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嗜酒的父亲     
王旗 《农村青年》2014,(2):52-52
父亲嗜酒如命,虽然初中文化,可我看他简直比文盲还“文盲”。小时候,最害怕父亲喝酒。他经常喝醉就胡言乱语手舞足蹈,在外边不是扔没了衣服就是甩丢了鞋子,或者从炕上光着脚像跳远一样腾地一声跃到地上。每当父亲醉意大作,我就恐慌地拽紧母亲的衣服躲在身后,等他醉得困了或是闹得困了,母亲就静静地端来温水,埋头给他洗手洗脚,而此时父亲已鼾声如雷,鼻孔里散发出一股胃里泛出的刺鼻的酒气,、  相似文献   

2.
梦茹 《时代风采》2013,(4):49-49
父亲53岁的时候,被一个远房的亲戚招到城市里去做园林工人。他怕母亲一个人在家里憋闷,便将母亲一起叫了来。两个人在市郊租了间小平房,自此便开始了他们的“打工生涯”。这个城市发展得很是迅速,父亲每月几百元的工资,除去租房和吃饭,几乎没有剩余。但母亲还是很满足,她打电话向我炫耀,说,今天你爸带我出去了,逛了超市,还乘了电梯。那么大的超市,  相似文献   

3.
3年前,在辽宁省营口市,有一个残疾家庭里的父亲意外致瘫,其时刚刚11岁的小女孩发誓从此要顶替父亲,以弱小之躯撑起三口之家。如今,充满艰辛困苦的3年过去了,小女孩已成长为一名文静清秀的初中生,而她家里也时时飘荡出阵阵欢声笑语……  相似文献   

4.
人光有本事不行,还要赶上好时候 目前,彰武县哈尔套镇梨树沟村的村民普遍认为,刘晓飞是个既有出息又有福气的好姑娘。她从农村进城学艺,很快就在自己热爱的行业里出人头地。从城里回乡创办针织厂,又得到了镇党委和政府的多方关照,从一个家庭小作坊迅速发展成为哈尔套镇重要的乡镇企业。她的人生航船可谓顺水顺风,让人瞅着眼红。  相似文献   

5.
看来父亲这个人已经死了。巴星原来一直以为只有在母亲死了以后父亲才会死呢,看来不是这么回事。以前巴星甚至还认为父亲死的样子一定非常难看,也许还要大量流血,流得满地都是,血味比鱼还腥。他在脑袋里不止一次地想象过那种极富刺激的画面,并一天天在他的脑袋里变得越来越辉煌。结果事情的发展却并不如此,父亲心脏病突然发作,一下子就死了,死得干净利索,巴星为这样一件无可改变的事实深深地感到遗憾。父亲刚咽气那会儿巴星就在旁边看着,当时死者的眼睛还睁  相似文献   

6.
陈亦权 《农村青年》2009,(11):63-63
宋非凡是来自河南的北漂人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他都没有找到一份好工作。有一天,他在王府井小吃街无聊地散步,看见一个小女孩在卖花,但是许多男男女女从那个小姑孩身边走过,不仅没有什么人去买她的花。简直可以说根本没有什么人会去注意到她。  相似文献   

7.
父亲53岁的时候,被一个远房的亲戚招到城市里去做园林工人。他怕母亲一个人在家里憋闷,便将母亲一起叫了来。两个人在市郊租了间小平房,自此便开始了他们的"打工生涯"。这个城市发展得很是迅速,父亲每  相似文献   

8.
老牛     
龙辉 《农村青年》2011,(5):43-43
“把老牛卖了吧!”二哥打破了沉闷的气氛。 父亲横他一眼没有说话,抽出烟管塞进一把土烟用力一吸.空气中顿时弥散着一股呛人的烟味。看父亲不言语,二哥用手扇着烟雾,咳嗽着走到院子里,嘴里自言自语地嘟囔着。  相似文献   

9.
思悟 《工友》2009,(7):54-54
有这样一个人,在他小时候便没了父亲,母亲怕他受委屈,也一直没有改嫁,孤儿寡母的日子过得十分艰辛,他的学费几乎全是母亲从鸡窝里抠出来的。  相似文献   

10.
易千元 《工友》2012,(2):59-59
李胜春1967年出生于湖北安陆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是老师,喜欢书法,教胜春涂鸦,还布置一些作业。受父亲影响,喜欢上了书法。后来他不满足于书法,对国画产生了兴趣。他技法、笔墨、构图,都是自学。他跑书店,没钱买,就只看,回家就画。有时记不真切,就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11.
她是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市的一位白衣天使,他是中国威海的一个普通农民,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异国他乡的医院里与她相识,又在冰天雪地里燃起缕缕情愫。童话般的爱情使她与他一起来到中国威海农村结婚、生儿育女。  相似文献   

