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报刊文汇     
干部任用坚持“四看”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胡锦涛就《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颁布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颁布这个《条例》,说到底就是要解决好“选什么人,怎样选人”的问题。在新世纪新阶段,坚持德才兼备标准,就是要把坚持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选拔任用干部最重  相似文献   

2.
《党课》2008,(4):8-8
十七大提出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八字方针:“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我们要按照十七大提出的要求,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深化改革、完善改革,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向新的阶段。坚持民主,就是要扩大干部工作民主,落实广大干部群众对干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坚持公开,就是要增强干部工作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3.
报刊文汇     
中组部副部长李景田最近指出,做好干部考察工作,是建立健全“两个机制”的基础。考察准确,任用才能得当;考察失真,任用必然失误。 李景田说,要确保把人看准看真,防止考察失实失真,避免用人失误,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充分发扬民主,坚持走群众路线。要进一步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认真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干部政策要让群众熟悉,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每项程  相似文献   

4.
在干部工作中坚持群众公认原则,就是强调群众认可在干部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突出干部选任工作以民为本的理念。从干部选任工作实践看,考察对象的确定是领导干部的“入口”,它框定了集体审议、会议讨论和表决结果的大致方向,放归“提名权”是落实群众公认原则的关键。将“提名权”放归群众,可以最广泛地调动群众参与,拓宽选人识才视野,提高干部选任工作质量,有效遏制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进一步确立起良好的用人导向。因此,组织部门要在制度和操作层面上狠下工夫,将干部“提名权”真正交给群众。放归“提名权”必须建立全面的群众…  相似文献   

5.
2008年2月1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选人用人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他进一步指出:“选拔任用干部既要看才、更要看德,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上来。”这就实际上将“以德为先”与选好干部的关系明确提了出来。  相似文献   

6.
把坚持以人为本原则贯彻落实到干部工作中,使之在干部选拔、使用、考察、激励等主要环节得以充分体现,是新时期党政领导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的根本要求。在干部选拔中正确评价政绩。在干部选拔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主要应当解决对领导干部政绩的评价标准问题。判断干部是否创造出了政绩,应当把握好这样几条: 一看是否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二看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到了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统筹兼顾,实现了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进展;三看人民群众是否得到了实惠,群众关心的问题、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是否得到解决,人民群众是否拥护、赞成、高兴、答应;四看是否坚持了求真务实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勤勉敬业,艰苦奋斗,敢抓敢管,脚踏实地地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取得新的业绩;五看是否正确处理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组织和个人的关系,所做的各项工作能够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相似文献   

7.
加快经济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项工作的主旋律。选准人才,用好干部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关键。按照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坚持以业绩论英雄的导向,努力构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用人机制,才能为经济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坚持选任标准,大胆选用优秀人才按照省委书记王云坤同志提出的“有责任感、有精神、有水平、有业绩”的“四有”标准,树立与新形势相适应的人才观念,站在改革和发展大局的高度,用辩证的观点看人,用业绩的观点评人,用创业的观点选人,用成事的观点用人,选贤任能,唯才是举,就要破除干部所有制身份、排列顺序、地域、行…  相似文献   

8.
组工干部要争做学习和践行“三个代表”的表率,塑造组工干部的新形象,要加强学习,增强本领,努力提高政治理论素质和业务能力;要坚持公道正派,做好干部工作,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要勇于实践,不断探索,进一步开创组织工作新局面;要敬业、忠诚、勤奋、奉献,争创一流工作业绩。  相似文献   

9.
杨淑丽 《奋斗》2004,(1):12-12
胡锦涛同志曾强调指出:“衡量一个组织工作干部是否合格,首先要看他是否公道正派,实事求是。干部群众看组织部门的形象,也是首先看这一条。”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能否坚持公道正派,关系到能否坚持立党为、执政为民,能否有效地抵制用人上的  相似文献   

10.
进之  苏北 《先锋队》2011,(2):45-47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选拔任用干部既要看才、更要看德,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上来。”“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越来越鲜明,关于干部德行考核评价的要求越来越具体,我国正在积极探索新时期新的干部考评体制.干部德行考核开始走向制度化。  相似文献   

