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阆中市宝台乡因境内有一座宝台观而得名。全乡共有8个村,62个村民小组,农户3480户,人口约1.2万人,11个党支部,436名共产党员。去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424元。  相似文献   

2.
《党的建设》2008,(12):39-39
泉湖乡地处肃州区东城郊,有10个行政村、91个村民小组、5312户20016人,耕地面积35122亩。乡党委下设4个党总支,28个党支部,95个党小组,共有党员878人。2007年全乡经济总收入达到5.63亿元,乡财政收入达到90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60元。  相似文献   

3.
《党建》2001,(4)
三十岗乡位于合肥市西北郊,岗冲交错,干旱少雨。全乡辖9个行政村,1.4万多人口,有19个党支部,650名党员。1996年以前农民人均收入仅1300元。近年来,乡党委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两个作用”,在城郊特色农业上做文章,走出了一条“特色+规模+档次”的农业增效之路。2000年,全乡经济作物面积调整达10500亩,占全乡可耕地近二分之一,形成十几个名、优、特主导产品,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近3000元。一、观念更新是致富的先导。为把农民从传统的一油一稻种植模式引入现代农业耕作方式,乡党委在坚持正面宣传教育的前提下,采取村干部…  相似文献   

4.
《共产党人》2009,(23):60-61
板桥乡总面积30.68平方公里,总人口30109人,下辖11个行政村、78个村民小组,15个党支部。2009年,乡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以城乡一体化建设为主线,以招商引资、争取项目资金为突破口,加快推进城市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全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全乡社会总产值13.5亿元,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316元,人均增加495元;新增固定资产投资1.8亿元。先后荣获吴忠市“文明单位”、“五好乡镇党委”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5.
胡春雷 《江淮》2012,(9):26
近一段时间,无为县十里墩乡党委按照就近相邻的原则,把相邻村民组的党员集中起来成立党支部,每个党支部党员人数不超过15人,最多不超过20人,在全乡7个行政村(社区)成立了47个小型化党支部,在全乡选拔一批政治觉悟高、工作能力强、乐于服务群众、群众基础好的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乡财政给予这些支部书记每人每年2000元的误工补贴。在选拔的47名党支部书记中,45岁以下的14人,由村党  相似文献   

6.
惠水县最边远乡镇之一的羡塘 乡,十余年来劳务输出成绩显著: 1995年到2004年,劳务输出人数由 1820人增加到5881人,劳务输出人 员创造的直接经济收入由499万元增 加到1776万元。2004年,全乡人均 劳务收入841元,占人均纯收入1981 元的42.45%;外出务工人员占全乡 劳动力的50.96%。"打工经济"成为 该乡重要的经济支柱和农民增收致富 的重要渠道,全乡形成了"出去一人, 一家脱贫;出去一帮,全村小康;出 去一片,带富全乡"的喜人局面。2003 年,羡塘乡成为黔南州"劳务输出先 进单位"。2004年,省、州在羡塘乡 召开劳务输出现场会推介其经验。他 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7.
地处酒泉市南郊的西峰乡苜场沟村,有8个村民小组,435户,1550人,2027亩耕地,是西峰乡经济发展较快的村之一.十几年来,村党支部一班人在引导农民向小康和富裕型小康目标迈进的同时,把服务群众,增强实效性作为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使思想政治工作在农村发生巨大变革和农民思想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仍然有所做为,并焕发出生机与活力,使该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获得双丰收.至1999年底,全村经济总收入突破179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40元,先后被国家农业部和省、地授予"科技推广示范村"和"全区50强村"称号,村党支部也被省、地、市评为"红旗党支部"、"先进党支部".  相似文献   

8.
《实践》2005,(3)
包头市九原区哈业脑包镇位于110国道包头段西出口处,紧邻大型国企包钢,包兰铁路、南北绕城公路和丹拉高速公路在全乡境内纵横交汇,交通便捷,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全镇总面积110平方公里,辖15个基层党支部,21个村委会。2004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达 23亿元,实现财政收入1.07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全面奔向小康的哈业脑包镇,热忱欢迎四海宾朋前来投资兴业!  相似文献   

9.
宽城县桲罗台乡辖10个行政村,2010户,有基层党支部1 5个,其中农村党支部10个、乡直机关党支部5个,有党员412名.全乡达到"五个好"标准的农村党支部6个.  相似文献   

10.
宽城县木孛罗台乡辖10个行政村,2010户,有基层党支部15个,其中农村党支部10个、乡直机关党支部5个,有党员412名。全乡达到"五个好"标准的农村党支部6个。作为一名乡党委书记,我深刻认识和体会到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关键是要履行好党委书记直接责任人的职责,充分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农村的小康是全国实现全面小康的重点和难点。实现农村小康,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为进一步了解当前农民增收的基本情况,解决农民增收面临的困境,找到农民增收的现实道路,我们调查了辛集市小辛庄乡,但愿能从中得到一些关于农民增收的启示。 一、小辛庄乡的基本情况 小辛庄乡地处晋州、深泽与辛集三县交界,全乡共14个行政村,总人口24990人,耕地面积46166亩。在党组织和政权组织建设方面,村“两委”健全,共26个党支部,其中农村党支部14个,企业党支部6个,其他支部6个,共有党员1018名。在经济发展方面,近年来经过…  相似文献   

