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源头 《今日浙江》2006,(17):20-20
今年8月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专门看望了我国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季羡林,为他95周岁生日表示祝贺。在交谈中,温家宝对季羡林先生一生待人真诚,行事正直,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人品表示景仰,他说:“真理和科学要求真实。您一生坎坷,敢说真话,直抒己见,这是值得人们学习的。”为什么敢说真话,也值得人们学习?因为说真话并不容易,需要胆略气魄,需要光明磊落,无私无畏。古往今来,都曾有不少说真话的人命运坎坷,甚至为此付出学生沉重代价。司马迁为李陵辩解而遭宫刑,哥白尼说真话被处火刑,马寅初坚持《新人口论》而遭围攻,文革时期,季羡…  相似文献   

2.
内心和谐     
去年8月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解放军总医院病房,祝贺季羡林先生95岁生日,向这位学贯中西、笔耕一生、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学者表示深深的敬意。  相似文献   

3.
温家宝总理看望季羡林,送给他一件小礼物——一幅水晶玻璃画,上面有激光“刻印”的温家宝和季羡林在一起的画像。温总理说:“这上面还刻了您最喜欢的话:真情。您常讲做人要真情、真实、真切。”“对,‘三真’是我做人做事的原则。”季老一生秉承: 唯有真情相待,才能坦诚相见;唯有真实为事,才能有为当世;唯有真切处世,才能心阔坦荡。我想这“三真”,做人当如此,做官更当如此。真情相待得人心。真诚的感情,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粘合剂,是做好群众工作  相似文献   

4.
季羡林先生95岁生日时,温家宝总理去看望他。他和总土里饶相兴趣地探讨了“和谐”这个话题。季羡林说:“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学界泰斗、北大教授季老这番话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5.
季羡林先生对看望他的温家宝总理说:“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  相似文献   

6.
永远的老师     
季羡林先生是北京大学著名教授,在担任校系领导职务和从事社会活动的同时,他的一生主要是从事教学和科研,弟子满天下,享誉国内外。本文拟从季先生的教书育人和科研实践角度追忆季先生的光辉业绩。  相似文献   

7.
日理万机的温家宝总理在看望季菱林时,说道:我拜读了你的《留德十每》一书。写得很好。书中你说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的那个母亲;一个是我的祖国母亲。缘此,我特地去书店寻买了季羡林的《留德十年》、《漫谈人生》两书,拜读完毕,感慨良多。  相似文献   

8.
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与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总统巴沙尔·阿萨德互致贺电,热烈庆祝两国建交50周年。6日,温家宝总理到解放军总医院病房看望我国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季羡林,并对季羡林95周岁生日表示祝贺。10日,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的《江泽民文选》第一卷、第二  相似文献   

9.
据报道,7月11日上午季老去世不久,中午12时温家宝总理结束开会后赶赴301医院为季老送别。在此之前,温家宝总理曾五次到医院看望季老。自从2003年以来,温家宝总理年年去医院看望季羡林,他们在一起谈论了不少大事。2005年7月29日上午9时许,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一迈进解放军总医院  相似文献   

10.
正9月10日,是我国第34个教师节。教师节,旨在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对教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大师,人民从来不曾忘记。蔡元培,发展中国教育文化事业功绩卓著,毛泽东同志称他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叶圣陶,对中国特色现代教育理论作出了独创性、系统性的贡献。季羡林,温家宝总理这样评价,"您写的几本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陶行知提出的教育目标,即研究学问,要有科学的精神;改造环境,要有审美的意境;处世应变,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至今仍是至理名言。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11.
季羡林先生95岁生日时,温家宝,勘里看望他。他和总理饶有兴趣地探讨了“和谐”这个话题。季羡林说:“有个问题我考虑很久,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总理说:“《管子·兵茬勤上说:‘和合故能谐’,就是说,有了和睦、团结,行动就能协调,进而就能达到步调一致。协调和一致都实现了,便无往而不胜。人内心和谐,就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都要和谐。个人要能够正确对待困难、挫折、荣誉。”  相似文献   

