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家祥在5月12日的《学习时报》上撰文指出:《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有一个思想,是长期被忽视而现在值得关注的思想。这个思想就是"在旧社会中己经形成了新社会的因素",即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已经形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因素。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个思想在他们以后的著作中,还曾多次谈到。承认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可以自发地孕育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分析了全球化问题,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与扩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无产阶级力量的发展壮大等历史背景出发研究《共产党宣言》中的全球化思想,形成了对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关于全球化思想的深刻见解。全球化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政治自信,走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维护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3.
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仅国内仍存在资本主义因素,而且国际上需要处理同资本主义的关系。因此,科学地认识资本主义,是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大胆实践社会主义的前提。在《邓小平文选》三卷本中,邓小平关于资本主义问题的论述占相当篇幅,构成了邓小平理论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学习和把握这一理论及其思想方法,有助于我们清醒地认识世界,牢牢把握社会主义的发展机遇,坚定地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4.
作为国内首次以忠于原著的形式翻译恩格斯经典著作《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的译者,“衡石”为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做出了突出贡献却尚不为学界所认识。“衡石”即吴江人李衡石,其在《觉悟》发表的系列译作传播了民主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并且深入到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译作《科学的社会主义》系统地向国人传播了从唯物史观视角分析资本主义社会深刻矛盾,无产阶级以阶级斗争的方式取代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衡石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既是上海先进思想传播群体和传播场域中思想激荡的产物,又是五四时期各种“主义”交锋的缩影。“衡石”在平民教育的发展、外交主权的伸张以及先进思想的传播等方面做出了贡献,是中国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群体的一个代表。  相似文献   

5.
自2008年9月爆发的金融危机使西方国家的政府和人们措手不及。惊恐之余,纷纷从马克思的鸿篇巨著《资本论》中探寻究竟,出现了一个世界性的“《资本论》热”。通过研读《资本论》,人们发现,尽管100多年来资本主义出现了许多新变化,但其本质没有逃脱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预测。《资本论》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揭示,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论证,又一次为当前金融危机的爆发所证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仅没有过时,而且永远是我们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理论丰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6.
《廉政瞭望》2010,(4):7-7
宋惠昌在《学习时报》撰文论述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关系,提出如果没有资本主义就不会有社会主义,当然,如果没有资本主义民主也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民主。作为一种政治文明形态,资本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是先后形成的两个不同历史阶段,所以,后者对前者的继承关系,就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中一个规律性现象了。因此,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过程中,应当而且能够从资本主义民主那里借鉴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相似文献   

7.
《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有一个思想,是长期被忽视而现在值得关注的思想。这个思想就是"在旧社会中已经形成了新社会的因素",即在资本主义社会内  相似文献   

8.
李新 《前线》2014,(2):74-75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极大地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这些深刻而急剧的变化,迫使人们对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做出反思,囿于理论上和方法论的局限性,古典经济学面临困境,无法解释资本主义经济的实质,劳动价值论迫切需要进行新的科学革命,正是在这个基础上《资本论》诞生了。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西方左翼学者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问题不断展开理论反思,不遗余力地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及其造成的各类现代性危机,努力从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中汲取养分、探求良方。具有85年办刊历史的美国马克思主义学术期刊《科学与社会》,在2022年第2期开设“社会主义可行性方案”专栏,邀请世界范围内的11位知名学者撰文对科学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其中既包括对社会主义愿景的探讨,也包括对社会主义实现条件的全面认知,还包括对社会主义可行性方案的反思。从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角度出发,梳理分析学者们的观点,有助于我们从学理上客观分析社会转型问题,准确把握国际社会对社会主义研究的新动向,进而从中感悟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实现社会公正是马克思主义的崇高追求。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主要从社会不公的根源、资本主义社会不公的实质以及无产阶级实现社会公正的必然路径等三个方面表达了社会公正思想,即受制于生产资料私有制,人们在经济结构中的不平等是最根本的不公正;由于最为明显的阶级剥削和压迫,资本主义社会是实质上的最不公正社会;进行社会革命,建立自由人联合体是无产阶级实现社会公正的必由之路。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思想对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这是对我国经济理论工作者提出的一个重大的理论研究课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为了揭示当时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创立了比较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现在,我们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正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应当面对新的实际,深入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在这个重大理论问题上能取得符合我国当前实际的突破性认识,对于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  相似文献   

12.
《共产党宣言》对当时影响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发展的各种社会主义流派进行了深入批判,指出了它们的实质,促进了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虽然当时的各种社会主义流派已成为历史,但《共产党宣言》中对当时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学说批判的思想并没有过时,这一思想对于如何对待当前我国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社会主义思潮有着重要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正确处理内部矛盾的过程中实现团结的目的,本身就是社会整合的一种方式。本文通过探讨毛泽东通过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实现全国人民团结目的的理论和实践,分析《正处》视域中毛泽东关于社会整合的思想,及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主课程之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蕴含在《概论》的教学内容之中。如何利用《概论》教学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本文就《概论》教学中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市民社会批判是“现代资产阶级社会”批判的前奏。马克思是通过市民社会批判,引出“现代社会”和“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概念,揭示出资产阶级社会的内部矛盾,从而拨开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迷雾,科学论述了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6.
黄殷殷 《世纪桥》2014,(8):42-44
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尽管我们不知道这个代替的期限,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在自我扬弃的过程中释放出了新的社会因素,新的经济制度要素。与此同时,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新的变化,其存在的社会主义因素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7.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之作,也是一部人类精神文化宝库中闪耀着思想光辉的伟大篇章。160年来,《共产党宣言》在指导科学社会主义实践的曲折历史进程中,与时俱进,历久弥新。《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原则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结合,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共产党宣言》的继承和发展,《共产党宣言》的精神永远指导共产党人和一切追求社会发展进步的先进分子,为建立人的彻底解放和全面发展的美好社会而奋斗。  相似文献   

18.
陈莹莹 《世纪桥》2009,(23):61-62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称《手稿》)中主要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劳动的社会现实,但在批判的过程中,也蕴含着许多他对人的本质问题的看法,并提出“实践是人的本质”这一科学命题。《手稿》中关于人的本质的丰富论述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学说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酝酿着即将诞生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19.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第一次试图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进行批判性考察.并初步阐述自己的新的经济学、哲学观点和共产主义思想的一部早期文稿。深入系统地发掘《手稿》中的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思想.这对于廓清关于共产主义的思想迷雾.科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社会有机体范畴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总揽性范畴。马克思在为批判蒲鲁东《贫困的哲学》而写就的《哲学的贫困》中第一次明确提到了这个概念。文章拟通过文本分析,从马克思思想发展史的视阈和与蒲鲁东思想的对照中,深入解读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