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贯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既是一种思维方式,又是一种经纬方略,是方法论与实践论的有机统一,是中央针对经济新常态开出的"中国疗法",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针对性。一、运用辩证思维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把握大局、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确保改革有力有效推进。重点要处理好四个关系:(一)处理好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关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  相似文献   

2.
钟瑛 《北京党史》2023,(6):12-16
全面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化解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困难和矛盾的重大举措,对解决中国结构性、体制性问题产生着决定性影响。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卓越实践和显著成效在国内外得到广泛认同和积极评价,并为后续改革提供了坚实基础和宝贵经验,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中国经验的有益借鉴。中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有机结合的理论与实践,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相似文献   

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着眼供给和消费的对立统一关系从供给方面进行的改革,是经济治理的重要举措,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为根本出发点,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理念引导,是坚持立足国内和全球视野相统筹、坚持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相协调、坚持战略性和操作性相结合的高度概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治理的伟大创新,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政治经济学的新篇章,必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更高境界更深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去产能化成为经济新常态发展的首要目标。煤炭企业如何加强党的建设,稳固发挥企业党组织强有力的政治保障作用,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是当前急需研究与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一、要始终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党的十九大确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最有力  相似文献   

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分析国际经济新形势、国内经济新常态以及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新特点的现实背景下提出来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构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蕴含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6.
人们在认识世界、了解事物的过程中,科学的思维方式具有重要的作用,这有助于保证认识的客观性,能够实现对事物本质以及规律的深刻认识。基于科学思维方式的应用,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基于客观现实的有关人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决定了其内涵是立足于客观事实,促使理论和实践能够实现有机统一。事实上深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滋养的习近平治国理政思维方式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即:习近平思维方式强调辩证性、突出统一性、重视战略性;习近平思维方式凸显唯物性、遵循规律性、把握时代性;习近平思维方式注重生成性、彰显主体性、体现创新性。  相似文献   

7.
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它不仅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特殊规律,并且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也提出了科学的预见。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概念提出以来,学术界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解读。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也只有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出发,才能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想已成为我国政府制定政策的指导,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习近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想是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亟须认识和理解的理论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在于扩大有效供给,而扩大有效供给的关键是优化供给结构。同时,处理好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的关系也是必要的。我国在今后一段时期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选择上还要审慎选择。  相似文献   

9.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依据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的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指导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深刻认识和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特征、理论依据,需进一步从哲学上加以阐释。那就是:唯物辩证法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灵魂,新常态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基础,新理念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行动原则。  相似文献   

10.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经济学的术语,不仅是一种方法,同时还是一种思维。将"供给侧"思维运用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是一种新的视角。文章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供给的特点入手,分析运用供给侧思维的合理性,提出运用供给侧思维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而提出的创新举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其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思想资源,同时,中国经济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又不同于其他模式,它产生于中国场域,遵循中国逻辑,具有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独特特征,追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渊源,指出其是其所是的中国特色,对于优化经济结构和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把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作为贯穿发展全局的大逻辑,创造性地提出了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思想,为我国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这一重要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主攻方向是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当前重点是抓好"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重要手段是优化要素配置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根本目的是使供给能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本质属性和根本途径是改革,基础动力在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新发展理念是相通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中国经济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为世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3.
赵宇 《党的文献》2017,(1):50-57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把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作为贯穿发展全局的大逻辑,创造性地提出了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思想,为我国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这一重要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主攻方向是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当前重点是抓好"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重要手段是优化要素配置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根本目的是使供给能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本质属性和根本途径是改革,基础动力在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新发展理念是相通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中国经济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为世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4.
郑杰 《学习月刊》2014,(12):11-12
习近平同志在全面系统阐述新时期党和国家建设发展的若干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中,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立场,运用科学辩证的思维方式,用于解决各地的发展问题,创新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认清国情、地情、市情,把握大势,尊重规律,推动工作。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观点,孝感市委书记陶宏提出了要通过"三情"结合找科学有效的发展路径,具体就是要吃透上情、借鉴外情、把握内情。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在《经济日报上》发表《推动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改革有效协同》认为,面向新发展格局,推动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协同,是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需求侧和供给侧两端要综合发力,加快形成一种供给与需求动态平衡、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理论创新的方法论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又在回答和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中创新发展。它遵循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相统一、坚持唯物论和运用辩证法相统一、坚持立足国情和放眼世界相统一的基本原则,具有问题导向的时代意识、治国理政的辩证思维、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中国道路的话语逻辑四个理论特质,为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南。  相似文献   

17.
正根据省农业厅省农工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部署要求,我认真研学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河北农业发展实际,对经济新常态下河北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了一些思考。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农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2015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提"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年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习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1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概念的提出,旨在扩大有效供给,满足有效需求,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2016年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专门研究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作出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认识、把握、引领新常态的客观要求,对我国经济工作的理念、思路、着力点等进行了重要调整,形成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政策框架。实践证明,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政策框架,对指导经济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习近平牢牢把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形成和总结出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一系列规律性成果,开拓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20.
高德步 《前线》2017,(4):37-41
"供给侧"思维是一种创新思维,创新驱动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枢纽。本文运用"供给侧"思维,分析创新过程和创新要素,分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作用,提出不断打破垄断和创新供给的意义,以及经济新常态下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