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国有两位伟大的作家,各自写了一部关于法国大革命的伟大作品,他们就是雨果(1802—1885)和托克维尔(1805—1859),雨果的《九三年》、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均是作家生前最后一部有影响力的著作,和各自代表作(《悲参世界》与《论美国的民主》)相比,篇幅和知名度都要小,但都是被低估的巨著。  相似文献   

2.
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中指出,法国中央集权制的不断强化与传统社会自治共同体的衰败,这两者间的互动互促关系是"旧制度"与大革命形成的内在机理。这一观点是相当有道理的。社会中广泛存在的、有效的城乡自治传统,是中世纪法国封建制稳定存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基础。而这一基础被动摇之日,也就是法国封建制度解体之时。历史地看,成功的人类文明都需要有广泛而有效的社会自治作为自己的基础,而社会转型成败的关键在这个意义上,维系于社会能不能因应时代变迁而更新自己有可能落伍的自我治理形式。传统的社会自治如何实现自我超越,是托克维尔留给我们的一个后续性课题。  相似文献   

3.
刘洋  马德普 《理论视野》2013,(4):40-43,46
法国大革命虽然试图彻底划清与旧世界的界限,但却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成为历史"连续性"实现自己的手段。托克维尔以这一"连续性"的发现而破解了大革命的自我神话,揭示出这种历史连续性在旧制度、大革命与革命后社会中的表征,从而将对大革命的解读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托克维尔成功之处,也构成了他突不破的局限。突破这一局限是《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留给转型社会中人们的一个历史思考。  相似文献   

4.
法国近代发展的历程伴随着暴力和冲突。自由、平等和博爱这三个法国大革命所产生的三个硕果并没有真的成为保护法国人民的福泽。从1789年起,法国在历经了近两个世纪的冲突后,最终在第三共和国时期达成了妥协,实现了大革命中所提出的政治主张。托克维尔作为法国大革命的反思者,在《论美国的民主》和《旧制度与大革命》这两部书中对民主、自由和平等进行了阐释,剖析了法国独特的历史文化,运用比较的方法,在全球视野的背景下看待法国问题,使得第三共和国的政治家们完成了从街垒到议会的嬗变。  相似文献   

5.
根据托克维尔对大革命前旧制度演变过程的考察,从代理问题的角度分析旧制度与大革命的因果关系。法国自路易十四开始加速强化中央集权,这个过程对法国原有的社会治理机制造成全面破坏,此后王权对社会各个层面的统治不可避免地产生严重的代理问题,结果导致社会矛盾全面激化,从而最终引发大革命。大革命的爆发正是旧制度的代理问题耗尽了社会所有的良性资源以及路易十六的改革来得太迟、太慢所致。  相似文献   

6.
甘正气 《团结》2013,(1):52-54
2012年年末,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在主持听取专家学者对反腐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的座谈会时,向与会专家推荐了法国历史学家、思想家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王岐山为什么要推荐这本书?这本书里究竟说了什么?  相似文献   

7.
朱沅沅 《理论视野》2012,(11):61-63
将小说《双城记》置于其诞生的历史背景之中,结合狄更斯的创作经历和历史学家托克维尔对法国大革命爆发原因的分析,探讨狄更斯对法国大革命的理解,解析他所塑造的有争议的革命者和群众形象以及他对大革命所持态度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外曾祖父在大革命中被送上断头台亚历克斯·德·托克维尔生于1805年,出身法国穿袍贵族,相对于佩剑贵族,他们主要出任文官。托克维尔家是法国“世族”,历史可以上溯至12世纪,其先祖参加了征服者威廉入主英伦的黑斯廷之战,获得了在诺曼底的封地。  相似文献   

9.
《旧制度与大革命》在对法国君主专制的具体分析中,勾画出专制集权制国家类型的一些共同特点:它以社会资源的某种"自由流动"、特别是小土地所有制为主要经济基础,以对"全能国家崇拜",以及民众的自私、精神"碎片化"为思想文化基础,以中央集权的官僚制为组织手段与制度要件,进而形成一种没有法律、制度等"正式约束"的君主集权。本书可谓一部研究专制集权制国家类型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5,(28)
《社会契约论》是世界政治法律学说史上最重要的经典之一,是震撼世界的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号角和福音书。它阐述的许多原则原理不仅在革命之初被载入法国《人权宣言》等重要文献中,还在革命后的长时期里成为资产阶级的政治法律制度的基石。卢梭的思想对后世思想家们理论的形成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张铭 《理论视野》2013,(4):29-34
《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将影响革命的长时段原因与短时段原因结合起来,力图找到一种能理解大革命起源的阐释原则。这一努力使托氏在大革命造成的社会断裂背后,发现了历史自身内在连续性;在大革命带来的冲击的背后,发现它的创新极为有限。对处于社会转型中的"后发国家"来说,法国当年的困境具有自己的"现代性",而书中体现的方法论与立场所具有的"超前性"也使其具有一定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2.
18世纪末的法国在欧洲独领风骚,其缘故一是因为它还有一场政治革命,二是因为它有一场化学革命。拉瓦锡用氧化说推翻了燃素说,因此有“近代化学之父”之尊,在科学史上堪与牛顿、达尔文相伯仲。然而这位大学者却在政治革命中被送上了断头台,留下了一桩历史公案。 近读《世界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下册专论拉瓦锡之死的一节,论及拉瓦锡被处死的原因,归之于在王政时期他曾充任过包税人(即向国王购买征税权,然后直接向百姓征税)这个颇具民愤的职业,并说拉瓦锡虽然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但政治上却“走到了法国大革命的对立面”及“与法国人民为敌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权力分立并通过权力制衡达到政治自由是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明确提出的资产阶级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但卢梭极度轻蔑赋予国家各组成部分独立权力以相互制约的均衡理论.这种观念上的冲突,在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前两部宪法中表现得十分鲜明.从实际情况看,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权力分立有自己的特色:议会至高无上并发展为相当程度的专制,行政权过于弱化而无法与立法权抗衡,司法权根本没有独立地位.因此可以说,法国人基本上没有按照孟德斯鸠的思路去制约权力.  相似文献   

