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5 毫秒
1.
受教育权作为一种具体化的基本权利,对于公民来说意义重大。国家对受教育权的保护义务首先在于尽可能地采取行动以发展社会经济,使教育的发展同步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义务能力的发展,其次是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对受教育权的具体保护,受教育权的立法保护与行政保护可以称作事前保护,司法保护则可以称作受教育权的事后保护。在延伸层面,国家的国际法意义上的保护义务与国内层面的保护一同构成受教育权保护的双重体系。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受到侵害的事件时有发生,但是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对未成年人受教育权保护不到位,使教育这一重大问题的成功解决出现了许多真空地带,本文以云南省大关县为例,在社会调查基础上,试图从完善法律制度、引入法律援助制度、未成年人行政申诉制度等几方面,对如何保护未成年人受教育权作一个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杭州青少年研究所与浙江省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就浙江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展开调查研究,提出:确保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健全社区社工、志愿者网络,关怀特殊家庭的未成年人;加强矫治帮助、完善"两法"、制定程序法、全面加强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设立未成年人独立执法机构,建立协调联动机制,真抓实干等建议,优化浙江省的未成年人成长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行诉讼机制对受教育权的保护范围相当狭窄或者较为模糊,立法中没有形成“权利本位”、受教育权内容设计粗疏、相关法律规则缺损。为了实现对受教育权全面的诉讼保护,必须全面解析受教育权诉讼机制存在的问题及缺陷,科学设置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明确对受教育权进行诉讼保护的内容以及范围等。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有立法仅在宪法和教育法中规定受教育权,民事立法对该权利没有明确认可.但不应就此认为受教育权是公权而不能成为私权,从而拒绝从民法角度进行保护.现在社会中,对权利的保护呈现多层次性,即某一特定权利,可以受到多个法律部门的保护.受教育权的多重权利属性其实质是现代社会对权利保护的全面化或者权利保护的深化.受教育权符合人格权特性,其权利渊源来自一般人格权中的人格自由.将受教育权确定为人格权可使其获取民法请求权体系全面、完整、及时、有力的保护,这是单纯将受教育权确定为宪法权利的制度安排所提供不了的.  相似文献   

6.
成人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学生与全日制学生一样享有宪法所赋予的"受教育权",但目前成人学生"受教育权"实现的情况却不容乐观。本文在分析成人学生"受教育权"受法律保护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原因,并提出自己的思考,力求为保护成人学生的"受教育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而受教育权是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原动力 ;社会发展是以生产力发展为动力 ,而教育是本原生产力。为保证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公正性与合理性 ,法律应对受教育权予以平等保护 ,为促进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 ,大力发展作为本原生产力的教育 ,法律应对受教育权予以特别保护。  相似文献   

8.
走出公民受教育权平等的困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受教育权是宪法规定的一项最基本的权利。受教育权平等包括受教育机会的平等和受教育待遇的平等。文章认为现实生活中公民的受教育状况存在着许多有悖于平等的现象 ,并提出从三个方面予以保护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受教育权的内容应包括凡是和公民受教育相关的权利;公民的受教育权带有国家义务的性质,是一项宪法权利;通过承认宪法在司法领域的直接效力,在诉讼中更好地保护公民的受教育权。  相似文献   

10.
联邦最高法院对于美国社会的塑造作用是巨大的,在其公民受教育权平等保护的实现过程中,联邦最高法院同样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从"普莱西案"到"布朗案",一个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案例标示着美国公民受教育权平等保护的演进,也标志着美国社会文明的进步.诉讼对于公民受教育权的保障有着特殊的意义,我们应该重新认识教育领域的各种诉讼问题,应该认识到诉讼对于教育领域各项问题的解决具有推动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三个重要环节:其中心环节是“以人为本”;其基础环节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作用;其特殊环节是未成年人成长阶段的特殊需要和心理特征。这三个环节是我们以往乃至目前工作中的薄弱之处。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同时抓住这三个环节,并在薄弱之处多下功夫,下真功夫。  相似文献   

12.
保障人的生命权是法律的根本任务之一。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人的生命权受到威胁和忽视人的生命权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一步健全生命权法律保障制度,显得更加迫切和必要。  相似文献   

13.
人文情怀是未成年刑释人员法律保护的固有属性 ,未成年刑释人员法律保护所体现的人文情怀主要有解读、交流、宽容、维权、关怀等内容 ,未成年刑释人员法律保护要达到好的效果 ,主要取决于法律法规、社会导向、工作机制的人文情怀体现及未成年刑释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增强等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4.
联邦最高法院在公民受教育权平等保护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布朗案"是在美国宪政史上联邦最高法院审理的最有历史意义的案件之一,对于公民受教育权的促进有着特殊的意义.我们应该重新认识法官是如何推动对受教育权的平等保护,反思平等的理念在实践中如何有序地推进,以及诉讼机制对于解决教育领域各项问题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犯罪未成年人进行矫正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以保护代替管训、以教养代替处罚",这在国际、国内社会已达成共识。即对犯罪未成年人尽可能不适用刑罚,但对一些实施了性质恶劣、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的未成年犯罪人,给予一定的刑罚处罚,仍然是对其进行矫正的前提。但未成年罪犯毕竟不同于成年罪犯,即便判处了刑罚,对其刑罚的执行活动也要体现出未成年罪犯教育和改造的特殊需要,也就是说,未成年罪犯刑罚的执行必须在未成年罪犯矫正政策所内含的基本价值原则下进行。  相似文献   

16.
生命权是人们对自己的生命安全所享有的不受非法剥夺的权利。作为人类最基本的、第一位人权,生命权应该由宪法予以确认和保护。生命权本身的重要性、基本权利的防御权功能、宪法的至上性以及我国生命权保护的严峻现实都要求生命权应当入宪。  相似文献   

17.
浅论环境保护法中的公众参与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众参与原则又称环境保护的民主原则,是环境法的精髓和灵魂,其作为构建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准则之一,有着深刻的理论基础和充分的必要性。我国以往的环境保护立法,对公众参与虽有一些规定,但与实现环境法目的所要求的公众参与相差甚远,公众参与制度并未真正建立。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构建和完善我国公众参与制度:1.通过立法确认环境权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并将环境权内容具体化;2.对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制度的机制作出明确规定;3.提高全民族的环境保护法律意识;4.鼓励和支持环境保护团体开展环境保护活动;5.建立环境陪审员和环境案例听证会制度。  相似文献   

18.
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系统工程,主体是未成年人,但成年人构成了其发展的外在环境。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成年人应该为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环境;在思想道德教育观念和方法上,成年人应该尊重未成年人的特殊性。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动员和参与。  相似文献   

19.
道德实践活动作为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在未成年人道德人格的形成中占据重要地位。探讨道德实践活动在未成年人道德教育和未成年人道德人格形成中的功能,是促进未成年人道德提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