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制现代化问题为人们关注日久。在这一问题的规范性维度,即所谓法制现代化的进步性和普世性论题上,至今争议频仍。主流社会理论与后现代主义、文化多元主义各据一方,后二者依据极端相对主义的形上观点力图抵制法制现代化论题的规范性维度之扩张。通过检视争论各方的若干思想谱系和理据,粗略解析共通的理论争点:即人性论预设之后,依人性的同等和平等这一形式化理念为考量基准,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的总体趋势下,法制现代化问题的规范性要求是可以证成的。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社会,法制新闻作为新闻自由的前沿阵地,同时也存在着与司法独立,公正的复杂博弈。而法制新闻报道究竟应当在当前法治社会的进程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又该在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公正之间是进,是退,这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论述了论法制新闻的保护与规范。  相似文献   

3.
真正的法制新闻信息是观众未知、欲知、应知的信息,要求用新鲜生动的画面形象地传达出外界的最新事件和最新动态.  相似文献   

4.
唐群雁 《法制与社会》2012,(14):186-187,189
本文立足于政府法制机构对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实践,简要阐释了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的历史沿革,考察了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实践现状和困境,并从厘清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范围、扩充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之原则、完善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结果的处理、完善违法行政规范性文件报备、审查责任追究制度等方面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法制新闻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产物。短短 2 0年 ,法制报刊如雨后春笋 ,法制新闻工作者队伍迅速发展 ,是全民法制教育的主力军。法制新闻已成为党的新闻事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与之极不相称的是人才培养的滞后 ,由此而表现出 2 0年来层出不穷的新闻官司 ,法制新闻理论研究的空白等等。法制新闻是一门新兴学科 ,它处在法学与新闻学边缘的交叉地 ,亟需培养既懂法律又懂新闻兼及经济的复合型人才 ,改善现状 ,建设这门交叉学科。  相似文献   

6.
由中华全国法制新闻协会、司法部法制宣传司主办,法制日报社、中共黑龙江省委依法治省办公室、中共哈尔滨市委依法治市办公室承办的2009年度全国法制新闻研讨会于8月17日在哈尔滨召开。司法部副部长、中华全国法制新闻协会会长张苏军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司法部法制宣传司司长、中华全国法制新闻协会常务副会长肖义舜、法制日报社社长、中华全国法制新闻协会副会长贾京平分别主持了会议。会议主题为:“法制传媒创新与发展”。全国各地的学者和法制新闻工作者8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7.
民国初年政府制定了一批管理新闻事业的法律,这些法律存在着一种类似于生物进化论的演进过程。民国初年新闻法律制度的演进既自发遵循了这一规律,也受到了这一理论的影响,这种进化的新闻法律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利于当时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的。  相似文献   

8.
我国法制新闻学研究已有30年历史,本文主要收集了近5年关于法制新闻研究的成果和活动事件,旨在通过整理归纳分析法制新闻的研究现状,并梳理出研究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法制新闻如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制新闻工作者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必须认清形势、明确职责、找准定位、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的工作主题,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公正有利的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10.
时效性是传统新闻报道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但在当今各纸质媒体、广电媒体及新兴网络媒体的新闻报道中,其时态特征的表现形式又并非传统单一的“新近发生”式,而是呈现出一种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和式样。本文仅以法制新闻为考察对象,就此进行分类阐释。它们主要包括:即时式法制报道,进行式法制报道,完成式法制报道,将来式法制报道以及回顾式法制报道等。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法制新闻有重要的、现实的积极价值:由于宣教目的的潜在性,可以有效消除受传者的逆反心理,在潜移默化中对公众实现法制宣教价值。同时,法制新闻还有另外三个积极价值:1.舆论监督价值;2.社会预警价值;3.法律服务价值。当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所致,法制新闻不免存在某些负面效应。我们必须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法制新闻在我国市场经济法制建设中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2.
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是追求社会的和谐和发展,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社会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因此,以普及法律知识为重要特色的法制新闻在中央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和普法教育的宏观背景下,应该成为法治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推动力量,承担起宣传法治、推动法治、实践法治等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13.
呼应性报道是近年来法制新闻颇有成效的一种创新。它可以按内容、体裁、报道时间分成各种类型。它的意义和作用主要在于:增强法律威信,树立良好形象;增强法律意识,提高公民素质;增强震慑力,预防违法犯罪;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制信心。搞好呼应性报道应注意呼应及时,恰当,重点突出,采编结合,争取司法机关的支持与配合。  相似文献   

