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下而上言之,中国宪政之路的第一步应是完善基层代议制度。基层代议制度是指乡镇一级代议制度。随着基层选举、代表和人大组织制度的完善,基层代议制度也会逐步健全。而随着基层代议制度的健全,整个代议制度就会逐步健全。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一步一步地向宪政迈进。  相似文献   

2.
刘燕 《学理论》2011,(29):19-20
代议制的核心价值在当今世界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同,从世界范围看,不同国家的代议制度不可简单摹仿,尽管其他国家的代议制度都有其独到之处,但它们能否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所吸收,则根本上取决于我国的具体历史条件。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体,要真正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把它的理论比较优势转化为实践比较优势。从中国国情出发,适当借鉴西方议会制为我所用的东西,为坚持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服务,以期使我国政治制度的设计既能体现中国特色又不失代议民主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7,(7)
作为代议制民主理论的集大成者,密尔在其著作《代议制政府》中详细论述了代议制政府的自身构建问题,对于当前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的代议制民主都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从密尔代议制民主的优越性,其代议制民主的折衷性,代议制民主的弊端以及代议制民主的基础对密尔的代议制民主理论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4.
赵燕 《民主》2004,(9):21-23
选举制度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的代表、权力机关常设机构的组成人员和其他国家政权机构领导成员的原则、方法、组织、程序等有关制度的总称。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民主选举,选出  相似文献   

5.
党内选举论     
实行党内选举,是判定政党具有民主性质的标志。马克思和恩格斯坚决反对那些排除民主选举的密谋性、独裁性的政党,他们在创建政党的实践中,坚决贯彻了政党的民主原则。党内选举充分体现了政党的民主性质,首先,保证了党的各级机构按民主制组织起来,各级干部都经由民主选举产生;其次,通过选举的方式,可以有效地破除和拒绝党的领导职务终身制。实行党内选举,必须适合于具体的国情和党情,无论是在民主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时期,都不能离开国情和党情谈选举。中国一定要立足于本国的国情和党情,创造党内选举科学的、可行的制度机制。建构党内选举科学可行的制度机制,包括五大制度机制,即:选举工作委员会制度,候选人提名和遴选机制,候选人竞选制度,差额选举和秘密投票规则,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制度。这五大制度机制,涵盖到党内选举的方方面面,在符合党章规定基本精神的前提下,增加了选举的合理的具体步骤、细节,且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先有协商民主,后有选举民主,全国人大召开后,人民政协继续存在,人大选举民主与政协协商民主长期共存、相辅相成、协同发展,从而构成了独具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民主形式。人大选举民主与政协协商民主的协同发展,既能发挥各自优势,又能弥补各自不足。推进人大选举民主与政协协商民主协同发展,能够实现刚性民主与柔性民主的相得益彰,能够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同部分群众特殊利益的完美结合,能够确保人民既有充分投票的权利又有广泛参与的权利,从而真正实现人民民主。  相似文献   

7.
代议制是人类政治文明共同的产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的议会制度共同遵循了人民主权、普选、法治等代议制基本原则,但以上基本原则在实际运行中又与其各自所依附的经济结构相联系.因此,从实质来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对西方议会制度的吸纳和超越.而这种吸纳与超越,在政治体制改革的今天,既是完善我国民主政治模式的资源,又是我国民主政治模式有待发展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地方人大贿选的本质是金钱政治、权钱交易,它给国家和社会造成的危害是严重的。衡阳贿选案是地方人大贿选中较为典型的案例,深刻地暴露出我国地方人大选举制度的设计缺陷,如候选人提名制度不合理、缺乏相应的竞选机制、监督机制和处罚机制不完善等。推进地方人大制度的健全和完善,要建立规范的代表候选人提名制度,扩大选民和代表联合提名候选人的比例;在选举中切实落实差额选举制度,引入正当竞选机制;健全监督机制,加大处罚力度。  相似文献   

9.
贺朝霞  鲁丽敏 《学理论》2011,(10):29-31
以选举制度的演进为视角,梳理中国共产党探索党内民主建设的历史发展过程,总结中国共产党运用协商民主理念对党内民主建设的实践探索及其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先有协商民主,后有选举民主,全国人大召开后,人民政协继续存在,人大选举民主与政协协商民主长期共存、相辅相成、协同发展,从而构成了独具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民主形式。人大选举民主与政协协商民主的协同发展,既能发挥各自优势,又能弥补各自不足。推进人大选举民主与政协协商民主协同发展,能够实现刚性民主与柔性民主的相得益彰,能够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同部分群众特殊利益的完美结合,能够确保人民既有充分投票的权利又有广泛参与的权利,从而真正实现人民民主。  相似文献   