12.
刘国庆 《工友》2011,(10):42-42
凌晨四点半,小屋里准时传来的声音。他艰难地翻一个身,知道她已经起来了。他昨天送货累得腰酸背痛,此刻多么想在床上多待一会。可满耳朵都是她翻箱倒柜的声音,他问她找什么。她埋怨道,老花镜不见了。他从小盒子里拿出老花镜递给她。她不要,说这不是她的。之后,他骑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去买菜,走之前没有忘记把厨房的刀具藏得严严实实的。  相似文献   

13.
陈新 《农村青年》2014,(4):31-34
一个曾锱铢必较的老板,某一日爱上公益之后,三年时间里不仅捐赠近百万,而且自己曾经的两家公司和一家工厂也因此停产。一颗爱心,一滴雨露,一条江河,一片汪洋……他是受人欢迎的志愿者,是父亲的儿子,是女儿的父亲,但他却菩萨显远不显近。  相似文献   

14.
谷峰 《工友》2012,(8):60-60
程女士产后就开始出现莫名其妙地咳嗽,经常是晚上一上床就咳,看了几家医院都找不到原因。最终,在一位医生的建议下,她更换了一种沐浴露,结果咳嗽就好了。程女士这才想起以前在网络上看到的一个名词:“经皮毒”。以前她还认为这是危言耸听,有了这次经历后,她一点也不怀疑它的存在了。  相似文献   

15.
王林 《农村青年》2010,(7):41-42
这几年,与共和国同龄的父亲好像越来越年轻了,除了岁月留下的些许皱纹,他总是那么精神矍铄地忙活着,无论在田间地头,面对一碧万顷的苗圃,还是在他宽大的办公室里接待客户,父亲的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  相似文献   

16.
清清 《农村青年》2007,(5):50-52
年少的女儿如果被歹徒强暴,做父亲的该不该执著地缉凶,帮女儿报仇雪恨呢?湖南益阳农民杨中秋家中就发生这样的憾事:为给惨遭强暴的12岁女儿报仇,他在此后长达5年的时间里,锲而不舍地边打工边寻凶,最终将同村的强奸犯绳之以法!孰料,一个月后,女儿不仅对他产生了深深的怨恨,而且留下一封断绝父女关系的信,辍学外出打工!  相似文献   

17.
三个父亲     
我有三个父亲。 第一个父亲叫张湘南,湖南人。我一岁那年母亲抱着我,两眼哭成了铜铃,一路哭回华北平原姥姥家。在我幼小的脑海里,关于他的记忆没有留下任何印象,他留给我的只有一个名字:张北。  相似文献   

18.
碟讯     
《时代风采》2010,(18):31-31
《沙漠之花》/英国 山窝里飞出金凤凰的故事,并不稀奇。可电影值得人赞颂的地方就在于,一个女孩三岁接受女性“割礼”。十二岁时为了不被父亲卖嫁给恶心的老叟,赤脚逃婚在沙漠中,累了就席地而睡、饿了就吃树叶。女主角年纪尚小,却知道什么东西是自己想要追求的.敢于与命运作战的勇气,让人钦佩不已。重要的是,在影片的最后,女主角把女性“割礼”这种惨绝人寰,  相似文献   

19.
年少时,我和父亲,很少沟通。他低头吸烟的时候多,与母亲和我们姐妹几个说话的时候少,大多的时候,喜欢一个人闷闷地坐在那里抽旱烟,板着脸想心事。那个时候.他虽然是我父亲,但我并不喜欢他。记得母亲曾对我说过,生我的时候,父亲曾因为我是一个丫头,坚持要将我扔掉。后来,在母亲的极力阻拦下,我被留了下来。但此后。父亲离家出走一个月,将母亲和我们姐妹四个扔在家里陷入了无助的境地。  相似文献   

20.
解小东出生在安徽,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父母被迫把几个孩子寄养在不同的家庭里。小东就是在安徽一个农村长大的。朴实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他传统的爱情观。“人要缺乏了亲情、友情和爱情,人就是空的,失去了在世界上生存的意义,这些对我很重要。“小东坦言。解小东的母亲是个戏曲演员,在她年轻的年代里,戏曲正风靡整个社会。母亲的事业本来可以辉煌无比,可为了自己的孩子,她果断地放弃自己,牺牲自己。终于在很有希望时就在戏曲界陨落了。即使外出旅游,她也要辛苦地带上所有的孩子们,让他们在自己身边吵闹不休。虽然没有现代的父母对于孩子周密细致的安排,可小东在这种绝对的、纯粹的没有任何他念的母爱面前,一步步成长起来,使他一提起母亲,就感动得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也许是这种家庭环境的影响,解小东有他严格的爱情观念。他崇尚爱情。他说:“高尚的爱是超越许多障碍冲破一切阻力的了不起的情感。“虽然身在娱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