14.
杨丽莉 《法制与社会》2014,(10):256-257
在我国法治建设进程中,媒体发挥的作用不可替代。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媒体机构的报道理念、运营模式以及操作手段表现出更多的市场化的元素,进而催生了新闻娱乐化的潮流。法制新闻也深受其害,偏离了法治的价值取向和目标。本文立足于上述背景,结合具体案例来探讨法制新闻娱乐化的主要表现、现实危害、基本成因和规避策略。  相似文献   

15.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治国方略,不仅写入了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还写入了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这标志着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以民主与法制生活的事实报道为主要内容的法制新闻,要反映这种伟大的历史进程,就必须研究新情况,适应新变化。一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就是使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就是使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就是逐步实…  相似文献   

16.
《中国律师》2007,(6):15-15
以“法治传媒·普法宣传·和谐社会”为主体的全国法制新闻研讨会4月21日在西南政法大学举行。全国数十家专业法制媒体、电视台、广播电台和综合性报刊的法制内容负责人参加了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新闻界、法学界的专家学者围绕主题共同探讨了在新时期法治传媒如何适应新闻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隐私权是一项基本人格权,新闻自由是言论出版自由等宪法权利的延伸,两者存在天然冲突。晚清民国时期开始讨论隐私权与新闻自由冲突的问题,囿于法文化差异,政府长期将隐私权限缩在特权阶层专属的"阴私"范围,无视普通民众权益;在法制层面政府以阴私或名誉保护为借口实行新闻专制,并没有形成具有确定性的隐私保护法规;在实践层面新闻业滥用新闻自由忽视新闻法规,肆意践踏公众隐私权。新中国成立以来,新闻法制取得长足进展,未来我国法律对隐私权无论采用直接保护还是间接保护,都必须考虑新闻法规处置隐私权与新闻自由冲突的制度惯性。  相似文献   

18.
《中国律师》2003,(5):45-45
中华全国法制新闻协会三届四次常务理事会今天在京举行。司法部副部长、中华全国法制新闻协会会长胡泽君在会上作了题为《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努力推进法制新闻宣传工作的新发展》的工作报告。 胡泽君说,2002年中华全国法制新闻协会在全体会员单位积极参与和努力下,发挥法制新闻宣传的优势,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饮,营造了健康向上的法制舆论环境,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维护社会稳定,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持。 胡泽君说,根据中宣部《2003年宣传思想工作要点》和全国普法办《2003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要求,今年中华全国法制新闻协会主要任务是:按照“四五”普法规划的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大力开展法制新闻宣传工作,努力提高全体公民法律素质,尤其是公职人员的法制观念和依法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中日两国在走上法制近代化道路之时所面临的历史背景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与传统法制间的矛盾是推动中日两国进行法制改革的根本缘由;废除不平等条约、收回治外法权的渴望是促使中日两国进行法制改革的直接动因。然而两者又有诸多不同之处:中日经济发展的程度明显不同;中日统治集团法制改革的目的迥然不同;中日朝野思想意识和法律观念不尽相同;中日司法人才的培养和准备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0.
法制新闻作为一种专业新闻,一方面它担负着新闻的职能,即传递信息,满足受众的知情权;另一方面与其他类型新闻不同的是,它还要挖掘新闻背后的法制思考,不能仅仅满足于案情介绍和判决结果的报道,同时还担负着普及法制知识的重任。本文借用《南方周末》邱兴华案报道为文本来解读法制新闻的特点和采写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