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生威猛,神武英勇;忠厚长者,铁骨铮铮。”功勋卓著的王震将军,身后留下了一串串生动的故事。《悠悠桑梓情》记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王震八次回到故乡浏阳县北盛乡所留下的足迹。细细读来,您一定会真切地感到:王震同志的的确确是一位实事求是、无私无畏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一位时刻心系群众、处处为人民谋利益的共产主义战士。他作风民主而又信守原则;他要求十分严格而又让人感到那样可钦可敬;他是一代伟人,又是勤勉的公仆……在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一辈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逝世之际,特发此文,以寄托我们无尽的哀思。  相似文献   

2.
《党建》2003,(4)
淮安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故乡。虽然12岁时就离开了故乡,整整66年没有回故乡一次,但他深深地眷恋着故乡。每当有人向他问及故乡,他总是深情地说:“淮安是个好地方”。他在少年时代的作文中多次袒露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浓浓的乡愁。在《射阳忆旧》一文中,周恩来赞故乡“自古名郡”。在他所写的小说《巾帼英雄》中,故乡的风土人情,轶闻趣事,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周恩来在主办的学生报刊上经常介绍故乡学生的作品,曾大加赞赏家乡学生“忽地淮阴有伟人”一诗,流露了作为伟人韩信故乡人的自豪之情,却不知自己最后也成为更让故乡人骄…  相似文献   

3.
正周恩来生前与很多民族宗教人士结下了深厚友谊。他这样做,不是为了发展私交,而是为了巩固我国的民族团结,认真执行党的宗教政策,更广泛团结全国人民为社会主义祖国富强而奋斗。他在这方面留下的不少故事,感人至深,给人以启迪。"要成为随便、自由、不客气的朋友"十世班禅(即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是西藏上层人士的代表人物。建国之初,班禅刚刚十几岁,但周恩来对他十分尊重。1951年,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是深受我国各族人民爱戴的伟大领袖。他的一生是为国家的独立富强奋斗不息的一生,是为维护祖国统一和实现民族繁荣而辛勤操劳的一生。他深知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因此,他对我国的民族问题十分重视,对少数民族上层爱国人士关怀备至。毛泽东与班禅大师的交往就留下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希望先生和全西藏爱国人士一致努力,为西藏的解放和汉藏人民的团结而奋斗”  相似文献   

5.
我第一次看到《共产党员》大约是在10岁的时候。那是到邻居家玩时,见到他家有一本《共产党员》杂志,那个时候课外书很少,于是就好奇地翻看起来,最让我感兴趣的是里面刊载的红军长征的故事。回到家后,我问爸爸:“咱家怎么没有《共产党员》杂志呢?”爸爸说:“邻居家的叔叔阿姨都是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6.
程义伟 《理论学刊》2006,2(7):124-126
一端木蕻良是一位超然于世而又独善其身的小说家,他以文学的形式展开了他宿命般的人生探索,在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过程中显示着他特立独行的人格操守和精神风采。而这种特立独行的风格又是他的故乡科尔沁旗草原辽阔丰饶的土地所赐予的,科尔沁草原是他全部创作的源泉和精神堡垒。他说过:“土地是一个巨大的影子,铺在我的眼前,使我的感情重添了一层辽廓”[1]。端木还说,《大地的海》是记叙他母亲那一族的故事,那就是企图把《科尔沁旗草原》中的人物“大山”扩大了来写,小说中那个年轻农民“来头”的影子便是他的大表哥“大山”,艾老爹是以他外…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从孔子开始,就积累了丰富的读书经验。《论语》开篇第一句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当代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是有经验的读书人,对学与思皆有深刻的体会。他在晚年写的《我的读书经验》一文,可谓是见道语。他把自己八十多年的读书经验,概括为四条。  相似文献   

8.
生命的价值     
去年教师节,一位朋友深情地回忆起他的小学老师对他的教育如何照亮了他的生命之旅。今年教师节,又遇到这位朋友,听他讲述了一段新的故事: 去年教师节后,他激动地想当面对老师说一声:“谢谢您,老师!”于是,他回到故乡去找他的老师。可是,  相似文献   

9.
叶炳昌 《党课》2014,(4):78-79
王羲之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艺术造诣很高,被公认为“书圣”。他的《兰亭集序》至今仍为书法爱好者酷爱。“坦腹东床”的故事说的就是王羲之。晋代太尉郗鉴派一个门客到丞相王导家去选女婿,王导领着门客“就东厢遍观子弟”。  相似文献   

10.
记者:石主任,您好!著名理论家、党史学家龚育之先生离开我们已两年多了。去年年底,在纪念龚育之诞辰80周年之际出版的《走近龚育之》这部纪念文集,浸透着国内众多理论家、学者对龚育之的无尽思念与怀念之情。其中,您所写的《学者之范》一文,使人对龚育之先生的人格风范可以有更深入的了解。您在文中提到“一直视龚育之为‘师、兄、友’”,并且与他“相识共事长达三十年”,可见您与龚育之交往之深。您能否谈谈龚育之的主要研究领域和学术贡献?  相似文献   