14.
在巴黎汉学界,艾田蒲无疑是最孚众望的,被法国笔会中心选为“1986年最佳作家”。确如评委会决定中所说:“他的作品对了解各个民族的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艾氏年近78岁,系阿拉贡一辈的老作家,有小说《唱诗班少年》、剧本《人民公敌》,以及多部关于比较文学的论著,曾获“法国戏剧奖”、“圣佩韦奖”、“法兰西学院文论奖”和1982年“文学评论大奖”等,尤以在中国古典哲  相似文献   

15.
唐斌 《行政论坛》2011,18(3):18-22
托克维尔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其政治制度移植的思想主要蕴涵在《论美国的民主》这部学术经典中。这一思想是他所处时代的政治实践与他个人的政治抱负相结合的产物。在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看来,托克维尔的政治制度移植思想凸显了移植而来的正式制度与本土非正式制度之间的紧张关系,两者需要持续的融合。这一思想对中国的启示在于在我国政治现代化的过程中要重视政治制度移植的必要性与相容性,正视传统政治文化的历史继承性,促进传统政治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相似文献   

16.
程建锋  张志超 《学理论》2009,(10):70-71
玛丽·雪莱的代表作《弗兰肯斯坦》中的怪物因处处受到歧视而反抗主人、反抗社会、报复人类,最终自焚而死,这折射出了法国大革命中革命群众由于旧制度的极端不平等所引发的对平等的矫枉过正式的关注,以至于对社会展开血腥的报复。本文从怪物反抗的原因、需求和疯狂报复等方面对法国大革命进行了别样的解读。  相似文献   

17.
一七五五年八月二十日,巴黎法兰西喜剧院首次上演伏尔泰根据中国著名戏曲《赵氏孤儿》改编的《中国孤儿》,演出获得意外的成功,观众为其动人心魄的悲剧艺术魅力所征服。演出不久,巴黎就出版了三部介绍、评论此剧的专著和《赵氏孤儿》法文译本。一七八九年法国大革命期间,《中国孤儿》再次公演,又是轰动巴黎,可见此剧为法国观众喜爱的程度。《孤》剧成为沟通中法文学的媒介,这种影响甚至后来扩展  相似文献   

18.
朱正 《瞭望》1993,(24)
前几年纪念法国大革命二百周年,《世界文学》发表了一组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诗文,其中有沈宝基翻译的《马赛曲》。在这以前,有刘半农的文言译本。那时,刘半农在《新青年》杂志上陆续发表《灵霞馆笔记》,一九一七年二月出版的《新青年》第二卷第六号上的笔记中,有《马赛曲》一节,将法文原本,英文译本,  相似文献   

19.
新鲜观点 一鸣惊人 俎永湘今年已经71岁了.但老人精神矍铄,思路清晰.他告诉记者,他出身河北省乐亭县一个世代书香、酷爱《红楼梦》的家庭.他毕业于辽宁大学,1964年参军,1987年转业到鞍山,2004年退休,现在是辽宁作家协会会员、鞍山社科院红楼梦研究所所长.俎永湘可谓是一个学者型的干部,他身在官场却始终研究《红楼梦》不懈.他说,他的祖父辈的家都有《石头记》、《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手抄本,他从1956年开始读《红楼梦》,至今读多少遍已记不清了.40多年,他读红楼,研究红楼,查资料,访专家,到处调查研究,终于在2007年出版了120万字的研究成果《红楼梦砧解》.  相似文献   

20.
我在巴黎旅居数年,与法国龚古尔文学院院士罗布莱斯过从甚密,曾将他的名剧《蒙塞拉》译成中文,由陈颙同志执导,在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公演。此后,他的长篇小说《这就叫做黎明》、《艰难岁月》、《威尼斯的冬天》和五部中篇小说,以及另一剧本《绮窗恋》陆续译成中文,这位法国老作家遂应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国戏剧家协会邀请三次访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