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看了《党建》杂志开展的“三问”讨论,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位生活在我们身边的老共产党员。老人叫王遐方,是总参兵种部北京第八干休所离休干部。他12岁参军,15岁入党。王老说,当时,介绍人和我谈,你入党就是党的人了,要做英勇作战的模范,要做努力学习的模范,要做团结同志的模范,要做遵守纪律的模范,要做群众工作的模范,用这五个模范来规范自己。这五个模范,我记了一辈子,也努力做了一辈子。在炮火连天的战争岁月,王老曾先后参加了大小56次战役,可是让他想不到的是,从血雨腥风中走过来的他却因为一…  相似文献   

2.
在军委空军大院西区一个宁静的小院里,住着一位89岁高龄的老人,他就是西路军中身经百战、九死一生的传奇将军王定烈。王定烈1933年参加革命,1936年入党。长征时任红五军团第43团文书。建国后任空军参谋长、副司令员,1961年晋升为少将。面前的王老将军鹤发童颜,身板硬朗,脚蹬草鞋,步履稳健。在王老简易的客厅里,两件东西特别引人注目,一件是王老的书法作品:“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另一件是一幅长达铺、岷县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3.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我们走访了离休老八路、原陈赓大将勤务兵王振书。今年恰逢王老90寿诞,这位与党同龄的老人提及自己过去的烽火岁月,总是忘不了组织和部队首长对自己的培养教育,使自己从一个冀中平原农家穷孩子成长为一名领导干部。随着尘封岁月的重新翻开,一个追求革命真理、抗日救国的老八路形象在我们的头脑中逐渐清晰起来……  相似文献   

4.
方谦 《大特区党风》2003,(12):63-63
《大特区党风》是我们纪检监察干部的良师,她内容丰富,政治性强,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指导性和可读性。她的《专稿》和《要闻速递》栏目,能让我及时了解党中央和中纪委每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及时了解省委、省纪委的反腐倡廉工作部署,为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指明方向;她的《研究与探讨》、《工作在线》和《域外一瞥》栏目,使我  相似文献   

5.
人物长廊     
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和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的王首道老人令年已是90高龄。在今年春节前的一次座谈会上,王老不顾工作人员的阻拦,即席讲话长达一个小时。虽无事先准备好的讲稿,可讲话条理清晰、思维敏捷,使人很难相信他的实际年龄。 我问王老:“您有什么独特的养生之道吗?”老人很是幽默地回答:“没听说过呀!”不过,下面这个故事还  相似文献   

6.
陈芊潼 《党建》2013,(4):52-52
北京卫视《身边》栏目清晰定位于“走转改”,卫视中心要求《身边》栏目以更自觉的媒体责任和更敏锐的观察视角,触及更深层次的社会热点和民生焦点。 医改就是我们持续观察、追踪、酝酿的深度报道话题之一,为此,我们在北京协和医院蹲守了十天十夜,以求深入挖掘医疗战线不为人知的鲜活故事,生动展现医护人员的职业责任,客观纪录中国医患关系的真实状态。  相似文献   

7.
赵树宴  严冰 《党建》2010,(11):41-42
提起著名剧影艺术家黄宗江,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黄老编剧的电影《柳堡的故事》和唱遍大江南北的电影插曲《九九艳阳天》。通过朋友介绍,我们辗转找到了黄宗江的电话,怀着忐忑的心情拨了过去,话筒里传来洪亮的声音,热情、健谈,但对我们的采访,老人婉拒:“最近太热,身体又不太好,等凉快点再说。”在我们的一再坚持下,老人同意和我们见面,但表示,这是最后一次接受采访了,时间定在7月热天里一个下午的3点。  相似文献   

8.
张莉 《学习导报》2010,(22):30-30
《新湘评论》以栏目多,版面新,指导性、实用性强而吸引着许多读者,特别是《卷首》、《学习》、《山乡纪事》、《治国》、《看天下》等栏目,读后令人尤为受益。通过认真阅读《新湘评论》,从思想上和行动上扭转了将“党票”当作是一种政治资本,把入党看作是“随潮流”等不良倾向。通过学习,我们增强了岗位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9.
大爱无疆     
每年学生放暑假后,近九旬高龄的离休干部王又新就像等亲戚一样,等待密云县太师屯镇残疾人胡云勇夫妇和其女儿的到来。连续六七年,胡云勇每年在孩子放寒暑假时,都要来看望王又新老人并领取老人资助孩子的学杂费。从1995年至今,王老先后资助了10多个孩子上学。当人们问她这些年捐助了多少钱时,王老笑着摇摇头说:"不知道,记不清了。"最让王老高兴的是,被她资助的孩子,现在有的参加了工作,有的上了大学,有的参了军。王又新是东城区的离休干部,今年89岁。1995年,她从报纸上看到有关"希望工程"  相似文献   

