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丽娜 《前沿》2013,(19):159-161
社会心态培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任务.大学生拥有良好的社会心态对于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生积极健康社会心态的培育,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引领,根据大学生心理、思想和生活的实际,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重视大学生自我心态调适,增强大学生自我调适的意识、掌握自我调适的方法、提高自我调适的能力,主动自觉地养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相似文献   

2.
青年大学生往往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弄潮儿",扮演着社会的先行者与精英的角色,成为社会进步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和社会基础。在对北京、武汉和广州三地大学生社会心态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当代大学生社会心态的特点,探讨影响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因素,研究表明,在当代大学生的评价以及教育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对当代大学生应多做正面评价,积极引导;重铸大学人文精神,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注重心理疏导,舒缓大学生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3.
转型期大学生的不良社会心态主要表现为:炫富心理作祟与仇富心理滋生,怀旧心理泛化与弱势心态萌生,焦虑情绪的纠缠与倦怠心态的困扰,对“体制内”的盲目迷恋与对政府公信力的非理性质疑.大学生不良社会心态的形成,与制度体制转型造成的利益冲击、文化多元化发展带来的价值冲突、主体意识不够成熟导致的认知困境以及网络媒体广泛应用的负面效应有一定的关联.为此,调适大学生的不良社会心态,对于和谐社会建设以及大学生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就业心态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心态失衡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转变大学生的就业心态,是解决当前我国面临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从大学生个人、高校、社会等多个方面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心态的转变,将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就业情况的好坏决定一个高校的发展,牵涉到千家万户,是社会各界都广泛关注的问题。在外界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观念和就业心态就成了大学生就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本文分析了农科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就业心态,并针对这些不良就业心态提出了合理的引导办法,以期对农科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端正心态、促成就业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依据湖北省辖区内6所高校的2006届毕业生择业心态状况调查结果,对比分析了农村与城镇、重点(部属)与非重点(省属)高校、贫困与非贫困三个对比组学生的择业心态,他们在就业前景、求职中最令人困惑的因素、就业能力和提高就业能力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心理倾向和表现,既有积极之处,又有消极之点;有良性心态,也有不良心理疾病。从政府、学校、大学生三个方面提出应对性策略。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改革的速度、广度与深度出现了参差不齐的局面。面对诸方面互不协调的局势及其对教育改革产生的消极影响,许多大学生产生了心理错位,对社会现实持有许多成见与偏见,呈现出种种心态误区。笔者根据对 512 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和与部分同学的座谈结果,就大学生的社会心态误区进行探析,为其调适矫正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公安现役院校作为公安现役部队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旨在培育出政治坚定、技能过硬、心态积极的学员。积极心态培育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全面细致分析影响公安现役院校学员积极心态形成的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使公安现役院校学员形成积极心态。  相似文献   

9.
孙慧  袁珊 《青年探索》2023,(4):45-54
大学生就业是当前社会的热点议题,除外部就业环境外,个体就业心态和职业选择是影响就业与否及就业质量的关键。基于对广州高校大学生的实证研究,本文揭示了大学生的就业心态与职业选择的个体化特征,主要表现为高校大学生择业时普遍存在焦虑心理;“先就业后择业”为第一选择,关注择业过程中的心理感受;薪酬待遇仍是择业首选条件,同时也注重个人发展空间;一线城市成为多数大学生就业首选,具有发展潜力的内地中小城市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增大;体制内单位最受青睐;“佛系”“躺平”未成为主流,拒绝“躺平”、合理“内卷”成为大学生职场工作理性选择;创业方面,以满足个人兴趣为导向的创业动机凸显。针对大学生个体化的就业心态和职业选择,本文从加强思想引领,养成健康择业心理;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开展全过程的就业创业教育;因势利导,积极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多措并举,提升大学生就业综合能力等维度提出促进高校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当前,随着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文化传播、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党员干部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一些党员干部的身份荣誉感、干事创业的拼劲、担当作为的干劲受到了一些影响。对此,应从思想层面、组织层面、制度层面入手,努力建构党员干部的积极心态,推动党员干部摆正工作态度、改善工作作风,通过担当作为、干事创业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