12.
正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太平镇新邱村党支部带领农民大力发展烤烟业和畜牧业,改善村容村貌,走上了"项目引领"促农民增收致富的基层党建之路。2015年,全村固定资产达1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万元。全面发展烤烟生产。成立了由党支部发起、党员牵头、村民参与的益民烤烟合作社,占地面积3.66万平方米,种植黄烟4400亩,建立烤烟小区2个、育苗大棚36栋,真正形成了一条完备的合作农业  相似文献   

13.
1999年,思茅市云仙彝族乡12.5万只芦山乌骨鸡飞进市场,农民卖鸡收入现金318万元,占全乡商品收入的40%,养殖业收入的64%。云仙乡是全省506个扶贫攻坚乡之一,地处思茅远近闻名的大芦山,干旱贫瘠,缺乏资源。近几年来,由于粮食价格下调,烤烟实行"双控",农民增收困难,全乡把经济增长的亮点瞄准了具有市场前景的芦山乌骨鸡。芦山乌骨鸡是思茅传统  相似文献   

14.
美与丑     
刘恩儒办会富民泾川县飞云乡元朝村支部书记、务果大户刘恩儒利用自己长期从事果品生产、营销的经验,组织成立了飞云乡果业协会。目前共有会员438人。协会还建立了党支部,发展党员103人。协会的成立,为全乡果农提供了产供销一条龙服务。2003年全乡果品总收入达700万元,人均389元。(张小荣)  相似文献   

15.
《理论建设》2006,(3):F0002-F0002
昌溪位于歙南,距县城30公里,全乡总面积20。33平方公里。全乡有耕地674亩,茶园4769亩,桑园1608亩,农业生产以茶叶、蚕桑、菊花、生猪为主,工业有绢纺、茶叶加工等。全乡二00五年工农业总产值4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50元。  相似文献   

16.
旺苍县大河乡扬山区之长,围绕特色产业做文章,实现了农民增收新突破.去年上半年,仅黄羊、中药材、生猪、魔芋、粮食和劳务输出6项,全乡农民人均增收125元,高出全县平均水平41元,全年农民人均可增收3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7.
凉水村,林城贵阳北部的一个小山村,面积7.5平方公里,人口410户、1610人.1 99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860元,村集体账本上也只有0.24元.而到2004年,村工农业总产值达1.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60元,村集体经济积累86万元,成为"亿元村"、"小康村"、"党建先进村".短短十余年能取得如此进步,是凉水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因地制宜、苦干实干、团结拼搏、共同奋斗的结果,作为村党支部书记,我深知成绩来之不易.  相似文献   

18.
苍溪县石门乡是一个山高坡陡,交通不便,人多地少,资源贫乏的偏远山乡.1997年前,全乡人均纯收入不到800元,70%的农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近年来,乡里把劳务开发作为富民兴乡的骨干产业来抓,2004年转移和输出劳动力5378人,占全乡劳动力总数的83.3%,实现劳务收入4174万元;外出务工人员有412人回乡投资1156万元创办企业,产值达1365万元,创税44万元,占全乡税收的33.85%;他们创办的各类企业安置了1002个村民就业.  相似文献   

19.
《奋斗》2018,(18)
正孙吴县奋斗乡党委持之以恒抓党建、夯基础、搞共建、促改革,奋力开创了振兴发展的新局面。一是夯实党建基础,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各支部采取组织种养殖大户、"信息人"和致富带头人等,列席村"两委"工作会议参与议政,吸收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凸显了党支部的强磁场效应。坚持乡党委书记每月抓党支部例会制度,增强了全乡干部的"四个意识"、"四  相似文献   

20.
水富县两碗乡大石自然村,座落在交通极为不便的冷凉山区,土地贫瘠,水土流失严重,群众的温饱问题一直得不到很好解决。近几年,村党支部带领群众学科学用科学,闯出了一条脱贫致富路。1998年,大石村农民人均有粮328公斤,人均纯收入达680元,在全乡率先解决了温饱问题。大石村党支部有党员11名。正是这个坚强的战斗堡垒,按照"近抓粮畜、远抓林果"的经济发展思路,引导群众拓宽致富门路。1992年,他们就带领群众发展了五倍子800亩,积极探索倍蚜虫的人工繁殖并获得成功,使五倍子单产由0.5公斤提高到74公斤。仅五倍子一项,户均年收入增加2000多元。根据市场的需求,党支部又带领群众发展黄柏550亩,杜仲250亩,初见成效后,70%以上的农户家中都购置了电视机,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