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肯定辩证法的社会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1世纪之初,我们需要重估20世纪社会主义遗产的价值,从而来衡量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的可能性和机会。这是我们这次国际研讨会的目的。与之相关的另外一个议题就是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西方盛行的观点是,社会主义已经和苏维埃“共产主义”一道失败了,它除了产生无数受害者,什么也没有留下。与之相对,资本主义已经显示了它明  相似文献   

2.
正在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历史、中国工人运动历史中,都绕不开这个重要而特殊的机构,她存在时间很短,发挥作用却很大,影响十分深远。这个机构,就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前身、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公开领导工人运动的总机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早期工人运动的摇篮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是以新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布尔什维克党为榜样创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她已坚强地走过了70年光辉的历程。而1903年诞生的布尔什维克党,即后来的苏联共产党则已有88年长的历史了。但是,在近一个世纪的国际工人运动中,关于人类社会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究竟是依靠共产党领导呢?还是寄希望于社会民主党?这一争论与斗争一直没有停止。目前世界  相似文献   

4.
2020年11月28日,是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诞辰200周年纪念日。恩格斯是马克思的亲密战友,二者不约而同地叩响了真理的大门,共同创立了唯物史观、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共同创建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并为之起草党纲《共产党宣言》,共同领导了19世纪欧洲工人运动。1883年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独自肩负起指导国际工人运动、整理和出版(或再版)马克思遗著、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任。那么,恩格斯如何与马克思一道创立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科学学说为什么以马克思的名字命名?怎样看待恩格斯与马克思之间的关系?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过程中作出了哪些重要贡献?怎样看待恩格斯晚年对唯物史观的捍卫与发展?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问题,本刊特邀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北京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会长闫志民,就相关问题进行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或者更确切地说,二战之后的二十世纪下半叶,是什么世纪?对此问题有着种种不同的回答。但在政治领域里,这个时期的重要特征之一便是“民主”这个词取得了世界范围的胜利。 这种现象在历史上是空前的:在民主的起源时期即古希腊时期,民主制只不过是诸多政体形式的一种,它的优越性或权威性并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被介绍到中国,但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五四运动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新局面,马克思主义由社会主义思潮中的一支涓涓细流,变成了磅礴的大潮,在中国思想界澎湃激荡。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途径拓宽了、传播阵地扩大了、传播内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在短时期内得以迅速和广泛传播。为何说五四运动是比较系统传播原真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起点?五四运动的领军人物李大钊、陈独秀在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为什么中国人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人在选择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经过了哪些理性的思考和艰苦的斗争?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在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争鸣与辩论中显示出强大而持久生命力的?为什么马克思主义一定要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又是如何结合的?怎么理解五四运动"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更好地理解这些问题,本刊特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研究会会长、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石仲泉,就相关问题进行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7.
19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恩格斯通过对工业化以来德国经济、社会、工人运动等领域发生的深刻变化及政治制度的特点的考察和分析,形成了关于德国工人运动的思想,即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和环境已发生根本性变化,德国工人运动开创的新的斗争形式——议会斗争取得了巨大成就,并为国际工人运动树立了榜样;但是,这种斗争形式是暂时的策略,不能使德国建立起共和国,更不能使德国"长入"社会主义;德国无产阶级不能放弃革命,不能放弃无产阶级专政;在新的条件和环境下,德国无产阶级革命应该会最先发生在军队.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工人运动和德国历史发展的进程验证了恩格斯关于德国工人运动的论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学术界围绕所谓恩格斯政治遗嘱展开的对恩格斯的国际工人运动理论乃至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误解或歪曲.  相似文献   

8.
一个上千万人的大都市,有多少酒家、饭店、小吃店?按只能使用一次的严格规定,每天要消费多少万双卫生筷?这个问题,除了生产卫生筷的公司、企业外,恐怕很少人去认真想过。区区几分钱的卫生筷子,只能使用一次,就算是成千上万吧,又有什么用呢? 然而,有那么一个日本人,却认真思考了这个问题。卫生筷虽然一双只值几分,然而它却是木制的,木材在当今世界上又何等金贵! 于是,这个日本人想出了一个绝招:成立一个卫生筷回收公司,专门回收各大酒家、饭店、小吃店使用过  相似文献   

9.
《南风窗》2000,(6)
在这次采访中,每到一个城市,我们就会提出两个问题,那就是:这个城市现在或者是一段时间内,经济中最活跃的一部分是什么?这一部分的代表是什么? 在杭州,我们也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而人们对这个问题的答复是十分明确的:非公有的民营经济。 在1998年杭州的统计年报中有几个清晰的数据。杭州国有和集体经济的总产值为  相似文献   

