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白马寺偶记     
李楠 《瞭望》1990,(30)
参观洛阳的人十之八九要去白马寺。1900多年前,白马驮经,建寺纪功,在中州大地上留下了这座古刹,中国的第一座梵宇。 千古悠悠,变化无常。白马寺原在汉都洛阳西郊,城市不断西移,白马寺一直留在原处,如今倒东距洛阳十数公里之遥。背靠邙山,南临洛水,红墙绿瓦,暮鼓晨钟,现在的白马寺已非初建时的原貌了。 白马寺为纪念“永平求法”而兴建,不妨说是古代一次影响深远的文化交往的见证。所谓汉明帝“夜梦金人”之说,不过说明当时中国已经隐约知道佛教  相似文献   

2.
洛阳的白马寺,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寺院,在唐代已经很有名了。从1997年开始,因为河南旅游总公司同日本的近畿旅行社共同开发,把每年除夕子夜撞的钟,改于夜间23时敲响。因为中国与日本之间,时差一小时,日本要比中国提早一小时,中国的23点,正好是日本的24点,早打一点钟,就是符合日本的新年。河南旅游总公司的某一负责人说,白马寺的钟声,也是一种旅游资源,打日本的点,目的是吸引日本游客。据说1997年除夕打钟的那天,日本人皆大欢喜,而中国人则  相似文献   

3.
潇潇春雨撒落在九朝古都洛阳。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这里刚刚开过河南省大中型企业厂长经理座谈会,便在中共河南省委书记侯宗宾、省长李长春的陪同下,来到城东白马寺。白马寺始建于东汉永平11年,是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迄今有1900多年。  相似文献   

4.
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古 来有之,司空见惯,评价一 把小铲子的历史功过,还不多见,而“洛阳铲”就是这样毁誉参半、功过分明的“肇事者”。洛阳铲在中国田野考古中广泛运用,形成了中国独特的考古钻探技术,但究其来由,它的发明者竟是盗墓者。数十年来,无数古墓被毁在洛阳铲下。洛阳城探密洛阳铲 为探密小小的洛阳铲,两位记者专程来到了古都洛阳。但遍寻各方人士,竟乏人能把它的来龙去脉说个生动清楚。洛阳市文物工作队的专家们对记者的采访要求更是感到有些不可思议:“洛阳铲啊,我们常用的,可还真没听说有谁是专门研究洛阳铲的…  相似文献   

5.
闲话成语     
元晴 《瞭望》1990,(16)
中国人说话做文章,都爱用成语,一则因为言简意賅,再则也表示着一种学识修养,但未必对成语本身有所考究。其实,现在人们习用的有些成语早失其原意了,有的是望文生义,实际上是反其意而用之。比如说“分道扬镳”这句话吧,现在人们的理解就和原意大相径庭。 “分道扬镳”一语原出自南北朝时代出身于拓跋氏的魏孝文帝之口。拓跋氏自称黄帝后裔,入主中原,建都洛阳,很有一番作为,对于中华民族和中国文  相似文献   

6.
鄱阳湖口的石钟山究竟以‘声”’为名还是以“形”为名,历来众说纷坛。最早的出处是汉代桑饮写的《水经》一书:“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北魏的哪道元在他的《水经注》中认为:石钟山“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响如洪钟,因受其称。”提出了“水石相搏”之说。唐代李渤到石钟山实地考察后,发现水中有两块巨石,用手扣之,俊明有声,当大浪冲击巨石时,便有‘当当”的钟声发出。他提出了“击石有声”之说。宋代苏东坡与他的长子苏迈,在一个星明月朗之夜,泛舟来到石钟山下,得知钟声发自临水的石壁洞孔和缝隙,于是写下了传世之…  相似文献   

7.
乱建寺庙的忧思魏运亨大约2500年前,古印度迦毗卫国王子悉达多·乔答摩(即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西汉帝元寿元年,佛教传入中国内地.公元67年.天竺僧人迦叶摩腾、竺法兰初自西域以白马驮经东来,在洛阳建成了中国第一座佛寺——白马寺……沧海桑田,朝代造更....  相似文献   

8.
王耕 《瞭望》1988,(25)
古墓大观园 以古都名世的洛阳,精湛的龙门石刻,称甲天下的牡丹,早已闻名中外,但那地下的万千古墓,却鲜为人知。 横亘洛阳北侧的邙山,冢连冢、墓压墓,古墓之多,有“无卧牛之地”的说法。“生于苏杭,葬于北邙”之说更是久为流传,以至北邙成了一般墓地的代称。 20世纪50年代,第一拖拉机制造厂、轴承厂、矿山机器厂等现代化大工业先后在洛阳兴建。动工时,向地下打进探孔,几乎处处发现有古墓。有时探出的  相似文献   

9.
白马寺传说     
钟连良 《侨园》2015,(Z1):37
在辽南海城西南方向,有一座山叫名甲山。名甲山南山坡,有一片橡树林,林中有一座古寺。古寺座北朝南,随山势起伏,分上、中、下三进。第一进牌楼式寺门,两侧各有一趟厢房,门楼中间挂有一块汉白玉牌匾,上书"敕建白马寺,贞观十八年秋"。第二进是一座大殿,殿内左侧供奉一座汉白玉雕成的白马,右侧供奉一尊泥塑白袍年轻将军,东西两面墙上是彩绘的白袍小将和白马救主的壁画。第三进是大雄宝殿,供奉的是原始天尊。这座古寺,整日钟声不绝,香火不断。关于这座古寺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哩!  相似文献   

10.
《各界》2012,(4)
刘禹锡(772—842),宇梦得.汉族,唐朝彭城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相似文献   

