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学峰 《世纪桥》2009,(8):43-43
1916年6月,袁世凯在内外交困中死去。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中华民国大总统,段祺瑞任内阁总理。素有“段虎”之称的段祺瑞,在清末担任过统制(师长)、北洋军第二军总统(军长),而当时黎元洪只是一个协统(旅长)。袁世凯死后,段祺瑞以北洋派领袖自居,视黎元洪为傀儡。黎元洪则要求完全行使大总统权力。两人矛盾遂起,并逐渐升级。  相似文献   

2.
这里所说的“真命天子”,是指做了83天皇帝的袁世凯。为了复辟帝制,袁世凯假称制药,收集了很多大鱼鳞。他洗澡时,偷偷将这些鳞片放入池内,以便让侍者清洗浴池时发现这些鳞片,以为是从他身上掉下来的。于是,袁世凯是“真龙天子”的神话便传开了。袁世凯要称帝,有不少障碍。时任云南总督的蔡锷,就是他的心腹大患。1913年10月,蔡锷奉调京都。袁世凯对他虽然笼以高位,但实际上却多方监控。初时,蔡锷对袁的险恶用心并未察觉。然自是年11月以来,袁世凯渐次下令解散国民党,解散国会,废除临时约法,恢复前清官制。1915年5月,竟然承认日本灭亡中国的“…  相似文献   

3.
<正>刘少奇的一生是追求真理、为真理而奋斗的一生。刘少奇的初心之路,就是从追寻真理开始的。少年时期,他为寻找救国救民真理而不懈求学;青年时期,他为实现共产主义真理而投身革命。从湖南到北京,走上救国救民之路1898年11月24日,刘少奇出生在湖南宁乡花明楼炭子冲的一户农家。1915年5月,在宁乡玉潭学校读书的刘少奇带头参加反对袁世凯接受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的示威游行,  相似文献   

4.
1915年6月,陈独秀最后一次从日本回国住上海,此时正值封建复古思潮泛滥,袁世凯步步登极。特别是袁氏政府与日本签订的“二十一条”,使陈独秀受到很大刺激。经过沉思、求索,他主张:中国的政治革命“须从思想革命开始”,首先要“革中国人思想的命”。所以他很想办个杂志,并充满信心地说:“只要十年八年的功夫,这个杂志一定会发生很大  相似文献   

5.
李宗仁在北平行辕主任任上两年余,命运之神便把他抛入国民党政府副总统激烈竞选的漩涡之中。1946年12月25日,在蒋介石的旨意下,国民党政府通过了《中华民国宪法草案》。1947年夏,国民党政府开始酝酿召开“行宪国大”,选举正副总统。1948年3月29日,国民大会开幕。4月19日国民大会选举蒋介石为总统,但谁来当副总统,对蒋介石来说,确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因为他需要的是一个完全听从于他摆布的副总统。但事不顺其愿,他最为忌厌的李宗仁也出来参加竞选。挽狂澜于既倒积极参加竞选桂军首领李宗仁与蒋介石积怨甚深,为何也要参加副总统竞选呢?从蒋介…  相似文献   

6.
1909年春,朱德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1911年8月毕业后到新编陆军蔡锷部担任副班长。 同年11月15日,时任排长的朱德随援川军踏上征程。几经战斗,援川军占领了宜宾城,解了革命同志军之危。朱德在援川战斗中“指挥有方,战功卓著”,被授予“援川”勋章,晋升少校。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悍然复辟帝制。25日,蔡锷等宣布云南独立,决定组成护国军讨伐袁世凯。年仅29岁的朱德被任命为护国军第三梯团第六支队支队长。他率部打得北洋军“横尸遍野幻魂飞”,一举夺取了棉花坡战役的重大胜利。进而攻占了泸州,立下卓著战功,升为少将旅长,驻守泸州、宜宾地域。 在征战川南几年间,朱德战功显赫,奠定了名将地位。  相似文献   

7.
1915年9月创刊的《新青年》杂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号角。《新青年》高举的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是作为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封建军阀专制压迫的对立物而树立的。其主要理论依据来自法国大革命发表的《人权宣言》所挺倡的“人权平等说”。在这个旗帜下,首先提倡唯民主义,树立人民是国家主人的观念。辛亥革命失败后,袁世凯一伙公开复辟帝制。新文化先驱者猛烈抨声袁世凯一伙的复古倒退,强调指出:“国家  相似文献   

8.
两个黄安人     
武昌首义以后,武昌城里,到处仍然是一片萧条破败的景象。街头巷尾,落叶纷纷。 沉睡的蛇山,把武昌城分成南北两半。南面的山脚下是红楼,是袁世凯、黎元洪称帝时的总督府。虽说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但霸王之气还是咄咄逼人,红墙飞檐,使人望而生畏。北面的山脚下是胭脂路,再往上走一点,有一  相似文献   

9.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辛亥革命后,中外反动势力扶植起来的大独裁者袁世凯窃取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职位,中国开始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1915年5月,急于称帝的袁世凯承认了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1916年6月,被迫取消帝制的袁世凯在全国人民的唾骂声中死去,帝国主义失去了共同的走狗,各自需要重新扶植其代理人,于是,北洋军阀分  相似文献   

10.
“杜重远烈士之墓”静卧在新疆乌鲁木齐烈士陵园的一隅,掩映在一片茂树葱郁之中。每年,他总要迎来一拨又一拨瞻仰、凭吊的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学子。对于杜重远烈士的名字,一般人也许并不陌生,但对于他由爱国民主人士成为革命烈士的传奇经历,有些人就不一定知悉了。创办窑厂实业救国1915年,当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卖国条约的消息传来,刚从沈阳省立两级师范附属中学毕业的杜重远,“整天陷在抑郁忧闷的境域中,寝食俱废三四日,我恨手无百万雄兵,扫荡三岛”。但他很快振作起来,积极投入到沈阳爱国青年所开展的写标语、出壁报和集会演讲等一…  相似文献   