11.
《党建文汇》2002,(19):8-8
中共河南省许昌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常法武撰文认为,对干部作风方面的表现进行考核,要以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中提出的“八个坚持、八个反对”为基本标准,着重了解干部在以下五个方面的表现:一、对干部思想作风的考核,既要看其是否能够坚持用“三个有利于”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又要看其是否能够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相似文献   

12.
李国良  李玮 《学习月刊》2012,(10):87-89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明确要求“选拔任用干部既要看才、更要看德.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上来”.干部的“德”.关系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事关党的形象威信和事业成败。科学认识、考察、评价和切实加强干部“德”的建设.对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一看实绩的“显”与“潜”。所谓实绩,就是干部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运用自己的德才条件,通过正当途径所取得的实际成果。实绩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显绩”,即已见成效的明显的政绩;另一部分是“潜绩”,即不太明显的、潜在的政绩。考核干部实绩,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有的干部上任伊始,不是扎扎实实地去抓打基础的工作,而是好大喜功,急功近利,搞短期行为,甚至杀鸡取卵,竭泽而渔,不惜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13,(15):4-5
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各级党委及组织部门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努力做到选贤任能、用当其时,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把好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要坚持全面、历史、辩证看干部,注重一贯表现和全部工作。要改进考核方法手段,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选用干部必须“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这进一步论证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就应该自觉“把德的表现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首要依据”这一命题。坚持这一命题,必须遵循以下原则要求:在干部德与才的考量上要首先看德,在干部才能相当的情况下要优先选用德行更高者,在干部才德都基本相当的情况下让群众最后裁决,杜绝在“德”上有大问题的干部“带病提拔”,防止“德”上出了大问题的干部“带病上岗”。  相似文献   

16.
在选拔任用干部的工作中,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扩大民主程度,变过去的“暗箱操作”为“阳光运作”,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也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最基础的工作。为此,本文就选用干部坚持群众公认原则谈一点肤浅的见解。一、坚持群众公认原则是干部工作的必然要求毛泽东同志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党委及其组织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按照“四化”标准和德才兼备的原则选好用好干部,这是事关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成败的大事,而坚持群众公认原则选用干部,正是保证干部质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江总书记指出:“干部的优劣和是非功过,群众看得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要改进选拔干部的方法,特别是要把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同坚持干部工作走群众路线结合起来”。为此,必须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把选拔干部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做好,打破干部选任工作的封闭性和神秘性,不断增强选拔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提高选拔干部的“群众公认”程度。  相似文献   

18.
朱岩 《求贤》2010,(4):1-1
现在,一些干部在职务升迁上心态浮躁。3年以上的科级干部、5年以上的处级干部,被提拔了认为是“该得的”,没提拔认为是组织“亏欠”他的。这种现象值得注意。人皆有进取之心。干部希望职务进步快一点,可以理解,但是想得过多,则不可取。领导职位本来就是有限的,一个干部能否提拔、什么时候提拔,除了要看个人的素质和条件,更主要的是要看工作需要、  相似文献   

19.
据报载,河北省清苑县委在科级干部的选拔任用和管理中,探索出了一套让群众全程参与、注重社会公论的选用干部“公论制”,提高了选用干部的透明度和准确性,刹住了跑官要官等歪风邪气。“公论制”值得各地借鉴。 “公论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任前公示、公开选拔,其内容包括“六个三”,即严格标准,选拔干部坚持“三重”(重素质、重业绩、重公论);拓宽视野,选拔干部坚持“三荐”(社会举荐、组织推荐、个人自荐),强化约束,使用干部坚持“三责”推荐责任制、考察责任制、决策责任制).规范程序,任用干部坚持“三定”(党委会拟…  相似文献   

20.
高校干部工作制度化要坚持扩大民主,确保决策的科学化,干部工作制度规范内容要不断创新,将任期制落到实处,实现干部能上能下。制定干部规划要适度超前,创造良好的用人环境,加强干部业绩考核。保障干部制度规范的实施要端正思想认识,坚持程序和用人责任制,加强监督,关键是“一把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