形象和观念是国内学者极为艰巨的一项学术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