10.
有奖问答     
《前线》2012,(1):63-63
为促进编读互动,让更多读者参与到办刊中来,《前线》杂志新设栏目《有奖问答》从本期起与大家见面了。您对办刊有何高见,抑或点评文章畅谈感受,都可通过本栏目与我们沟通。欢迎广大读者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1.
作为镇党委书记,我最爱看的就是《北京支部生活》里的一线创新报告、支部话题、经验与心得和支书早知等介绍党建经验和新政策精神的栏目。因为每当我们基层党务干部遇到困扰自己的党建难题时,总会从这些栏目的文章中学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好方法。由此,我深深体会到,《北京支部生活》不隗是我们解难题、开思路的得力助手。  相似文献   

12.
魏轩 《唯实》2007,(11):9-9
在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新闻工作者协会,江苏省出版工作者协会组织开展的2004-2005年度全省理论报刊优秀栏目和优秀作品评选中,《唯实》杂志《党建工程》栏目荣获理论优秀栏目一等奖.  相似文献   

13.
互动平台     
《军队党的生活》2013,(3):92-92
93453部队政治处马慧鑫: 我最喜欢的栏目:《党委纪实》 我最喜欢的文章:《李贤玉:丹心巧手织“剑网”》 理由:《党委纪实》栏目讲述各部队党委工作实际情况,将优秀党委工作经验介绍给广大读者,为大家提供了学习的平台。《李贤玉:丹心巧手织“剑网”》一文讲述了一名奋斗在一线的普通工程师在平凡的岗位做着不平凡的事情。她的事迹为我们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鲜明的导向。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默默奉献,也许没有被表彰,但是他们为了我们的祖国一如既往。  相似文献   

14.
《地方问题研究》栏目是2010年《长春市委党校学报》在原《长春市情》栏目基础上新改版的一个栏目。主要是围绕地方中心工作,关注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关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本栏目旨在服务于吉林省、长春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在发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针对性、现实性、指导性的理论研究文章和调研报告。  相似文献   

15.
“2011年央视《民歌·中国》栏目录播了我们演唱的新县民歌《青枝绿叶》、《偷花》,2010年12月我们还被湖南卫视邀请表演歌舞《八月桂花遍地开》,作为县级演员,这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新县歌舞团歌手张兰兰兴奋地告诉记者。  相似文献   

16.
有个相声叫做《扔靴子》,说的是一位老人一直等待楼上的房客扔下第二只靴子,以至于一夜没睡。不必笑话这个老人,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多多少少有类似的焦虑。  相似文献   

17.
2020年4月疫情防控期间,我又在油田公司机关楼见到了王启民老人。一出电梯,王老总在门口等着我。“老人家,我从春天来看您了!”“你啊,一到春天就出来啦!”王老总眉开眼笑。不用再介绍,一直保持联系的我们,已经是老朋友了。  相似文献   

18.
《当代党员》2007,(10):19-19
一、迎接党的十七大召开,推进我市统筹城乡发展。本刊在“特别策划”栏目里,组织了《机制新要素流城乡活》系列文章;在“理论与实践”栏目里,发表了《两头走双向转多渠道》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论文章;在“心灵沟通”栏目里,发表了《农村人,让我说你什么好呢?》和《让城里人、农村人成为“一家人”》这两篇具有针对性的文章:在“改革视点”栏目里刊发了《西南证券的“重组之舞”》、《汇丰银行重庆拼图》、《公交车“链接”城乡》和《当红苕尖贴上商标……》等经济改革的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19.
《党建》2012,(11):62-62
江西省吉安市委宣传部胡牧华:《党建》杂志自2010年改版以后面目一新,栏目新颖多样、文章精彩耐读、装帧美观大方,深受我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喜爱。湖北省直机关工委宣传部胡振刚:我们认为《党建》杂志特别策划栏目有看头。《党建》杂志每期策划有"压轴戏",体现了时代特色,能把党员干部关注的焦点、热点融汇在一块,策划出受读者欢迎的特别报道。今年第3期的《雷锋与时代同行》就很好,我们把它作为特别学习材料,与正在组织开展的省直机关“学雷锋”活动联系在一块,有效地促进了工作。  相似文献   

20.
今天我带回第7期《当代党员》杂志并让妈妈看了。她戴着老花眼镜看得很仔细,开始我只把《心灵的共鸣》中写她和我们的那段给她看,看完后又告诉她前面还有市委书记给我们的信。老人很高兴,一谈到往事就很兴奋,话也多。她很多时候都生活在往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