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庆晨 《奋斗》2010,(2):62-62
1950年2月27日.毛泽东同志抵达哈尔滨视察期间为松江省委题词:“学习”。  相似文献   

2.
何伟志 《奋斗》2020,(4):26-27
1950年2月,访问苏联归来的毛泽东同志开始了具有重大和深远意义的东北之行。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首次到外地视察,也是毛泽东同志一生中唯一一次到黑龙江省(1954年8月原松江省与原黑龙江省合并为新的“黑龙江省”)视察。2月27日晚,毛泽东同志为原中共松江省委题写“学习”“奋斗”“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为中共哈尔滨市委题写“发展生产”,为哈尔滨市正在举行的第二届团代会题写“学习马列主义”。五幅题词把毛泽东同志在哈尔滨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定格在几张宣纸上,也把开国领袖对黑土地的深情厚望留在黑龙江省干部群众心里。这五幅题词集中反映了毛泽东同志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最为深刻关切的几个问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发展观。  相似文献   

3.
刘强敏  邓祁 《奋斗》2020,(4):34-36
1950年2月27日至28日,毛泽东同志在出访苏联回国途中,亲临哈尔滨视察工作。在下榻的哈尔滨颐园街一号建筑内,他不仅听取了松江省委和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工作汇报,还为松江省委题写“学习”“奋斗”“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为哈尔滨市委题写“发展生产”,为哈尔滨市第二次团代会题写“学习马列主义”等题词。  相似文献   

4.
胡魁海 《世纪桥》2002,(3):33-33
“行知师范”是指哈尔滨市行知师范学校,其前身是松江省立行知师范学校,再前身是松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行知师范”诞生于解放战争时期的东北解放区哈尔滨市,源远流长,在黑龙江省的师范教育史上有着特殊重要地位,对新中国黑龙江省高等师范教育来说具有源头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桑蕾 《世纪桥》2010,(6):1-1,F0002,F0003
<正>1950年2月27日,毛泽东同志访问苏联归国途中,在哈尔滨下车。他不顾旅途劳顿,在周恩来陪同下,视察了当时的哈尔滨铁路工厂,登上国际旅行社楼顶平台鸟瞰哈尔滨全景。在接见省市委领导时,在了解了黑龙江省(当时为松江省)和哈尔滨市的有关  相似文献   

6.
王克强 《求贤》2008,(10):46-46
“雏凤清于老凤声”这句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为故交和连襟韩瞻的幼子韩僵而作。韩瞻诗文出众,其子韩僵受其熏陶.10岁便能即席赋诗,才惊四座。李商隐将韩氏父子比做丹山中梧桐树上的凤凰,以“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两句诗.说明“长江后浪椎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是历史的必然.是人类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相似文献   

7.
《奋斗》2010,(1):9-10
<正>1950年2月27日14时15分至2月28日8时30分,毛泽东同志在圆满结束对苏联的访问回国后,视察了松江省(1954年与黑龙江省合并成今天的黑龙江省)。他在松江省省会哈尔滨共停留不到一天。在他下榻的南岗区颐园街1号,毛泽东同志不仅听取了松江省委和哈尔滨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汇报,还为松江省人民留下了非常珍贵的礼物,那就是"学习"、"奋斗"、"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发展生产"和"学习马列主义"五幅题词。毛泽东同志一次题词五幅,在他一生中是少有的。这五幅题词,既是毛泽东同志思想、作风、品德的具体体现,更是对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的期望和警示,它不仅给全省人民带来了亲切关怀,也为黑龙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陈静 《奋斗》2020,(4):32-33
1950年2月27日,毛泽东同志结束苏联出访回国,亲切视察了哈尔滨市。在哈尔滨停留的18个半小时左右时间里,毛泽东同志听取了松江省委和哈尔滨市委的汇报,考察了哈尔滨铁路工厂,并为当时的松江省委书写了“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等题词。毛泽东同志的这一重要嘱托内涵丰富、意蕴深刻。时光已逝70载,但“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这一题词依然振聋发聩、历久弥新,对于我们在新时代集中整治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强化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具有重要启迪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9.
1950年2月27日,毛泽东在结束访问苏联归国途中,抵达哈尔滨视察,这是毛泽东一生当中唯一一次到黑龙江视察。在18个小时的停留中,毛泽东视察了哈尔滨的工厂、市容,还特别为松江省委题词:学习”、奋斗”、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为哈尔滨市委题词“:发展生产”;为哈尔滨市第二次团代会题词“:学习马列主义”;还为《松江日报》题写了报头。这些题词给松江省、哈尔滨市广大干部群众指明了方向,激励和鞭策着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为建设新中国而努力奋斗,并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55年过去了,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今天,我们重温题词,更具有…  相似文献   

10.
<正>2010年2月27日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大家都知道,60年前的今天,毛主席访问苏联回国,视察了松江省(1954年与黑龙江省合并成今天的黑龙江省)。他为松江省委留下了三幅珍贵的题  相似文献   