11.
一、问:有人说李大钊在留日期间就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具体地说是受了河上肇的影响。这种说法被长期引用,并写进一些著作或教科书中。这种说法的确切性如何?应该如何估价李大钊的早期(十月革命前)政治思想? 答:确实有不少人的回忆录中讲过李大钊在日留学期间由河上肇的影响,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如高一涵、于树德等都有过这样的回忆。但这种说法并不确切。经查证:李大钊在日本私立早稻田大学学习是从1914年初到1916年初,而河上肇从1913年冬至1915年春去欧洲留学,不在日本,回国后担任的是国立帝国大学教授,也不是在私立的早稻田任教。特别应指出的是,那时河上肇并没有“讲解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也没有翻译过《资本论》(翻译是在很多年以后的事)。按照他自己的话说,在1918年他的著述中,“连一点马克思经济学的影子  相似文献   

12.
姚运 《湘潮》2006,(12):52-53
赛福鼎·艾则孜,1915年3月12日出生在新疆阿图什一个著名的爱国实业者家庭。1935年,他为追求真理,远赴苏联留学,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熏陶。1937年,赛福鼎·艾则孜毕业回国后,被军阀盛世才视为“激进”。1948年加入新疆人民民主同盟,任宣传部部长、《前进报》总编辑,后任新  相似文献   

13.
诸组 《党建文汇》2009,(2):18-18
“垂钓者——切尼”。在美国《时代》周刊去年底评选的美国政要十大秘密代号中,“垂钓者”属于副总统切尼,这是白宫特勤警卫局给他起的代号。《时代》说,切尼选择这个代号无疑是因为他热爱钓鱼,而他那不急不躁处理问题的方式也能被这个代号深刻地勾画出来。但在美国著名记者、普利策奖得主盖尔曼名为“垂钓者”的切尼传记中,切尼擅长挥舞的不仅是手中的鱼竿,还有权力杠杆,他被描绘为一个老奸巨猾、专横跋扈、擅权揽权之人,“几乎将布什政府一把推下了万劫不复的悬崖”。在切尼即将走完8年副总统之路时,这种看法几乎成了美国舆论的主流。但在另一些人看来,切尼却是国家安全领域“伟大的保守主义领袖”。  相似文献   

14.
高峰 《广东党史》2009,(3):39-41
1948年3月29日至5月1日,国民党蒋介石在南京召开“行宪国民大会”,选举“总统”、“副总统”,实现“还政于民”。对于“总统”选举,虽然蒋介石迟迟不肯参选,但谁都清楚非蒋莫属。不过,对于“副总统”选举,尽管李宗仁最早打出了竞选的旗帜,但因蒋介石的极力阻挠和反对,整个选举过程还是一波三折,充满了尖锐的矛盾和斗争,并最终演变成了一幕活灵活现的选举闹剧。  相似文献   

15.
赵菊梅 《廉政瞭望》2013,(21):66-67
人们大多认为袁世凯老奸巨猾、饱经世故,张作霖不过是“一介武夫”而已。在与袁世凯交往期间,张作霖也总是见谁跟谁说:“我是一个武人,不懂政治。”其实,张作霖是善于搞政治权术的。正如他对号称“小诸葛”的杨宇霆所说的那样:“军队的事情,我不如你,但是要说玩政治,你们都玩不过我。”  相似文献   

16.
提起李之龙,人们很自然地会将他与中山舰联系在一起,这是因为他是“中山舰事件”的一个主要当事人的缘故。然而,作为共产党员的李之龙在当上中山舰长之前和在“中山舰事件”之后,又是怎样的人呢?一、从“不安分”的学生到“不安分”的共产党员李之龙,1897年12月10日出生于湖北省沔阳县杜家窑乡李家村。他的祖辈都是农民。李之龙7岁后随父亲来到武昌,在两湖师范小学读书,第二年秋天,考入武昌外国语专科学校英语科。当时袁世凯已经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并开始在湖北等地残害革命志士。年轻的李之龙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非常…  相似文献   

17.
许德珩,原名许础,1890年10月17日生,江西九江县人。6岁进家馆读书。1907年考入九江中学堂,参加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他投笔从戎,任九江都督府秘书。1913年随李烈钧参加湖口起义,讨伐袁世凯。起义失败后避走上诲,人中国公学。1915年夏,考入北京大学英文学门(系),次年转入国  相似文献   

18.
"唯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 1915年5月25日,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同的"二十一条"草约,其投降卖国的丑恶嘴脸暴露无遗.12月12日,"中华民国"改称"中华帝国",袁世凯做起洪宪皇帝.  相似文献   

19.
人们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有时候,眼睛所见的往往不一定是真实的.民国初年,陈宦颇得袁世凯喜爱.他对袁世凯俯首称爹,恭恭敬敬,极尽溜须拍马之能事.他总是准备好上中下三种计策,揣摩袁世凯的心思,哪个与袁世凯的意向接近,就把相应的计策拿出来.袁世凯每每惊叹:二庵所见,实获我心.陈宦以此赢得其信任.  相似文献   

20.
蒋经国成为台湾地区领导人后,由于“太子”蒋孝武得罪了美国人而失势,这使得李登辉获得了机会,成为他的接班人。1984年,蒋经国任命李登辉为“副总统”,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病故,李登辉宣誓就任“中华民国第七任总统”。不过,蒋经国对屡有“台独”言论的李登辉并不是完全放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