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博览     
陈燕:我国经济学出现七大学派 1、经营权主导改革学派。是我国80年代经济改革的主流学派,他们研究的重心就是国有制企业的改革,以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两权分离理论为其理论基础。他们主张国有企业改革应当坚持全民所有制性质,即在保持国有企业国家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下放经营权,把经营权从政府转到企业手中,形成新的,国有企业经营体制,这种经营体制的基本模式是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  相似文献   

2.
显著的效应。(1)承包经营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明确了国家与企业的关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经济实  相似文献   

3.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理论是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基本理论。《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社会主义的实践,所有权同经营权是可以适当分开的”。两年多的实践证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改革国家所有制的现实途径,对深化国营企业的改革,增强企业活力,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酒店经营权的分享核心是把企业的经营权搞活。经营权显现活力的前提:其一是让分享的经营权摆脱行政经营的管理制约。其二是让分享的经营权打上市场经济的烙印,具有在市场竞争中进行商务运作的特征和属性。其三是分享的经营权拥有和肩负着盈利的权利和责任。其四是也要接受国有酒店依附于所有权而拥有的相关权责的约束。经营权分享前提下的国有酒店财产权能关系,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与结合实现方式的实践与探索。既有理论意义,也有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根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社会主义的实践,所有权同经营权是可以适当分开的。”“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自我  相似文献   

6.
如何认识企业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关系,对于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搞活企业这个中心环节,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企业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演变过程的分析,提出自己对这一问题的孔见。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经营权问题仍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围绕这一重要内容,本文在引出国有企业经营权问题的前提下,论述了经营权的概念、经济内涵及国有企业经营权的基本特征,提出了国有企业经营权的有效组织形式和合理选择及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国有企业经营权组织形式的对策建议。本文认为市场化取向的国企改革必然消除长期以来国有企业所有权单一化所造成的诸多弊端,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相对分离,最终彻底完成由传统国有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正> 国营小型商业实行租赁经营有一系列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值得思考。一、国营小型商业实行租赁经营后,性质是否起了变化? 这要分两种情况看。一种是实行租赁并在履行合同之中的企业。这类企业的国有性质并未变。国家通过收取租金来体现国家对企业的所有权,国家并未因企业的经营权的转让而失去对其固定资产的所有权。另一种是实行租赁期满而企业固定资产又得到全部更新并被有关部门予以确认的企业。这类企业可能有两个前途:一是转为集体企业(即由集体合股经营)。二是转为个体企业。转为集体企业,应该说仍然是社会主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为了增强企业活力,"根椐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社会主义的实践,所有权同经营权是可以适当分开的".权力,它作为一个法律范畴,是对人们经济生活的反映.所有权与经营权是一对法律概念,反映在经济生活中就是人们从事生产活动的生产关系与经营管理方式.因此,揭示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的实质就是剖析经营管理方式对生产关系离合关系,判断它在生产方式矛盾运动中所处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正国有企业首先是企业,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坚持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真正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市场主体。这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要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改革的各项政策措施,最终都要落实到企业上来。改革的成效,也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与交流》2006,(3):40-40
自1980年代以来经过多次改革,但国企的基本性质仍没有变。国企的委托代理机制既不同于完全私有的民营企业,也不同于股份制形式的公众企业。完全私有的民营企业所有权、经营权统一,没有委托代理关系;股份制企业主要依靠会计契约来维系;  相似文献   

12.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把经营权真正交给企业,理顺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生产者的关系,切实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使企业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是建立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的内在  相似文献   

13.
<正> 1987年10月12—16日,国家体改委与世界银行合作在北京举行“企业机制改革国际讨论会”。国家体改委、国家经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及几个改革试点城市的大企业的代表,与来自巴西、保加利亚、联邦德国、印度、美国、南斯拉夫和世界银行的专家,对拓宽我国企业机制改革发表了如下有见地的看法: 一、政府调控权与国家的所有权分离更重要专家们一致认为,中国国有企业缺乏公平竞争条件,经营自主权没有完全落实。其原因是:国家的所有权、政府的调控权、企业的经营权三者关系没有理顺。目前调控权与所有权的分离,比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一、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内容和形式目前,我国大中型国有企业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基本形式是承包经营责任制。1988年全国已有95%左右的全民所有制工商企业实行了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煤炭、冶金、石油和石化、铁路等行业也实行了行业承包或投入产出承包。承包经营责任制是全民所有制企业经济责任制的一种形式,它是在坚持企业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基础上,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以承包经营合同的形式,确定国家与企业的责权利关系,使企业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5.
企业制度作为企业的组织形式,自产生以来,以产权主体 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合的动态变化为依据,在它的发展 创新的每一个阶段中,企业制度都呈现出特殊的规定性,即适应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其相应的生产关系的需要而形成形式各异的企业制度。 (一)近代企业制度的初期发展 企业制度产生和发展初期的主要特征是产权主体单一,企业的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近代企业制度是从中世纪封建社会脱胎产生的。在小农场和手工业作坊中,产权主体单一,老板把对财产的所有权与经营权集于一身,既是企业的所有者,又是企业的经理人。企业的生产经营由老板依据个人的经验决策  相似文献   

16.
<正>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无一不从解决计划经济的运转动力问题发端。我国现阶段在企业推广的权责利结合、强化经营者利润动机和风险制约,实行租赁及多种经营责任制,取得了重大成效。取得成效的根本原则在于调动了经营者的积极性。但是,目前所存在一些缺陷的根本原因恰恰在于仅仅调动了经营者的积极性。也就是说,目前所解决的只是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即经营权独立问题,而明确企业所有者及其财产权利的问题则未涉及。而企业能否成为真正的企业,最终恰恰要取决于所有者(产权人)对企业行为的制约方式。  相似文献   

17.
生产资料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关系,处于社会生产方式最深层结构的最核心部位,这里蕴藏着企业活力的不竭源泉,蓄积着推动经济运行的强大“核能”。深化企业改革的首要前提,就是寻求两权分离的最佳模式,建立国家宏观制控与企业自主权的合理均衡。《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而基本思路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社会主义的实践,所有权同经营权是可以适当分开的。”近几年来,各地在实践中探索两权分离的路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对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关系进行了再认识。首先在农村实行了两权分离,并制订了一系列符合农村现状的新政策,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农村两权分离的成功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经验。《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社会主义的实践,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可以适当分开的。”实行两权分离,一方面继续保持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性质;另一方面,全民所有制企业主要采取集体经营的方式,集体所有制的农业主要采取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方式,使企业职工和农民有了经营管理权。实践表明,两权分离不仅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9.
童列春 《理论月刊》2001,(11):85-87
企业产权的有效性是指产权的归属便于企业在市场中支配和运用,实现资产的增值。在法律上明确产权归属仍然不够,应该考虑在市场中如何运行、如何推动其利益的实现。产权归属是否有效的评判标准是能否便于实现营利目的,其中关键问题是所有权对经营权能否有效监控。企业的性质、组织形式及企业与市场的互动关系是产权是否有效的决定因素。立法上要求以社会利益为中心,加强私人财产的法律保护,注重市场空间和形式与企业产权形式的对应性。  相似文献   

20.
傅耀华 《中国保安》2012,(14):12-13
所谓职业经理人,就是指在一个所有权、法人财产权和经营权分离的企业中承担法人财产的保值增值责任,全面负责企业经营管理,由企业聘任的,具备一定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并掌握企业经营权的个人或群体。由于职业经理人责任重大,我认为在履职过程中就需要把握好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