11.
石宏 《党政论坛》2011,(14):49-49
美国《防务新闻》周刊揣测,中国日前公开一种被称为“重点型号”的新型空空导弹,称它是“夺取制空权的秘密武器”。尽管中国未明说“重点型号”的具体名称,但美国军事观察家“认定”它是由洛阳光电技术发展中心研制的新一代霹雳-12D远程空空导弹。  相似文献   

12.
近日,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等在洛阳召开了“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社会主义实践理论讨论会”。现将研讨观点综述如下: 1、关于民主社会主义的定性,有三种观点:(1)民主社会主义发展为当代一种国际思潮,在本质上它是一种反社会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二)当代民主社会主  相似文献   

13.
《瞭望》1988,(28)
文星终聚 2500多年前,孔子坐着马车,千里迢迢,从鲁国来到洛阳学习周礼。洛阳东关现存的“孔子入周问礼碑”,相传就是孔丘向老子问礼的地方。洛阳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化中心,班固、陈寿、欧阳修、司马光在此写出了中国古代的几部著名的历史巨著;建安七子、  相似文献   

14.
1990年岁末,记者到河南洛阳采访当地创办的“杜康酒节”,始知全国闻名、旷日持久的“两伊杜康大战”将从此偃旗息鼓。所谓“两伊”,一是指伊川县杜康酒厂,一是指汝阳县(原称伊阳)杜康酒厂。两县均属洛阳管辖。在这次酒节上,两厂终于携手坐到了同一张讲台前,向来自全国各地的80多名记者正式宣布:“正宗杜康在洛阳”。这使已举办了四届、届届充满火药味的“酒节”第一次有了祥和的节日气氛。 “两伊”熄火,好事一桩。有的记者却开玩笑说:这回没文章好做了。可是当笔者深入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倒是觉得,酒争里的意蕴细品之下,正如杜康酒一样回味悠长。  相似文献   

15.
洛阳对文物保护工作很重视,80年代就曾创造了“先考古发掘后建设”的“洛阳工作方式”,并被推广到全国。此次“天子驾六”在城市广场建设中惊现,洛阳市为此修改原设计方案,付出大量精力和财力,使文物得到妥善保护。但是,一段时间以来,舆论对洛阳不利,洛阳人觉得被误解,甚至有些委曲。完全可以理解。但人们实在是被当前许多地方以建设发展的名义大肆毁坏文物的现实吓怕了,惟恐稍迟一步,那无法再生的文物便荡然无存,届时就是骂娘也悔之晚矣。看来,围绕“天子驾六”保护的这场争论,洛阳是替有的地方背了黑锅。  相似文献   

16.
“中国之治”取得举世瞩目的两大奇迹,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制度优势,“中国之制”成就“中国之治”。本文从六个方面诠释了“中国之治”的制度创新逻辑,即:“中国之治”制度创新的领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制度创新的理论源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制度创新的现实基础是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实践;制度创新的终极主体是人民群众;制度创新的效率标准是人民满意不满意;制度创新的奋斗目标是民族复兴。这一制度创新逻辑是“中国之治”制度创新的成功“密钥”。其治理效能转化的路径为:厘定中国式现代化治理目标,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提升治理效率;加强治理评价,凸显“人民至上”的治理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7.
谷雨之前,到中州河南参加一次会议。主人说,“谷雨三日看牡丹”,不妨先去洛阳一游。我们欣然从命了。 这是一个星期天。赏花人流象潮水一般,涌向市中心的王城公园。园内,人山人海,摩肩接踵。“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白居易这传神之句,正可以用来形容眼前的盛况。 我们走近花坛,边看边听管理人员介绍:那瓣如着蜡、花楼高起的是花王“姚黄”;那状如皇冠、端庄丽雅的是花后“魏紫”;那喷红吐焰、溢光流彩的是“洛阳红”;一株并蒂开出紫、粉两色花儿刚叫“二乔”;粉嫩娇羞藏叶间的叫“新嫁娘”;花瓣薄软、似呈醉态的叫“醉杨妃”;还有“出水洛神”、“峨嵋仙子”、“紫盘托桂”、“兰田飘香”……真个是花好名更雅! 自古道:洛阳牡丹甲天下。我国产牡丹的地方很  相似文献   

18.
《侨园》2018,(12)
正姓氏起源安氏出自西域少数民族,略有三支﹕一、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汉灵帝时安息国(伊朗东北部)太子安清,潜心佛学,来到当时的京都洛阳定居,其后有安氏。南北朝时又有安息世子来到中国定居,亦为安氏。二、为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安迟"氏,随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定居中原,代为汉姓安氏。三、为"昭武九姓"之  相似文献   

19.
主管部门能否“吃一堑长一智”,通过市场的而非“拉郎配”的方式解决洛轴二次重组,成为洛轴能否走出二次危机的关键一石激起千层浪。经营陷入困境的洛阳轴承集团与德国合弗勒集团签订的一纸合作框架性协议,成为继“凯雷-徐工”并购案后的又一高度关注事件。洛轴位列中国轴承行业三甲,是我国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在他的言论和著作中,‘发展’之木语几乎无所不有,无所不包:邓小平同志在漫谈各种问题时指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在南巡时,邓小平志讲了一系列的发展问题,最后他一言蔽之为“发展才是硬道理”。可见,邓小平同志的发展观思想是十分突出的,贯穿河于他的全部著作,体现在他的领导实践中,是我们党的领导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理论升华,是人类思维在当今时代的最新成果,是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邓小平同志的这个发展观思想,犹如一块金砖,伴随着历史进入90年代的钟声,敲开了广西“一片海”的大门,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