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只是这么一幅小小的画,竞画了25个神态各异的蔗农,那是仙游画家张清岩先生在1965年创作的工笔年画《丰收》,入选全国美展,并收藏于国家美术馆。之后,他的创作便一发不可收,包括书、画、印,在国内外发表作品两千余件,也赢得了多种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2.
一部《亮剑》,让军人硬汉“李云龙”的扮演者李幼斌一举成名。今年年初《闯关东》又让他再度火爆大江南北,成为时下娱乐圈最炙手可热的明星。可是说起他的新婚妻子史兰芽,很多人就不太了解了,其实这位出身名门的才女,同样是实力派演员,她出演的《铁道游击队》中的“芳林嫂”,《红日》里国民党整编74师师长张灵甫的红颜知己“王玉龄”等角色,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圈内人都知道,李幼斌的成功,她功不可没。尤其是今年3月的“偷拍门”事件发生后,李幼斌被卷入舆论的漩涡中,正当无数人为他的前途暗中捏把汗时,没想到她手中一张红彤彤的《结婚证》。却使局面一下变得“云开日出”。  相似文献   

3.
李忠诚  翟超群 《黄埔》2012,(3):14-17
说起芭蕾艺术在中国老百姓心中的印象,很多人都会回答,芭蕾就是《天鹅湖》;说到《天鹅湖》,永远也绕不过一位主角,她就是现任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白淑湘。是她,放飞了新中国第一只“白天鹅”;是她,在《天鹅湖》之后,又使中国芭蕾舞《红色娘子军》的“吴琼花”形象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4.
李春桃 《求索》2007,(1):186-187
袁枚《续诗品》标写苦心,实则展示性灵,他序中提到的“表圣二十四品”“标妙境”,这随着袁枚性灵说,流传甚广。《续诗品》和《二十四诗品》是标妙境与写苦心两种不同的类型。后来在诗、词、文、书、画、琴等方面都有续《二十四诗品》者。  相似文献   

5.
上海作家管继平写作上是一把好手,著有散文随笔集《一窗明月半床书》、《上海老辰光》、《民国文人书法性情》等。在上海文人中,管继平可算一位“曝光率”较高的作家。尤其是他所撰的“文人书法”系列文章.先后被《中国书法》、《书法报》、《书与画》、《书法导报》等多家报刊转载,甚至在中国书法网上,管继平与启功等一起被评为“文人书法”网大评论权威。其实,于管继平而言。这倒是其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结果,在书法与篆刻艺术上管继平同样出手不凡。  相似文献   

6.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唐人张继的《枫桥夜泊》真把姑苏的秋写到了极致。由此,想到了青年画家金维久。他自幼习画,199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画室,师承贾又福、刘牧、李铁生、李少文等名家。所有这些都为他的艺术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艺术是心灵的天地,在画家金维久的画中,表现的是一种系于自然的心声与诗情,这使得他的作品传达出清新、秀润、典雅的韵致,给人一种“物我交融”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7.
打开关于“唐僧”的网页,实在惊诧不已。绝没想到,人们对这位亦人亦神的和尚竟然如此感兴趣。当然,大多是拿他当“话耍子”来搞笑,来开涮的,什么“唐僧办教育”“唐僧的隐私”“唐僧评先进”……数不胜数,光是杜撰唐僧的著作,就有《家书》、《日记》、《回忆录》、《密信》、《遗言》、《自述》、《报告》、《废话》等许多种,关于从学术方面进行研究、探讨的却少得可怜。  相似文献   

8.
明崇祯七年(1634年),秋高气爽的一个日子,61岁的冯梦龙,已经编撰完成《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后,就任寿宁县令。他带着《三言》中理想化的人物,来到了“地僻人难到,山多云易生”的寿宁县,一呆便是整整的4年。  相似文献   

9.
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民族,都需要有自己的梦想来照亮前进的道路。2012年11月底,在观看《复兴之路》展览时,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深情阐释中国梦。之后,《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刊发了数十篇专家学者对中国梦的研究、分析文章,探讨“什么是中国梦”、“如何理解中国梦”、“中国梦的意义”、“如何实现中国梦”等大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为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10.
张平 《福建乡土》2012,(4):63-64
最近,许春的新著《又见方笋》面世,我在阅读中又一次被他那颗敏感之心击中。在《又见方笋》中,作者将文章分为“大爱无声”、“岁月如歌”、“生活走笔”、“指南言北”四个部分,可见他抒写视野的广阔。  相似文献   

11.
我国北方广大农村流行一句谚语:“有鱼有肉不是年,贴上年画才算年.”我们在山东省潍县看到,万千农家,门上贴的是门画,门画两边配以对联,门楣贴横批,门楣下沿悬垂刻纸挂廉;堂屋正中挂着四条屏或中堂画,两侧墙壁和东西厢房也贴满年画.年历画贴在灶房炉壁上,“小横批”贴在坑头上,“牛仔”贴在马车上,“栏门画”贴在猪圈门上……家家户户,里里外外,到处都是鲜艳夺目的年画,如同画展. 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我国民间年画具有优良的艺术传统.山东省潍坊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孙立荣所长对年画颇有研究.他说,我国木版刻印年画源远流长.最早人们在过年时挂些象征性的东西,以示吉祥.魏晋南北朝(二二○——五八九年)发展成为图绘的桃符.唐代(六一八——九○七年)以后,随着雕版印刷的出现,木刻年画随之产生.至明代(一三六八——一六四四年)则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这种民间年画遍布全国大部份地  相似文献   