12.
吴宓,字雨僧,1894年8月出生于陕西省径阳县一个门阀家庭,幼年丧母,过继给嗣父,在上海长大成人。他早年考上清华,进而留学美国哈佛。学成归来,被聘为清华国学院的导师和院长。钱钟书、王力、季羡林等学术大师皆出自吴宓门下。1978年1月14日,吴宓在老家病逝,享年84岁。他一生有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西南师院度过的,他在这里过得坎坎坷坷,但却给世人留下永恒的记忆。  相似文献   

13.
功名利禄面前,最容易暴露出一个人的思想底色。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谁都无法掩饰,谁都无法隐瞒。功名利禄,是检验一个人最好的“试金石”。季羡林先生,一位大学问家。他虚怀若谷的高贵品质,使他在业内业外颇受敬仰。季羡林先生一向反对浮夸学风,主张求真求实学风。季羡林先生从不夸夸其谈,他“三辞桂冠”之举,为学术界,为社会上的  相似文献   

14.
面孔     
季羡林 2009年7月11日,98岁的季羡林去世。季羡林是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上世纪80年代后期起,季羡林对中国文化、东西方文化体系、东西方文化交流,以及21世纪的人类文化等重要问题,在文章和演讲中提出了许多个人见解和论断,  相似文献   

15.
文化     
《小康》2006,(11)
《季羡林谈人生》季羡林先生是我国当代学界泰斗,对印度古代语言学、原始佛教语言、梵文文学等研究作出国重要贡献,在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学、佛教学等方面卓有建树。目前季羡林研究已经成为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在学术界产生广泛的影响。季羡林的思想像一本厚厚的百科全书,读之使人明智,而他的品格却像一目见底的清水,大德大智隐于无形。本书摘取季羡林先生对于人生各种问题的言论,给人们打开另一扇了解季羡林的窗口。作者:季羡林出版:当代中国出版社定价:19.00元《重农时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创造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相容、经济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16.
季羡林作为一代国学大师虽已辞世,但生前身后的种种是是非非,似乎因为当事人的远去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在外界的种种猜测之下,大师独子季承终于无法再缄其口,整理大师遗物,追忆往昔恩怨,历时年余而成《我和父亲季羡林》(新星出版社),为我们讲述季羡林心路历程,亲情已复苏,他终于读懂父亲。  相似文献   

17.
《小康》2006,(11):105-105
季羡林先生是我国当代学界泰斗,对印度古代语言学、原始佛教语言、梵文文学等研究作出国重要贡献,在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学、佛教学等方面卓有建树。目前季羡林研究已经成为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在学术界产生广泛的影响。季羡林的思想像一本厚厚的百科全书,读之使人明智,而他的品格却像一目见底的清水,大德大智隐于无形。本书摘取季羡林先生对于人生各种问题的言论,给人们打开另一扇了解季羡林的窗口。  相似文献   

18.
季羡林先生已届期颐之年。这位世纪老人近20年对人类文化和人类命运反复思考,提出了许多重要观点,引起学界的普遍重视。季羡林是一位语言学家。也许正因为如此,在有些人看来,这种思考是外行的,或者是另类的。但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季羡林的许多观点已经或者正在为人们的实践和历史发展所证实,闪耀着真理的光芒,人们不得不佩服他的独具慧眼和远见卓识。  相似文献   

19.
吕植中 《北京观察》2006,(12):42-42
今年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孙中山先生一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遗产,永远值得我们继承和弘扬.他一生曾三次莅临北京,并逝世于此,与北京结下了不解情缘.虽然他一生仅来过北京三次,但其莅临北京的时机,却反映了他一生的三个特殊阶段.  相似文献   

20.
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可算是中国当代“学界泰斗”中的佼佼者。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特别是在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几种少有人能识的文字上的权威地位,使其成为“国宝级”人物。治学,他有“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的大师气派。他立论之高超,往往能影响一代人的思想。在国际学术交流中,他常常是反映中国、甚至东方高水平的引人注目的代表人物。季羡林已是87高龄的耄耄老人了,却依然坚持数十年如一日的勤奋。他每天清晨4时即开始工作,完成的工作量令人难以置信。1997年,他编完了24卷《季羡林文集》;撰写了21万字的学术回忆录,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