10.
正■它是中共对民主革命理论探索的现实基础和重要步骤,取得了中共理论创新链条中的初步成果;■它是中共在全国范围内增强和扩大党的阶级基础以及政治影响力、确定对全国工人运动领导地位的开端,成为中共早期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的政治行动;■它是其后中共党员队伍相对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为党组织由弱变强开启了闸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即于上海成立了领导工人运动的总机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之后,全国各地党组织积极开展工人运动,中国工人运动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也称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  相似文献   

11.
当历史以雄健的姿态跨入2011年,我们伟大而光荣的中国共产党也迎来了她90华诞。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工人运动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在这个历史进程中,中国工人运动和工会事业始终与党的事业、党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2.
将一个跨越30年的历史时段作为一个时间的节点去纪念,这在人类的历史上也不多见。今年12月22日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纪念日,从30年前的那个日子开始,中国进入到了全面改革开放的年代,30年,弹指一挥间。纪念,是有理由的。30年,中国的变化举世瞩目,以日新月异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那,这变化在哪里?它的意义是什么?本刊特开辟这个纪念性的栏目,以管中窥豹的方式和读者一起回顾改革开放30年。纪念,是扬弃和继承。我们马上要开始的是一个历史的新节点,不是改革开放的结束。中国,必定是向前行的。开栏语  相似文献   

13.
刘少奇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杰出的工人运动领导人.他对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和中国工人阶级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绩,对国际工人运动和中国工会的国际活动作出了卓越的历史性贡献. 刘少奇从1922年就开始从事中国工人运动.长期从事与领导工人运动的经历和成就,使他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解决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工人运动问题,以及正确处理国际工人运动与各国工人运动的关系问题等方面,获得了许多规律性的认识,同时也在国际工运界赢得了崇高的声望.1949年6月,世界工会联合会在意大利米兰举行的世界工会“二大”,选举刘少奇为世界工联副主席.  相似文献   

14.
Q上校信箱     
江西上饶 于鹏飞 经常在介绍20世纪之前战争的文章中看见“臼炮”这个称呼。请问什么是臼炮? 答:大口径短身管的曲射火炮。因外形似石臼而得名。它初速小,弹道弯曲,射程近,弹丸重量大,主要用于破  相似文献   

15.
华沙怀旧     
走在华沙街头,虽然满眼是现代都市的市容,但回忆波兰一页页的沧桑历史,感觉竟是"缅怀"多于"观景".由于"欧洲心脏"的地理位置,由于列强环伺,又或许由于波兰人生性善良温和,这个国家饱经战乱,多灾多难,甚至三次遭受瓜分之辱.经过古今无数次大小战役,华沙已经没有什么"旧"观了.目前的华沙市容基本上是1949年以后重建的.这样的一个新城,它的如诗往事,它的人文风流,它的历史意蕴,还能保留几分呢?  相似文献   

16.
普京想要什么,这个问题与俄国想要什么是否是一个问题?我认为答案是:这两个问题的答案相当接近。毕竟,普京毫不讳言地告诉我们他代表俄国想要什么。他利用最近两次欧洲高层会议明确阐述了他关注的问题。第一次是2007年10月2日在第43届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上他当着德国总理安格拉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新科技革命、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各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的新变化。这些变化是否表明垄断资本主义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些变化是如何发生的?这些变化对世界格局的走向特别是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产生什么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三部主任罗文东研究员。下面是他与本刊记者的谈话。  相似文献   

18.
自习近平在2013年9月和10月先后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后,"一带一路"已成为国内外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那么,"一带一路"提出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它与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有何区别?它对中国外交带来了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又是怎样影响着中国的外交格局?它对中国梦乃至世界梦的实现会作出怎样的贡献?为了加深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本刊特约请国内首部一带一路专著——《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人民出版社2015年4月版)的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王义桅教授就"一带一路"与中国外交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南风窗》2016,(17)
正里约奥运会,它到底有多"尴尬",这已经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我们应该探求比"最穷奥运"更深层次的东西:这个国家的经济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在这里,必须要开门见山:这个国家经济的根本的问题是,它的国民和企业并没有被很好地组织起来从事经济活动,他们在做别的。如果再通俗易懂一点,就是这个国家的政治治理有点问题—穷人和富人都没有各得其所。  相似文献   

20.
周保松 《南风窗》2013,(8):94-95
在人类历史上,许多思想家之所以伟大,也在于让我们看到另一种可能性,例如洛克让我们看到君权不需神授,密尔让我们看到个性对美好人生的重要,罗尔斯的无知之幕让我们看到公平的社会合作应该在什么前提下进行。今天,政治哲学可谓显学,思想论争此起彼落,学术著作纷呈,这多少说明,我们活在一个不确定的大转型时代。这带出一个后设问题:什么是政治哲学应有的旨趣?这个问题很重要,但似乎却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