12.
吴葬之     
《今日浙江》2013,(16):60-60
吴葬之是浦江县前吴村人,现代浙派中国画和教学体系的奠基人之一,早年毕业于上海美专,后与潘天寿等组织创立“白社”画会,研究与弘扬中国画艺术。著有《中国画概论》、《中国画十讲》、《画论笔记》、《画微随笔》等,  相似文献   

13.
舞台之上,他是话剧《茶馆》中的秦二爷、《北京人》中的曾文清……他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表演风格、自成一体的导演艺术。舞台之下,他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表演艺术家、导演,是以无私之心投身社会公益的共产党员。他传承艺术艺德,发掘和培养一大批文艺界领军人才,为中国话剧艺术繁荣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他就是“七一勋章”获得者蓝天野。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伦”、“理”二字早在《尚书》、《诗经》、《易经》等经典中已分别出现。“伦理”二字合用,最早见于秦汉之际成书的《礼记》:“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大约西汉初年,人们开始广泛使用“伦理”一词,以概括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所谓“敬畏伦理”(这一概念系作者2004年提出),  相似文献   

15.
和4年前的韩日世界杯相比,德国世界杯不见了中国队的身影,比赛又总在凌晨进行,似乎只有这样才是中国球迷习惯的世界杯。从1978年中国人开始接触世界杯的影像,到2006年国人发展到“全民皆球”,世界杯似乎已经成为中国人的“非法定节日”。近日,新华社更是刊发一篇评论,称世界杯已经成为中国人“四年一次的春节”,那么这个“春节”到底给中国人带来了什么?  相似文献   

16.
人物小传: 乔羽,原名乔庆宝,1927年生于山东济宁。著名词作家,诗人。曾任中国歌剧舞剧院副院长、院长,现任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第八届全中政协委员。 乔羽至今已写出《让我们荡起双浆》、《爱我中华》、《祖国颂》、《人说山西好风光》、《思念》、《夕阳红》等1000多首歌词,词作中饱含着的善良、真诚和美好,抓住了亿万中国人的心。在建国50周年之际,由中宣部等6家单位主办的《新中国舞台、影视艺术精品选》中,他的《祖国颂》、《我的祖国》、《让我们荡起双桨》、《思念》、《人说山西好风光》、《难忘今宵》、《爱我中华》等多部作品入选,是入选作品最多的艺术家。党和国家鉴于他的卓越贡献,授予乔羽“终身不退休的艺术家”称号。  相似文献   

17.
韩霄 《求索》2011,(11):185-187
在古典小说史上,《三国志玉玺传》出现在《红楼梦》之前,似乎有着特殊的意义。《三国志玉玺传》与《红楼梦》在叙事艺术结构上以及悲剧意蕴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三国志玉玺传》的“玉玺”叙事结构艺术与《红楼梦》的“通灵宝玉”叙事结构艺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玉玺”与“通灵宝玉”的悲剧意蕴统领了对众女子带有悲剧命运色彩的动态过程,共同关注了众多不幸女性的心灵世界。从二者在某种程度上的相似以及时代背景看来,《三国志玉玺传》可能对《红楼梦》的创作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政协天地》2009,(2):93-96
13世纪到14世纪前后,在欧洲,戏剧和其它文学一样,正处于“中世纪”的黑暗时代。而在同时期的中国,元杂剧却放射出璀璨的光彩,出现了一个戏剧发展的高潮,涌现出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郑光祖等杰出作家,他们用自己非凡的创造才能,别开生面地为中国文学建构起传统戏剧的审美范式. 创作了《窦娥冤》、《西厢记》、《梧桐雨》、《汉宫秋》、《倩女离魂》等一系列优秀作品,成为元代文学的代表。  相似文献   

19.
毛梦溪 《人民公安》2011,(17):43-43
短短几年.“国学”一词似乎被人请上神坛又推进沟壑。“大师”一词给人几多崇敬又几多迷惘。 因央视《百家讲坛》走出书斋走进百姓生活的清史专家阎崇年因校注的《康熙顺天府志》身陷“悬赏门”,他以“一字疏误视作羞、一句错断引为耻”自勉,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挑出一个错,  相似文献   

20.
作为知名新闻人,年轻的章敬平很勤奋,职业历练更是丰富。他做过实习记者、记者、首席记者、主笔、专栏作家、部主任、编委、主编;转过中国的许多名报大刊,从《中国新闻周刊》,到《经济观察报》,到《南风窗》,再到《南方周末》;写的多为深度报道,采访过许嘉璐、李金华等高官,与秦晖、毛寿龙等学人有亲密接触;奥巴马竞选总统期间,他还受美国国务院之邀,与百余国家和地区的媒体同仁赴美考察访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