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官村"宅第,不仅是建筑文化智慧,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建筑中的反映。"清官村"宅第文化的正能量主要体现在凝聚清廉,经世致用,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和谐。学术界应该增强彰显古村落文化社会责任,激发古村落生态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创新之心,要更加重视"清官村"宅第保护,释放"清官村"宅第文化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2.
全体人民平等友爱、安居乐业、融洽相处,社会政治稳定、国家长治久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没有共同的文化纽带和良好的道德规范,社会和谐就难以达成.孝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它宣扬人性的真、善、美,塑造了中华民族精神和国民品性.长期以来,行孝成为美德之首、立身之本、齐家之宝、治国之道,对中华文明的长期赓续发挥了巨大作用.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精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新、弘扬孝文化正当其时.  相似文献   

3.
文化自觉与自信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只有文化自觉,才有文化自信;只有文化自信,才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继承文化、发展文化、繁荣文化需要文化的自觉,更要有文化的自信。努力在这个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文化自觉与自信,并从这种多元化的文化格局中审慎地选择适用的文化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对地方文化进行创造性的发展,是十七届六中全会以及十八大精神的明确要求,也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旗帜。  相似文献   

4.
正号营人将文化传统与现实生活、教育学习与娱乐活动、文化载体与文化内容、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走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发展路子。军屯新貌村办公园在我省是一件稀罕事,更为可贵之处在于它是一个孝文化主题公园。走进号营村,路旁是以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的百米画廊,村头是多彩多姿的号营村文化广场,广场边是郁郁葱葱的飞凤山,独具特色的"号营人口文化园"便建在飞凤山  相似文献   

5.
赵谦  车凤 《前线》2014,(3):106-111
说到“忠”字,中国人都非常熟悉。在评价一个人时,如果说他是“忠臣”、“忠诚”、“忠孝之人”,这就是很高的褒奖了。在古代儒家思想看来,“忠”和“孝”是人应该遵守的最基本但也是最重要的道德。对长辈尽孝,对君王、国家尽忠,是几千年传统文化一直强调的为人、为官之道。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伴随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必须坚持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这是其魂灵和动力。因此,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7.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战略考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芳 《理论学刊》2012,(1):7-10
我们所倡导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其目的就是要确保在这整个文化体系的活动中持有清醒的认识和理性的态度,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当今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保证,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思想基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提升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意识:一是要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为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奠定更扎实的信仰基础;二是要坚持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与吸纳西方先进文化的有机结合,是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抓手;三是要继承发扬中华民族在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上的优良传统,使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断进入新境界.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强调,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应该如何理解文化自觉呢?文化自觉首先是对自己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认知,包括对自己国家和民族文化的来历、发展、特点、地位和作用有正确的认识。同时,文化自觉还包括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有正确的认识,对世界各种文化的交流交  相似文献   

9.
《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一份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宣言。它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体现在对自己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充分认识;体现在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的正确认识,对世界各种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等正确认识;体现在对当今形势的正确把握;体现在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相似文献   

10.
李翔海 《前线》2013,(5):41-43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这一论述清楚地表明了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全党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与自信,表明坚持文化自觉与自信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全党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基本前提,正确的文化自信必须以科学的文化自觉为基础。政治文化引导着文化的发展方向,党始终是政治文化自觉的引领者和推动者。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文化自觉是指党自建立以来在政治理念和政治行为上的一种主动的责任担当与使命追求。  相似文献   

12.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要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从制度层面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其中也体现了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提升。在提高文化开放水平过程中,要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孝的政治史     
什么是孝?孝最早在古代象形文字上的意思是:因人老了,弯腰弓背,手拄拐杖,一副老态龙钟的行走状态,上老下小的服侍形式。后来,孝逐渐成为尊敬长辈、侍老奉亲的一种善行和美德。孝,没那么简单不过,孝在中国社会中的意义却远没有这么单纯。著名学者徐复观认为,以儒家为正统的中国文化,其最高的理念是仁,但最具生活实践意义的却是孝。人生父母养,孝除了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和政治也有密切联系,孝史亦是一部政治史。  相似文献   

14.
百家言     
《求是》2011,(22)
董学文:树立文化自觉与自信的理念我们宣扬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其目的就是要寻求在文化建设中有清醒的认识和理性的态度,把牢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文化自觉,指的是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的地位和功能有深刻的认知,对文化发展规律和趋势有正确的把握,对发展文化的社会与历史责任有主动的担当;文化自信,是指对自己的理想、信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对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了重要论述。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们要在首都建设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国家文化中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的实践中,切实提高文化自觉,切实增强文化自信,更加奋发有为地推动首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党课》2011,(24):27-34
文化体制改革攻坚,中国文化产业发生了什么?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如何齐头并进?政府、资本、文化资源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如何萌生、如何发展、如何实现?中国的崛起不应当只是一个普通国家的崛起,而应当是一个文明国家的崛起。中国贡献给世界的不能只是商品,也应当有文化。只有在此基础上。中国的“和平崛起”才有可能开创一条新的大国崛起之路,带给全世界一个新的国际秩序。  相似文献   

17.
蒋朝莉  李凌 《探索》2013,(1):18-20,31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自觉是基础,文化自信是保证,文化自强是途径.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过程.只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更加自觉地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才能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政治文化的角度,分析了中国传统的政治情感及其产生原因,认为中国传统农民的政治情感是一种依附型的政治情感,主要围绕统治集团中的明君、贤相和清官展开,这种情感包括包括对皇权的崇拜,以及期盼“明君”、“贤相”和“清官”的情感。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中,政治情感同样需要实现现代转化,以建立农民自身的主体意识,以及政治制度与法治的情感。  相似文献   

19.
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增强自觉是条件,坚定自信是关键,实现自强是目的。增强党内政治文化自觉,体现为增强党内政治文化地位作用的自觉认识和其历史责任的自觉担当。坚定党内政治文化自信,体现为对党内政治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其生命力的坚定信心。实现党内政治文化自强,关键要做到破立结合、研究阐释并举。  相似文献   

20.
张小城 《世纪桥》2012,(13):51-52
消防文化“三自”建设,以“文化自觉”建设保证消防文化的先进性,以“文化自信”建设保证消防文化的政治性,以“文化自强”建设保证消防文化的创新性,为消防部队思想政治工作、业务能力建设以及部队全面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