11.
《奋斗》2017,(4)
<正>1946年4月28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民主联军一部——松江省人民自卫军在民众的强烈要求下进驻哈尔滨,使哈尔滨成为了我党解放并建立巩固革命政权的第一个城市革命根据地。松江省人民自卫军进驻后成立的哈尔滨卫戍司令部于1946年4月29日发布的"卫字第一号"和"卫字第二号"布告(以下简称"一二号布告"),成为声明中国共产党在哈尔滨市的政治主张、稳定社会秩序和建立新生民主政权的法律文件,也是哈尔滨城市革命根据地政权与法制建设的开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从农村到城市的起点。  相似文献   

12.
一、哈尔滨开发区对韩招商引资的基本情况 哈尔滨开发区由始建于90年代初的国家级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并组成。这些年来,在吸引国外和境外投资方面,哈尔滨开发区每年的外资到位额大约占全市的40%,而哈尔滨市又在全省的吸引外资上占有重要地位。这说明哈尔滨开发区在哈尔滨市和黑龙江省招商引资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1950年春天,对哈尔滨人民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春天。此时,新中国刚刚诞生几个月。毛泽东出访苏联归国,来到哈尔滨视察。在停留的短短18个小时里,毛泽东创下了他生平的纪录一下子作出六项题词,分别是:为松江省委题词“学习”“、奋斗”、“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为哈尔滨市委题词“发展生产”;为哈尔滨市第二次团代会题词“学习马列主义”和为《松江日报》题写报头。这在毛泽东以后的经历中是没有的领袖的题词和关怀如一股巨大的力量鼓舞了当时的哈尔滨人民,为建设新哈尔滨指明了前进方向。毛泽东那艰苦奋斗、与民同苦的领袖风采也为哈尔滨人…  相似文献   

14.
尚志发 《奋斗》2006,(12):61-61
中东大铁路魔鬼般出现在白山黑水之间.它使一个叫哈尔滨的小渔村,在不到30年的时光里.变迁为闻名于世的大都市。于是.人们开始关注“哈尔滨”这三个字,考释、杜撰、猜想、臆断,100年来几乎没有间断..直到上世纪80年代,哈尔滨地方史学家关成和先生的《哈尔滨考》第一次提出了:哈尔滨是女真语“阿勒锦”的同音异写。这一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很快被学术界认可,世界从此以《金史》中那个“阿勒锦村”为哈尔滨历史编年的起点.“哈尔滨就是阿勒锦,阿勒锦就是哈尔滨!”  相似文献   

15.
曹众 《奋斗》2022,(12):31-35
<正>“哈尔滨工投集团作为哈尔滨工业战线上市属国企主力军,将以黑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引,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跳起摸高、奋楫笃行。”这是黑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哈尔滨工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铭山的铿锵之言。  相似文献   

16.
冯仲云,江苏武进人,1908年生,东北抗日联军著名将领。1926年考入清华学校大学部数学系,192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被选为清华大学支部书记。1930年5月被捕入狱,10月逃出后,到哈尔滨开展革命活动。先后担任过中共满州省委秘书长、中共北满临时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政委等职;1945年9月任苏军沈阳警备区副司令。1946年当选为松江省政府主席。  相似文献   

17.
王作东 《世纪桥》2012,(16):32-36
1954年8月1日,中共中央新任命的黑龙江省委书记欧阳钦在哈尔滨市主持召开省直机关干部大会,正式宣布撤销松江省建制,哈尔滨市由中央直辖市改为省属市,一同并入新黑龙江省,省委、省政府机关设在哈尔滨市。自此,新黑龙江省委与省政府开始办公。从1954年8月1日以后提及的黑龙江省均指由松江和黑龙江合省后的新黑龙江省。  相似文献   

18.
曹兆田  陈晓光  任立湘 《奋斗》2001,(11):47-47
从“八五”到“九五”,无论是当地人还是外地人,都真切地感受到了黑龙江省公路交通发生的巨大变化:从省会哈尔滨出发,途经绥化、伊春、鹤岗、佳木斯等中心城市,然后返回哈尔滨,再从哈尔滨出发,途经依兰、七台河、鸡西、牡丹江,再返回哈尔滨,这两个“千里公路一日还”,奠定了黑龙江省公路“OK”型主骨架“0”的基础,至此,黑龙江省全省有11个地市实现了由高速公路或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相连接,贯通率达到84.6%。随着高等级公路建设速度的加快,推进了道路运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黑龙江省地处中国东北边陲,是我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边疆省份,也是东北亚地区文化经贸交流的中心,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在共和国历史上,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关心祖国北疆的建设和发展,情系龙江百姓。新中国成立不久,毛泽东在圆满结束访问苏联回国后视察了哈尔滨。1950年2月27日至28日,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毛泽东不顾旅途劳累,听取汇报,视察工厂,俯瞰市容,接见谈话,并为当时的松江省委、哈尔滨市委和正在召  相似文献   

20.
正1950年2月27日,毛泽东访问苏联后归国途经松江省(1954年合并于黑龙江省),松江省委安排他下榻在哈尔滨市颐园街的一栋高档别墅里。毛泽东看到别墅富丽堂皇,对松江省负责同志说,这个地方不好啊,一个人住在这里,不沾染官僚主义才怪哩。在得知松江省负责同志住的是洋房而不是平房后,毛泽东告诫他们,住洋房,脱离群众,领导干部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晚间,毛泽东应邀为松江省委题词,挥毫写下"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十个大字,以为警示。毛泽东为何对官僚主义如此警惕?关键在于官僚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相违背,容易使党脱离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