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地区大学生是肩负促进民族地区大发展、大繁荣和大团结历史重任的生力军,也是传承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内化为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核心凝聚力,外化为他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际行动,最重要的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载体,挖掘、弘扬、传承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并由此进一步增强民族地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  相似文献   

2.
邹芳芳 《世纪桥》2016,(10):69-70
民办高校大学生受其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以及自身因素的影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不高:政治信仰存在危机;国家归属感强,但对爱国主义的理解有一定的偏差;认同社会价值观,但少部分学生表现出信心不足;绝大多数学生树立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所以,必须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知行合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规范其行为;利用网络资源,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方式;健全制度,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的常态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3.
从"00后"作为一个群体步入大学后,抓好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就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通过对民族地区"0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与践行状况的调查分析,了解他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与践行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其认同与践行水平,对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世纪桥》2017,(2)
对"95后"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对实现中国梦至关重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95后"大学生、教育方式和教育工具等构成了认同教育的基本要素。建构合理科学的教学体系,发挥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合力,创建校园文化良好氛围,开拓社会实践渠道,进而实现对"95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实践认同教育。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决定着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是积极培育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前提。高校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滋养青年,积极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理论认知与实践养成、线下活动与网络引导的协同前行、相得益彰,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情感认同、行为践行,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6.
自媒体时代,培育"95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和高校应积极思考和探索的重大问题。可以通过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发挥主渠道作用,搭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等方式培育者"95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党员是民族院校青年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是民族地区未来发展的骨干先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建立健全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强化网络管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深入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厚重思想资源,着力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作用,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认取。为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全过程,延伸和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效果,东北林业大学探索以第二课堂的途径,采取贴近学生的一系列传统文化教育主题依次推进的方式,开展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工作。"主题推进式教育"在提高大学生政治思想觉悟和传统文化素养方面取得令人鼓舞的成效,同时也引发了关于构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长效机制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9.
凝练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是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凝练“理想、责任、诚信、成才”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探索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途径有:第一,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体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渠道的作用,着重解决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问题;第二,营造有利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独特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形式;第三,构建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实践活动体制机制,提高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正"微时代"是一个信息多元开放、资源交互共享、信息传播简洁便捷、传播主体多样的时代,这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辟了新的路径,找到了新的载体。在面临着选择盲从、认知束缚、价值冲突、认同危机等矛盾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与大众的日常工作、生活对接,融入大众,才能真正被大众理解、接受和践行,真正地做到像空气一样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一、发挥新闻媒体的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的价值观念。许多少数民族电影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文章基于对《额吉》《图雅的婚事》《乌鲁木齐的天空》等少数民族电影的文本分析,分别从个人、社会和国家层面探讨少数民族电影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保障、有利于公民道德素质的提升、有利于提升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基础等。弘扬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党员干部起先锋模范作用,其次要在全社会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还要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在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中就价值观基本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践行状况、教育与核心价值观践行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的实证调查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认同,但在尊重本民族文化情感方面有着特殊的诉求,另一方面,他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意识培育、践行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在价值观教育模式、价值理性发育、少数民族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契合等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  相似文献   

14.
建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是解决民族问题精神力量的核心。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必须引导各族人民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必须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大趋势。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必须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紧密团结各民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相似文献   

15.
民族伦理文化作为形成民族大学生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的精神文化基因,构成了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文化底蕴。这客观上要求我们在对民族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时,要坚持民族伦理文化的自觉、自信和自强。在民族伦理文化的自觉中体现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民族伦理文化的自信中凸显资源优势,在民族伦理文化的自强中推进民族伦理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载体和必经途径。社会实践有助于推动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理解、认同接受和创造传播。要通过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完善制度等途径发挥社会实践在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的独特优势和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所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灵魂,又是当代青年正确的价值取向.为此,将中小学校德育工作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相结合,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工作的根本,充分发挥学生价值观教育主渠道的功能和优势,对学生价值观的教育进行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任务。目前正在实施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课程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任课教师应该树立整体性教学意识,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整体性教学改革,统筹使用各种教学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融入每一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相互分工配合,发挥整体合力,促使大学生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提升情感认同,从而达到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团员组织认同教育,能为共青团工作改革提供新的途径和思路。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团员组织教育的必要性、当前存在的困难和解决办法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团员组织认同教育的实效性,从而发挥共青团组织在高校思政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河池学院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作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示范项目之一。通过专题教育、社会实践、课题研究等形式,不断丰富教育教学内容、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拓展教育教学空间。以专题教学为载体,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工作。河池学院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