11.
社区组织选举成为我国公民最广泛的民主实践 ,因此 ,保障选民的知情权 ,确保选民参与的有效性不但是社区选举中急待解决的一个理论问题 ,而且也是一个急需解决的实践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了选民知情权的涵义、内容及其实现途径。保障选民的知情权是维护选民的合法权益 ,确保选举结果权威性和合法性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作为对村民委员会选举状况的跟踪调查,本文的分析表明,与前两届相比,第三届村民直选的质量在江西和山西两地均有所提升。在各种社会性影响力中,县乡指导小组和村民选举委员会发挥着主导作用,而宗族的作用力并不明显。宗族对选举的影响,依然主要表现为选民投票的宗族取向。选举对农村社会的影响,正朝着促进和谐、团结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村民自发探索、顶层设计规划并借鉴他国经验的民主选举村干部的制度,成为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与实践,对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及乡村治理产生了重要影响.转型期的村干部选举,矛盾冲突始终夹杂其间.而执行乏力的选举制度、农民复杂的心理与利益诉求、村干部面临的现实诱惑,以及尚缺乏公共理性的文化土壤等诸层面因素,是造成困境的逻辑起点.再延伸些思考,就百年乡村建设的长时段来考察,这又是一个在新时代历史背景下,如何与时俱进地走出真正本土化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黄列 《团结》2011,(5):12-14
多年前,当西方兴起协商民主理论时,着实使我们的一些学者颇为激动。有人说,西方以选举为基础的代议制民主缺陷多多,所以连西方的理论界都不得不深刻反思了;还有人说,西方的选举民主走不通,还不是走到我们政治协商的路上来了吗?中国在1949年就实施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了,西方国家到现在还处于理论探讨阶段;更有一些学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以权威性和普遍性为基本原则,将选票转换为席位的政治机制,现代选举制度在其形成和完善的过程中,产生了极其深刻的政治和社会影响.相对于世界上其他的一些国家,菲律宾的选举制度具有自己的一些特点.本文将对菲律宾的选举制度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6.
选举制度建设直接关系到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实现,关系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关系到依法治国方略的贯彻实施。我国现行选举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制度规定过于分散,直接选举过于频繁且范围过窄,竞争不够充分,不尊重被提名人意愿,候选人介绍存在缺陷,选区划分制度不科学,选举程序不够严密,选举制度与代表制度存在冲突,代表结构比例要求与区域选举制存在冲突,救济和裁判制度不健全。选举制度建设需要顶层设计,通盘考虑,要以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不断提高人民当家作主水平为价值导向,走法制化道路。一方面要通过改革和完善选举立法,解决现行法律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又要有意识地进行实践探索和制度创新,回应公民民主法制意识的提高对选举制度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历来注重党内选举监督制度建设,通过党内选举监督制度确保党内民主政治生活的规范化。在新时代依法治国和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党内选举监督制度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主要表现为党内选举监督制度系统性、完备性、统一性不足,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协调和衔接力度不够,这些都直接制约了党内选举监督工作的效能。破解党内选举监督制度建设难题,必须立足于党内选举民主实践,深刻把握党内选举监督工作规律:改革和完善现有不合理的党内选举监督制度,构建符合党内选举需要的监督法规体系;强化党内选举监督法规的备案审查制度,建立党内选举监督法规的备案审查与国家法律备案审查衔接联动机制,实现党内选举监督法规与国家法律的衔接、协调和转化;充分利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契机,将党内选举纳入国家监察,通过制度强化选举监督效能,预防和遏制党内选举腐败。  相似文献   

18.
村委会选举中有种种的作弊手法,这种现象,是在利益的趋动并受到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影响下造成的,要消除作弊现象,需要创造公平的选举机制,特别应当建立选举监督委员会,并在各个选举环节上把好关.  相似文献   

19.
村委会选举中有种种的作弊手法,这种现象,是在利益的趋动并受到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影响下造成的,要消除作弊现象,需要创造公平的选举机制,特别应当建立选举监督委员会,并在各个选举环节上把好关。  相似文献   

20.
张磊 《学理论》2010,(1):36-36,128
选举制度作为民主政治制度的基石,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及思想文化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的产物。本文对新中国成立后的选举制度进行了梳理,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后各个时选举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