11.
说"摆谱"     
陈鲁民 《唯实》2004,(10):95
“摆谱”,意思是显示、炫耀。“摆谱”,多系官员显贵、阔佬大款之所为,摆的是排场,比的是阔气,斗的是财富,就为了让众人看,使天下知,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所谓“成就感”。项羽就是个爱摆谱的人,他有句名言:“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可惜他没有笑到最后,反倒是无赖刘邦做了皇帝后,风风光光地回乡摆了一回谱。不料又被睢景臣在元曲《高祖还乡》里挖苦个痛快。你看那排场:“红漆了叉,银铮了斧,甜瓜苦瓜黄金镀,明晃晃马镫枪尖上挑,白雪雪鹅毛扇上铺……”西晋时有个石崇,官不算大,居荆州刺史,但却是个特爱摆谱的主儿。平时生活,“…  相似文献   

12.
卷首语     
丙子春来早。或许因为今年是实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天公提前把浩荡的春风送到了人间。春是温馨,春是希望,春是繁荣,春是兴旺。春在共和国的每一寸土地上喧腾,春在共和国的每一个公民心头荡漾。当您阖家团聚欢度新春佳节的时候,《党史天地》把春天的祝福带给您,愿您永远幸福吉祥! 《“万岁军”与“八千岁”》——似乎一篇古代传奇的标题,写的却是本世纪五十年代初抗美援朝战场的故事。作品里有毛泽东、彭德怀的运筹惟幄,也有您熟悉的几位将军的决胜千里。至于怎么冒出个“万  相似文献   

13.
他的首创惠及亿万农民,得到伟大领袖的赞赏和批示,《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予以报道; 他只读过3年私塾,却由一名农民“赤脚医生”破格提拔为省卫生厅副厅长; 他当了几个月厅长便辞官还乡当农民,作为平民百姓又当面进言省委书记;他4次受到毛泽东接见,几度出国访问,连任两届全国人大代表;他就是被新华社记者誉为“中国合作医疗之父”的——覃祥官。  相似文献   

14.
谈“隔膜”     
前些年时兴讲“代沟”,意指两代人之间存在着思想观念上的巨大差异,也就是“隔膜”。其实隔膜岂止是隔代人之间有,同代人之间也依然存在,鲁迅先生曾在《故乡》中写到:二十余年前孩提时代还以哥弟相称的“我”和闰土,二十年后不是彼此之间竞“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么?鲁迅先生寄希望于下一代,他说:  相似文献   

15.
在共和国创建之初,13岁的十世班禅作为藏族同胞的领袖人物进京与周恩来相会;从此,一位少年活佛同一位年过半百的共产党政治家结下了珍贵的忘年之交。在那次终生难忘的会见后,班禅提出“四爱”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和行动规范。1951年4月27日,班禅第一次到北京。周恩来总理、朱德、李济深副主席亲到北京前门车站迎接。这是班禅第一次会见周恩来,也是第一次参加如此重要的政务活动。当时他年仅13岁。这位13岁少年,在一批饱经革命烽火锻炼的共和国领导人面前,更显得年幼,也有些拘谨。班禅向周总理献上了哈达,表达自己的崇…  相似文献   

16.
去年10月 ,运城地区石刻研究会和运城市博物馆联合举办了“河东百通碑刻拓本展览”活动 ,在当地引起轰动。我们在观瞻、流连之际 ,被德政类《垣曲县丞张君去思碣铭》一文深深打动。读此碑文 ,首先令人深受感动的是垣曲县丞张君清廉自守、质朴俭约、超乎寻常的过人品格。嘉靖四年腊月 ,张君廷相“捧檄来垣曲。下车即淬砺牧民之志节”。对众发誓曰 :“廷相莅官 ,受人一钱 ,神毋令还乡。”既而又在衙门上贴出告示 :“敢有以一米一菜私馈者 ,罪之如法。”以至于一个堂堂县丞 ,有时也不免“釜不给炊 ,身无完衣” ,而他却“处之裕如” ,整天与贤…  相似文献   

17.
孙国林 《湘潮》2013,(12):49-53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初讲时没有详细的讲稿,是根据一份简单的提纲讲出来的。1942年5月2日讲“引言”,5月23日讲“结论”,两次讲话合在一起就是著名的《讲话》。《讲话》文本的产生,是靠4个速记员帮助完成的。之后,毛泽东让他的秘书胡乔木帮助对“速记稿”做了整理。他又做了不少修改,成为“修改稿”。但没有马上公开发表,而是放了一年多,才干1943年10月19日在《解放日报》全文公开发表。在这一过程中,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罗春秀 《前线》2014,(7):120-120
《资治通鉴》记录了一段孔子嫡孙子思推荐苟变给卫侯的故事。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其才可将五百乘。”公日:“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公再拜曰:“谨受教矣!”这个故事的意思是:子思向卫国国君推荐苟变说:“他的才能可统领五百辆战车。”  相似文献   

19.
前些年,有人意外发现著名作家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所提及的烈士李玉安还活着,于是发生了许多故事.今天,在丹东地区也有一位活着的“烈士”,他的照片在中央军事博物馆与黄继光的照片并列在一起;在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里的英雄碑上,赫然刻着他的名字,他就是——一等功臣、活着的“烈士”许长友.这位活着的“烈士”许长友是东港市前阳镇前阳粮库的离休干部,现年74岁.1984年离休后与老伴一直居住在前阳.怀着对这位老英雄十分崇敬的心情,我们前去采访了他.他家住在前阳镇自来水公司  相似文献   

20.
我第一次看到《共产党员》大约是在10岁的时候。那是到邻居家玩时,见到他家有一本《共产党员》杂志,那个时候课外书很少,于是就好奇地翻看起来,最让我感兴趣的是里面刊载的红军长征的故事。回到家后,我问爸爸:咱家怎么没有《共产党员》杂志呢?爸爸说:邻居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