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世纪头20年我国的发展总目标是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和谐的小康社会。笔者认为,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呼唤着工会的“维权”和“民主”功能。工会需要理顺一些关系,切实发挥好两大功能,积极回应时代的呼唤。一,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呼唤工会的“维权”功能和谐小康社会须“全面建设”的第一要义即“全面惠及”,是与“共同富裕”的理想相一致的。但这并非意味着要回到“计划经济”、“大锅饭”时代,而是要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让各地区、各阶层人民的生活都能得到较为明显的提高,都能达到小康或更高一点的水  相似文献   

2.
论全面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建立与监测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鲁玲 《理论导刊》2004,(2):14-15
关于全面小康社会,十六大报告指出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并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根据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要求,建立一套完整、合理、科学的指标体系及监测评价方法,对全面小康社会的衡量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一、建立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1.全面性与突出重点相协调的原则。“全面”是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区别于“总体小康”的鲜明特征。因此,指标体系的设计及指标的选择要反映全面性这一要求。同时,根据我国目前的发展水平和现实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  相似文献   

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就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和要求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化改革 ,促进发展 ,推动经济、政治、文化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4.
李青 《理论探索》2004,(6):36-38
在山西“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实践中 ,有许多值得总结的经验。这些经验 ,对山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深刻的启示 ,这就是 :1.抓住机遇 ,加快发展是山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备的前提 ;2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山西经济社会发展 ,是山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 ;3.深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是山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破解的课题 ;4 .着力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 ,是山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选择 ;5 .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兴省战略 ,是山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顺利推进的根本条件。  相似文献   

5.
陈益群 《民主》2005,(11):24-25
构建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社会认识的深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中共中央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  相似文献   

6.
夏涛 《团结》2013,(6):30-33
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是党中央根据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和主要矛盾。致力于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破解“三农”难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7.
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过程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特殊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现状,使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表现出特殊性,决定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各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能同步走,必须认真考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渐进性,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层次性和不平衡性,确立符合实际的目标,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一个历史过程性来考察,走由“率先进入”到“逐步进入”的路子。  相似文献   

8.
十六大报告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提出了我们党在近期的奋斗目标:用20年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蓝图被描绘为“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为此,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和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的奋斗目标。深刻地理解与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内涵,对于我们更好地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三个代表”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从“三个代表”高度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代表最广大人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0.
张泽敏 《团结》2011,(6):16-17,2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党全国的工作中心.也是各民主党派的工作中心.四川省广元市是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显重要和紧迫。民革四川省广元市委会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促进发展”总体思路。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广泛团结凝聚智慧力量.积极为广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功立业。  相似文献   

11.
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仟务”。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将统筹城乡发展放在第一位。十七大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和实践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康社会的起点是实现了“三步走”的第二步战略目标,终点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环境四个方面进行建设。共同富裕是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3.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发 《理论探索》2002,(6):21-23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 ,是艰巨而光荣的历史任务。我国人民生活在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实基础。在新世纪 ,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 ,经济、政治、文化的改革、发展和创新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路线和方针 ,顺应时代前进步伐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4.
去年,昆山率先全部达到了江苏省全面小康指标,又首次荣获2005年全国百强县、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双料冠军”。中共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十分看中昆山这“两件喜事”,“这表明江苏的全面小康建设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在省内一些先行地区实现了从目标到现实的跨越,对江苏省的全面小康进程起到了重要的激励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新千年的第一个世纪,新世纪的第一个5年,伴着“九五”计划任务胜利完成的欢庆锣鼓,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顺利召开。会议审议和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这是我国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过去5年,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从今年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十五”计划纲要的制定和实施,为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人文环境:激发创新活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经济的高速发展相比,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发展明显滞后,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短腿”,变“短腿”为“长腿”,最重要的还得靠加快改革。  相似文献   

17.
领会十六大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渊源在邓 小平“三步走”战略;“总体土”小康的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特点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向全国人民部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的时候,特别提到,“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一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综合考察经济发展、民主建设、科教进步、文化繁荣、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等方面因素,深圳市多项社会发展指标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全面小康社会的阶段,属于“有条件的地方”,因而我们应该发展得更快一些,目标也应该更高一些,提出建设富裕型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要实现这个奋斗目标,实施文化立市战略至为关键。  相似文献   

19.
关于农业发展战略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何伟 《理论视野》2003,(1):14-17
党的十六大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又说,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结构调整,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 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民从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一举改变了中国少吃缺穿的历史,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但是,还应看到,要达到全面小康社会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农村。目前农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相似文献   

20.
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政治体制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应高度重视江泽民“七一讲话”中关于“我国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的重要论断,并从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史进程的角度,来研究新世纪我国政治体制创新的问题。文章纲要式地阐发了四个问题:(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推进政治体制创新;(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的政府职能和政府管理;(3)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推进政治体制创新的基本思路;(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推进政治体制创新需要注意的几个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